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担保合同法律注意事项
订立法律注意事项
有当事人提出担保公司要和银行签署担保合同,怎么才能更合理?这估计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徐剑锋律师解释道: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签订担保合同应慎重。担保合同一般是三方合同,应注重人资格的审查,约定借款的用途以及担保责任的承担,还需要让借款人进行。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或者审查合同后再签。
具体说来,订立担保合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到时被担保人无力偿还须由自己负时,悔之已晚。
二不要行政命令担保(或称领导干预担保)。这种担保违背自愿
原则,在是否设立担保、采用何种形式担保、担保多大范围的这些问题上不是由当事人商定,而是在领导干部用行政命令或出面干预的情况下设定的,容易产生纠纷。
三不要无效担保。我国《担保法》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才有资格做担保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不能作为担保人。如果由这些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作担保,会因不合主体资格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这点在订立担保合同时应多加注意。
四不要无知担保。有些人对被担保人的主体资格不做审查,对担保范围、责任期限、责任方式也没明确约定,便盲目在担保合同上盖章,还说什么反正自己贷款自己还,我只不过盖个章办个手续而已,等到出了问题,才如梦方醒。
五不要贿赂担保。这种担保往往通过贿赂钱财或礼物来达到设立担保合同的目的,如李某在某地办了一个建材厂,急需流动资金。李某找到某局领导:我们厂急需10万元资金,贷款机构方面的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就缺担保人,事成后再给你1万元。该领导便以
该局名义予以担保,后李某的建材厂因产品质量问题关门停产,李某逃之夭夭,该局因此遭受损失,该领导也受到查处。
一字之差:两种保证责任
保证人的责任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责任,债务履行期届满当不能足以偿债时,才由保证人代为偿还债务,保证人在这种保证责任中有先诉抗辩权,即偿债有次序之分,先债务人,后保证人,但对来说,偿债效率较低。另一种是连带责任,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有权向主债务人及保证人中任何一人主张,偿债无次序之分,谁有能力谁先偿,事后保证人取得代位求偿权再向主债务人追偿,这对债权人来说偿债效率高,但对保证人来说,较之一般保证风险更大。对债权人和保证人来说,究竟采取哪一种保证责任取决于他们之间如何约定,以约定选择保证方式,如无约定在法律上视为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约定才能选择一般保证,减少保证人的风险。实践中订立保证合同时,人们常常这样行文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保证人代为偿还,此条款中不履行含有能履行而不履行及不能履行两层含义,属于债权人与保证人约定不明,在司法实践中推定为连带责任。如保证合同条款中写明债务人不能履行,由保证人代为偿还,则是一般保证责任,一字之差,保证人承担着完全不同
的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