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与生命教育
[
摘要
]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
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
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命教育
渗透
“
上浩生命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
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如何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与珍
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基学生幸福人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
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缺少关爱。主要存在于单亲家庭,有的缺少父爱或母爱,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
他们的孩子大多是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管教,导致性格孤僻。
2.
家长过分溺爱。有的家长只管孩子吃穿玩乐,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或无暇顾及,
放任自流。
3.
重智轻德。家长普遍偏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而对思想品德等方面关注不够。学习
习惯及生活习惯差。
4.
代沟加宽。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也越来越困难,许多家长不是不想与孩子沟通,而是苦无良策。而且目前小学生基本是
独生子女,孩子成长期间缺少兄弟姐妹的融合,很容易自私,只顾及自己不考虑别人。
当外界不能满足自己时,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而产生了生命的偏差现象。学生伤害
事故时常出现,悲伤者的缺哀鸣和苦痛的画面波涛般冲撞着我们教育者的内心。这些血
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
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学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渠道
一些教师认为
,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数学不同于地理、生物、心理学等显性学科,开展生命教育比较困难、无处着手。在我
看来,那是由于他们在刻意寻求生命教育的标签,片面的认为
“
生命教育就是
‘
重视生
命、维护生命、关注生命健康的教育理论
’
”
,所以会感到比较困难。素质教育实质上就
是
“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张志勇研究员认为:
“
教育究竟是干什么的?在某种意
义上说,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催醒学生内心沉睡着的智慧之花。
”
其实,生命教育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国家新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数学课程标准新
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
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
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相应的评价目的是: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
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
与态度。
教育尊重生命,实质上就是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未来是一个社会人,我
们应该从小让学生
“
学会爱惜生命、尊重他人、热爱和平、与人合作、共存共荣、回报
社会的信念
”
,进行符合人性、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促使学生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两翼齐飞,为中国迈向文明与和谐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这呼唤着我
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
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
自由和独特。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建立小学
“
生命教育
”
课程体系和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
的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儿
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
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生命与成长、体验生命与价值、
品味生命与关怀,应该是在数学课堂上落实内容。如何落实这些内容呢?我们认为,关
键是要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课堂存
在。
1.
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
。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
展阶段,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认识活动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具体直观。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有很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
内容,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生命教育因素,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小朋友从进学
校第一天的第一堂数学课,就受到了良好的生命教育。在准备课
“
美丽的校园
”
中,学
生在练习数数的同时知道要爱护我们学习环境中的每一样物体,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
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小朋友之间要
和谐相处,我们的学习生活才会健康向上。在教学一年级下册
“
左与右
”
这节课中,在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就定为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上下楼梯靠右走。
2.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元素。在解决问题
的教学中,选用的素材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绿化环境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
护珍稀野生动物,合理安排膳食和积极锻炼身体等事例进行生命教育。我在教学百分数
的意义时,课前先让学生调查近几年来重庆市中小学生近视率的情况,这样就有机的把
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及爱眼教育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感到数
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离不开数学。
3
.
以数学家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在我国数学史中有许多引以为豪的数学家,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他们刻
苦研究,严谨治学,勇于克服艰难险阻的事例,能深深地激励学生。如给学生介绍华罗
庚的事迹时,激励他们以华罗庚爷爷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的
精神。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入天安门、故宫的对称,山东的孔庙的对称,京剧
脸谱的对称,自然贴切地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小学数学中的生命教育无处不在,著名作家梁晓生说:
“
一个生命就是空前绝后的
奇迹。父母的精血决定了生命的先天质量。生命演变为人生的始末,教育引导着人生的
后天历程。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左右其人生轨迹的因素不管多种多样,然而凝聚住其
人生元气不散的却几乎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教育的作用与恩泽。
”
从生命教育观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尊重人生命的生长性、自由性、探究性、完
整性,充满对生命的关爱,焕发生命的活力,闪耀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
识、技能的掌握过程,而且还是数学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实现由
“
智慧课堂
”
向
“
生命课堂
”
的转变。事实上,小学数学中的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如果
你是一个有心的数学老师,完全可以开展得很好。总之,在关爱生命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的今天,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
断更新教育理论,增强生命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结
合数学课的特点,在完成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对学生渗透必
要可行的生命教育,使每个学生知道
“
有生命,那里便有希望
”
,只有
“
了解生命而且热
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
。在
21
世纪的教育大变革中,作为教育者,当我们在学生那张白
纸上写下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浓笔重彩地描上心智和生命快乐健康的一笔。当我们用自
身人格的力量带领学生走出生命的沼泽、共同进入心灵的绿洲时,便能问心无愧地共享
生命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