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意义_困境和对策

浅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意义_困境和对策

・司法天地・
2009.11(中)
浅议民事执行检Leabharlann 监督的意义、 困境和对策温远智
摘 要 实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由于目前立法、 意识等主客观原因, 造成民事执行检 察监督的不畅, 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才能使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深入开展下去。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 D926.3 文献标识码: A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指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民事执行行为 进行监督的活动。 民事执行监督需达到以下目的: 通过排除民事 执行的障碍, 纠正不当执行行为等监督措施, 保障民事执行的法 律效果。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法律监督的一部 分, 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法律监督, 具有本身的特性, 现就民事执 行检察监督的意义、 困境和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实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意义 由于民事执行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其在社会生活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民事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无论是法院 内部还是外部的监督都不理想, 在现阶段实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是宪法贼予检察机关的 权利, 承担维护国家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 《 宪法》 (以下简称宪法) 129 条规定: 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 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以下 简称民事诉讼法) 第十四条亦规定: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 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民事执行是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理所 当然受到检察机关的监督。执行环节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光有公正的裁判并不能保证合法权益的 实现, 只有通过执行这一环节才能实现当事人的权益, 执行环节 往往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督而时有腐败现象发生, 人民检察院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职 责, 其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 有利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 施。 (二) 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近几年来 “执行难, 执行乱” 已日益成为社会上群众反映强烈 的热点问题, 报纸、 杂志、 电视、 电台、 电脑网络等媒体不断报道。 一些债权人为追债而去跳楼、 跳桥、 跳海、 甚至做出报复社会的行 为, 其已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损害司法权威, 造成这一局面 的有多种因素, 既有人们素质观念因素和地方部门因素, 也有法
・司法天地・
决。对一些确有错误的执行案件, 而法院拒不改正的, 可商请人 大出面进行监督或向政法委汇报协调解决。 (三) 采用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是针对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般的程序错误 或应当予以改进的问题,提出纠正或者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督方 式。 在执行环节中采用检察建议可有效对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在 发出检察建议前可先与法院提前沟通, 发出检察建议后, 要及时 跟进, 督促落实。 (四) 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对于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一般轻微违法行为, 可向法院 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要求其纠正错误, 并将纠正结果回复给检 察机关, 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之前, 也 可先与法院有关部门沟通, 取得一致意见, 再发纠正违法通知书, 效要更好。 (五) 实行现场监督 为确保及时依法监督执行案件,可实行现场同步监督的方 式, 对一些诸如拍卖、 查封、 扣押等执行措施有很好的监督效果。 对违法违规操作, 可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将事后监督变为过程监 督, 将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 有效地从源头上防范违法执行问 题的发生, 确保执行取得实效。 (六) 加强对执行人员的监督 民事案件的执行都是由法院的执行人员来执行, 执行人员是 否依法执行对案件是否公正执行非常重要, 对于执行人员的违法 犯罪行为依法查处, 可有效保证执行依法进行, 维护法律的公正 实施。 (七) 加强民行部门的资源配置 俗话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有效对民事执行实行监督, , 必 需具备一定的软件和硬件: 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要把一 些精通民法、 民事诉讼法的高学历人才安排到民行部门, 同时针 对民事执行案件的增多, 相应地增加民行部门的人数。 其次要增 加民行部门的物质资源, 因为民事执行牵涉面广, 过程复杂, 要有 效监督必需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保障。 (八)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针对目前群众法律意识不高的情况,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 度, 让群众自觉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要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能, 让 群众在碰到执行不公的时候, 懂得向检察机关申诉, 这样才能及 时发现民事执行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及时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力求使每一件民事执行案件都得到公平公正办理, 尽量减少社会 的不稳定因素。 尽管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之路漫长而又艰辛, 但由于它具 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法律的完善, 以及 人们意识的提高,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必将得到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 温远智,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2009.11(中)
