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10年第2期总第190期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No.22010serial.No.190
收稿日期:2009-12-0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实践研究”。作者简介:蔡云凌,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主要从事钢琴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
蔡云凌
(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文章从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功能与认识、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现状与思考、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这
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实际出发,论述了现阶段高校公
共选修课开设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美育;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不足;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0)02-0165-02
一、引言
“人的人文底蕴越深、视野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再创
造的能力才能越强、内化的能力也才会越强”[1]。艺术选修
课,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手段。其功能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及感知力、想象力、
培养创造意识,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它对陶冶学生思
想情操和健全人格、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近几年,各地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以来,出现
了许多新事物,如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剧社、文学社等,艺术
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学生正在成为艺术活动的主
人,正在艺术活动中彰显自己的个性、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
正在开阔文化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也正在这种教育中激活
智慧,带动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艺术选修课功不可没!公共
艺术教育有广阔前途!作为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对
于这项事物必须有这样的认识,也必须要这样认识。
二、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现状与思考
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就是要对在校艺术专
业以外的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
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合唱指挥》、
《书法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影视艺术鉴赏》、《形体艺
术》、《戏曲鉴赏》、《歌唱方法》等,也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各学校原有基础不同,人们认识的差异,这项教育
还只是踟蹰向前的阶段。据调查和了解,当前有的学校对于
开展这项教育还不尽如人意,有的还处于应付或者机械运作
的状态。从学校方面来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比我们国家
对于艺术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要高很多,并且落实得也比我国
好,他们开展的历史当然也远比我国长,并且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美国高校的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
的比重高达50%,而在我国即使是在重点大学也才占
30%[2]。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再
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现在高校
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再加上艺
术教育师资配备还有许多缺口,课程也就自然简单。特别像
《戏曲鉴赏》这样的课程几乎没有师资配备,这就出现了有名
无实的现象,不能把一些艺术的真正内涵,深刻完整地传递
给学生。另外,有的学校艺术选修课根本没列入教学计划,
可能由于认识不足或者管理无序而造成的。因此,公共艺术
选修课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教学的现象。也
有的以活动代替课程,或以个别代替全部,或以讲座代替教
学等。还有,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或管理部门,未配
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师,主要靠大学本身的艺术学院的教师来
兼职。有条件的当然可以,但是,有些高校的艺术学院,他们
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在学校不断扩招的情况
下,本学院的教学任务还需要外聘教师来补充,所以力不从
心,效果不佳。另外,有的学校只重视提高而忽视了普及,只
重视推动艺术课外活动而忽视艺术课堂本身内容,只重视艺
术鉴赏而忽视艺术实践。这些现象、问题的存在,虽然说是
公共艺术选修教育这个新事物进行中不可避免的,有个矫正
的过程,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不能不引起我
们的思考与改进。规范于开始,才能完美于始终。
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
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公共艺术选修课,并且记入学分,这
是一个硬指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但是,要想提高艺术选
修课的教学水平,要想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们必须要有
科学的教学计划、鲜活的教学方法。对于已经开办的课程要
使其丰满,对于没有涉及的领域要有所构想,对于今后的发
展要有展望。只有这样,公共艺术选修教学才能成为普通高
校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既然公共艺术选修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个学科的教育管理也要加强,也就是
说,要逐步建立专门的艺术选修课管理机构、教研机构。一
件事情、一种工程要想完美地达到目的,一定要有一个专门
的机构进行研究、管理、实施。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教研机
构,有的学校已设有公共艺术教育基础部,做到目标明确,任
务明确。就能专心致志地针对学校的状况和实际,制定科学
合理的教学计划,调配师资力量、选编教材,把这项教育作为
系统工程,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另外,这个学科的教材选
择、拓展也必须列入规划,“审美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
组成部分,一个人不会审美,就不是完全的人”。从理论上
说,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
仅是它的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
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在时间的过程中会不断呈现出新
的意义,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对公共艺术来说意
义不大。可见,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拓宽教材的内容和领域,
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质。
艺术选修课的设立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而是
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所有学生的教育,为了能够确保这种
美育教育有扎实的基础,就要有提高型、研究型、创作型等课
程,能使学生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学习
提高。例如,介绍最新艺术流派、最新艺术理论观点、赏析名
家、名作、组织学生们进行艺术表演活动,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等综合性的艺术实践,以满足大学生们各自的不同需要。
关于艺术选修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
有明确规定。同时也指出,“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
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
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
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
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2]。这就为我们拓宽教材、增
加辅助教学等指出方向。公共艺术特征之一就是面对社会。
因此,它总是体现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区域内,公共艺术
需要面对这些问题作出反应。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本地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拓宽与完善我们的
艺术任意选修课程,创新我们艺术选修课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基础,教师就是关键。一种学科的建
立、一个学科的教学,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肯定存在师资不足、
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要适应新的情况、要提高教学水
平,加强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是势在必行的。因此,要制
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养计划。从事公共艺术的与其说是教
育家或艺术家,不如说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一个公
共艺术教育者必须具备明确的方法论意识,也必须清醒地意
识到自己是在做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教师不能把自
己看做是全知全能的育人者,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保证公
共艺术项目的实施。从事公共艺术教育还必须了解社会,了
解社会的艺术政策,了解有关公众艺术的历史及发展轨迹,
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解释和陈述自己的职能,展现自己的方式、方法、程序和准则。人们从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方法论
上,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项目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在
目前所处的水平,可见,培训公共选修课教师的重要意义。
但是,培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精一行、通多行。要“一招
鲜”和复合型结合。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渠
道、多领域地做好师资的培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艺
术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研究促深化,坚持普及和
提高相结合,充分发挥广大艺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
性,提高艺术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另外,与有关艺
术团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是搞好公共选修课的一种重要
补充途径。我们建立了专门教研机构,有时还不能完全解决
师资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涉猎更广泛的艺术领域,更不能在
短时期制定一套完整、充实又有可操作性的教材。所以,艺
术选修课除了靠自己本校的教师之外,可以采取“借鸡下
蛋”、“借船出海”的办法。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体
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
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上述办法既可以整
合学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又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另外,还
可以通过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等活动,使他们得到知名艺术团体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在
著名艺术家身上汲取广泛的文化知识、艺术修养。这些,对
于构建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
着积极和重要作用。
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艺术教学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
向。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也是公共艺术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虽然,教育部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有相关规定,这只是原则层
面上的,是指导层面上的。试想,我们所有高校的公共艺术
教育都是一个模式,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因此,必
须在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要想在公共艺术
教育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在艺术选修课
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
的多元要求。这样,我们的艺术教育才能变得更有层次,更
科学、更公正、更具合理性,不但能彰显学生和教师的主体
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也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艺术感觉。艺
术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它应该有艺术教学本
身的情感性、创造性特点。同时,它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开阔、
更解放、更具艺术性的教学思路与创新空间。我们只要掌握
了这个特点、这个规律,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就会
形成自己的特点,就能逐渐具有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与优
势。
参考文献:
[1]黄蕴兰.对工科院校文化艺术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
思考与建构[J].科技促进发展,2007,(4).
[2]陆飞霜.高校选修课管理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责任编辑:吴井泉]661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构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