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案4马铃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教案4马铃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BA0.5mg/L+NAA0.1mg/L+2%糖(pH5.8)的培养基、温度21~25℃、光强2000~3000 Lx、光照时间12h/d的条件下,接种后2~3周形成愈伤组织,4~5周出现绿色芽点,3~6月长成2~3cm小芽。
4.无病毒苗的鉴定(略)
三、快速繁殖技术
1、直接移栽利用块茎繁殖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学思结合,挖掘潜能,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茎尖培养脱毒方法和技术。
难点:茎尖培养脱毒方法和技术。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为主,结合组培实验室进行讲解。
1、导入新课;新知识讲解;课堂小结,布置思考题;
2、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件、课上亲自动手进行茎尖剥离等手段增加学生兴趣,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员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组织培养切段繁殖
此法繁殖速度快,并且完全避免了所有病源再侵染的可能。具体的方法是:将无病毒植株切段,每段带一个叶片,将切段放在培养基上,在培养间里继续培养,5d左右就能长出新根,接着从叶腋内长出新芽。
四、微型薯生产技术
1、试管生产微型薯
植株长到4-5cm时转入MS+香豆素50-100mg/L+BA3-5mg/L+蔗糖8%+活性炭0.5%的固体培养基上。温度22℃,黑暗条件下即可诱导出微型种薯。
课堂练习、作业:
1、脱毒马铃薯如何培育?
课后小结:
植物脱毒的意义;植物脱毒的方法、热处理脱毒与茎尖培养脱毒的技术(重点);
教学内容(讲稿)
备注(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新课导入:
植物脱毒的病毒病仅次于真菌类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达到去除植物体内病毒,恢复种性或进行生产,这就是植物脱毒技术。
这是常用的方法。把少量无病毒小苗直接移入无虫网室的土壤中,利用产生的块茎继续繁殖,每季进行严格的病毒鉴定,一旦发现受病毒侵染,即行淘汰。将经过5~6次繁殖的无病毒块茎作一级原种供给大田繁育体系进一步扩大繁殖。
2、扦插繁殖
把无病毒植株栽于无虫网室中,1~2月以后切顶芽作插枝。切了顶芽能促侧芽产生,因此在不长时间里,可在一株无病毒植物上同时切取十多个插枝。将插枝的最下面1片叶除去,插入经过消毒的沙壤土中,插入深度为两个节间。维持土壤湿润,1周左右,插枝就能产生新根。
教案格式:
职教师资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授课专业:
农学
主讲教师:
周长艳
培训专业:
设施农业
职 称:
中级农艺师
学员单位:
海拉尔农牧职工中专学校
二Ο一八年九月
课程(章节)
马铃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热处理脱毒与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与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茎尖培养脱毒的方法和技术。
12分钟
讨论:马铃薯的脱毒培养与其他植物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马铃薯外植体消毒灭菌应注意什么?
15分钟
思考:马铃薯脱毒苗的扦插繁殖与切段繁殖的区别是什么?
5分钟
思考:生产微型薯为什么要用GA33mg/L+NAA 5mg/L浸泡茎段?
提出引导性问题:请大家说说马铃薯如何进行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
新课讲述:
一、培养意义
由于长期的块茎繁殖,使马铃薯的病毒危害特别严重,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二、马铃薯脱毒技术
1、获取外植体材料
(1)直接从田间采下6~8cm的顶芽或腋芽,置实验室的营养液中生长,2~3周后除去顶芽,以促使腋芽生长,当腋芽长至1~2cm时,切取腋生枝作为外植体。
(2)可选择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薯块,在室内播于土箱、沙箱中进行无菌发芽,叶未充分展开时就可剪取粗壮顶芽为外植体。
2、外植体消毒灭菌与接种
剪取1~2cm长的芽,剥去易除叶片,在自来水下冲洗1h左右,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消毒灭菌。先用75%酒精迅速浸润组织,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把消毒好的芽放在解剖镜下进行仔细剥离,剥去幼叶和叶原基,露出圆滑的半球形生长点,用解剖刀仔细切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0.2~0.3mm),迅速接种到培养基上。
2、温室生产微型薯
将三角瓶内的脱毒苗以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到蛭石中,扦插时用GA33mg/L+NAA 5mg/L浸泡茎段,在人工调控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经60-90d即可收获。
课堂小结:(3分钟)
作业布置:(2分钟)
剩余分钟:整理笔记,学生讨论,并解答问题。(2分钟)
2分钟
3分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马铃薯脱毒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