支持, 对诸如: 检察建议、 纠正违法通知书等不理不采, 对调阅卷 宗不配合, 导致一些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开展不顺利。 (三) 学术界有分岐 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赞成对民事执行实行检察监督, 认为执行 是审判一部分理应置于法律监督框架之内, 落入民事检察监督之 内, 但也有一些学者从片面的理论层面认为: 对执行活动进行 1. 检察监督必然会破坏审判独立。2. 检察机关的介入将使执行程 序难以正常运行。 这些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民事执行检 察监督同民事审判一样, 都是追求法律的公正性, 只要执法公平 公正, 丝毫不会影响审判权威。由于理论界的分岐, 导致民事执 行检察监督的氛围不浓, 一定程度上影响执行检察监督的开展。 (四) 监督部门人员业务水平有限 由于一些检察机关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将大多数年青高学 历的业务骨干安排到刑检和反贪侦查部门, 而民行部门人员相对 来说人数较少, 年龄偏大, 业务水平相对有限, 造成执行检察监督 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上要监督法官工作, 必须要具备相当的业 务水平和能力才能胜任。在此种情况下要民行部门全面有效地 监督民事执行案件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执行监督案件来源有限 虽然 “执行难, 执行乱” 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但由于大多数 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在碰到不公执行时不懂得向检察机关申 诉, 而是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而按有关法律规定, 民事行政检 察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 检察机关在执行过程中主动参与, 又给 人一种 “于法无据” 的感觉, 法院也有抵触情绪, 从而导致民事执 行监督的案件来源不足, 这也是造成了执行监督难以开展的原因 之一。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策 在目前情况下, 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和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一) 加强和完善立法 由于 《宪法》 民事诉讼法》 、 《 等法律法规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中 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 致使法院认为执行监督是其内 部事情, 从而排斥和抵触检察机关的监督, 因此, 有必要对 《民事 诉讼法》 予以修改, 增加检察机关的执行监督权, 以及如何行使执 行监督权的具体条文, 使执行检察监督有法律依据。 同时针对执 行工作的重要性, 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部监督执行活动的法规, 以 保证监督执行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 (二) 加强与法院、 人大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由于检察机关与法院在职能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 在目 前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 加强与法院的联系和沟通犹为重要, 检 察机关尽可能与法院会签有关文件, 使执行监督工作有据可依, 双方可定时或不定时地召开会议, 互通情况, 对一些群众反映强 烈的或有问题的案件双方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以利于案件的解
文章编号: 1009-0592(2009)11-184-02
院执法方面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民事执行的监督机制不理 想, 导致很多法官在执行方面违法犯罪, 这也应验了一句话, 绝对 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应当对民 事执行进行监督, 除对不当的执行行为提出纠正外, 还可以维护 正确的执行行为, 维护司法权威, 同时还可以向群众宣传法律知 识, 因此对民事执行实行检察监督, 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这也是 社会形势所需,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 按高检院的要求, 近年来, 各级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对人民法 院的民事执行监督,从各地实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实践中来看, 确实取得不错的成效, 但由于立法等主客观因素, 民事执行检察 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困境。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立法不完善 尽管 《宪法》 《民事诉讼法》 和 原则性地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是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以及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检察机关可以或如何对民事执 行进行监督, 从而导致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于法无据” 最高人民 。 法院甚至用二个 《批复》 对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进行限 制: 1995 年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 受理的批复》 规定: 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 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的裁定,不属于抗诉 的范围。1996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检察机关对先予执行的民 事裁定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审理问题批复》 规定:对于人 “ 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作出先予执行裁定, 因案件尚未审结, 不涉及再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于法无据, 如其坚持抗诉, 人 民法院以书面通知形式将抗诉书退回抗诉的人民检察院。由于 立法上的不完善, 大大削弱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的开展, 这也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一大遗憾。 (二) 法院不配合 由于立法以及法官意识等因素, 一些法院从维护其部门利益 出发, 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消极对待, 认为检察机关介入执行会 削弱其权威, 影响其工作秩序, 进而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不配合、 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