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摘要】企业销售产品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式,即现销和赊销。
虽然赊销在扩大销售量、减少库存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比其他结
算方式有更大的优势,但赊销必然会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
款,它已经成为企业流动资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大小直接
影响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损益状况。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
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原因 影响 风险控制
应收账款是现代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应收账款,有
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其利用效率,也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维护投资者利益,使企业财富最大化。
1 管理应收账款的意义
1.1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
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
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
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
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
1.2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一是商业竞争。这是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企业间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
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手段外,赊销
也是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
市场占有率。但有些企业考虑片面,在未对付款人进行资信度深入
调查和对应收账款的风险作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便盲目地对其进行
赊销造成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居高不下。
二是信用机制不健全。这是形成应收账款的又一主要原因。市场
经济、信用经济占主导地位,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我国的
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对于诚信经营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有些
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资金紧张,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
的拖欠资金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等
也缺乏相应的了解,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发生容易收回难。
三是企业管理不善。我国企业的管理者中很多都只重视销售但忽
略对应收账款等的内部管理,而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与经
验又相对缺乏。如对外的赊销行为一般由销售部门负责,对于赊销
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往往根据其以往的信誉决定,却缺少专门制
定的信用标准,这样的盲目和掉以轻心很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无
法得到解决。
1.3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一是盘活企业资金,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有效的管理,来
降低企业在外资金,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减少不必要的
财务费用。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
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驾驭市场。
二是可以增加企业经营成果。为管理和追回在外应收账款,无形
中就会增加管理这方面的人员开支和各项相关费用开支,多支出管
理费用。种种减少下来的费用,都可以转为企业经营业绩,增加企
业的经营成果。
2 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2.1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现状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
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
2.2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面影响。①扩大销售。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赊销是扩大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
的情况下,赊销的促进销售的作用较明显,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
市场具有更重要意义。②降低存货、减少开支。企业持有存货,要
增加管理费、保险费、储存费等支出,但是持有应收账款就不会有
上述支出。所以当存货较多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赊销
方式,减少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2)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①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
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②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虽然赊销能产生较
多的利润,但并没有真正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
不使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费用和税金,增加企业的现金流
出。③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
2.3应收账款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增加会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同时还会
夸大经营成果。因为我国的会计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当期发生的赊销额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账面利润的增加不能
表示如期实现的现金流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利润,加
大风险成本。由于企业未能形成现实的现金流入,但已经计入当期
收入,便会增加税金等费用支出,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3 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3.1事前控制
(1)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作用是对销售部门提
出的赊销申请,根据事先制定好的授权审批制度进行审批。因此,
这个部门应收集相关客户的资料,在审批前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
审查,详细了解客户的经济性质、资金状况、主营业务、经济效益
管理水平和以往的信誉记录等,经过仔细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赊
销,并将最终的审查结果记录于赊销申请单上。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
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
三方面。①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
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
别标准。②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
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
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③建立恰当的信用额
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
额,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
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
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3.2事中控制
(1)一旦客户经营状况等出现异常并有可能危及到本企业账款
的顺利收回,信用管理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
督促相关销售人员及时催收账款。另外,信用管理部门还应根据会
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分析数据,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原来的信
用政策,适应企业现实的发展。
(2)会计部门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这种做法可以确保
双方在账款数额、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方面一致。对客户提出的
异议及时查明原因,做出相应调整。
3.3事后控制
(1)赊销合同到期时,会计部门应书面通知相关销售人员催收
款项。对于逾期未收回的款项,会计部门应及时报告给有关决策机
构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够确认为坏账,若确认,应做出相应的会
计处理,在账面上核销该笔应收账款。但是,信用管理部门和相关
销售人员还应继续关注客户的情况,一旦发现其经营状况或其他状
况好转,有还款的可能,应及时通知会计部门并进行催收。
(2)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
只要商业信用行为存在,坏账损失便不可避免。为了遵循谨慎性原
则和可比性原则,企业应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进行估计,提取建
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因为盲
目赊销,其坏账和呆账逐年升高,利润减少,甚至生产经营难以继
续,面临破产或重组。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随时
准确地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更大程度地增加真正的投资收
益。
(3)明确划分职权。对于坏账产生的原因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
人员,审查部门可以根据公司制度及相应的职权对相关责任部门和
人员进行处罚,并将该处理在绩效考核部门备案。
总之,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应该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
任务。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防止出现为个人利益而盲目进行
赊销的行为;企业应设置专门信用管理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不能
只由财务部门来处理,特别是应收款项较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很可能会
导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加强对应收账
款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