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期 2013年3月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1.30 No.1
March 2013
doi:10.3969/j.issn.1007・7162.2013.01.001
转换桥方法与应用研究评述 邓群钊 一,周利平 ,付莲莲 ,翁异静 ' (南昌大学1.中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江西南昌330031; 江西农业大学3.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4.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摘要:正视社会矛盾和冲突,寻求解决方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求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 实践的热点问题.对立问题是矛盾问题的一种类型,基于可拓学的转换桥思想与方法是研究对立问题的一种理论 和方法.本文对转换桥方法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转换桥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主要在“传导矛盾问题链、矛盾问 题系统”的刻画和“转换桥分类”、“转换桥设计”、“转换桥系”、“转换桥设置”等问题,应用研究主要涉及“产品设 计”、“规划设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将转换桥理论与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冲突理论、社会运动理论、和谐理论等 有机结合,进行转换桥的设计可能是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可拓学;转换桥方法;对立问题 中图分类号:N03;C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162(2013)01—0001—06
Review of 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Deng Qun.zhao , ,Zhou Li.ping ’ ,Fu Lian—lian , ,Weng Yi.jing ’ (1.Research Center for Central China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2.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ehang 33003 1,China;3.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4.School of Sciences,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the hot issues of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 seek solutions to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 OUS development.The opposite problem is one type of contradictory propositions whos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transforming bridge of extenics.It reviews 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 and its principles focus mainly on describing the problem- chain of conductive contradiction,the system of contradictory propositions and other problems such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bridge,its design,its system and its setting.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mainly in product design,planning and social management.Future research may be done into the design of a transforming bridge by combining 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 and theories with system dynamics,the conflict theory,the social movement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harmony. Key words:extenics;the transforming bridge method;opposite problem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巨大 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冲突问题已成为一种十 分重要的世界范围的社会和组织现象.“冲突”究其 本质是一个矛盾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它是 一个从映射冲突相关主体彼此潜在矛盾的冲突意 识,发展到彼此的冲突行为意向,然后到彼此显性的 冲突行为,最后造成冲突的这样一个逐步产生、发展 和变化的互动作用过程 . 正确界定冲突管理的研究对象,认识和掌握冲 突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性,基于此正确理解
收稿日期:2012.1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61004);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903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 大学中国中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南昌市洪城特聘专家项目(2010) 作者简介:xg ̄tj(1963一),男,教授,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拓学、政策设计与评价、系统动力学
与管理科学. 2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第30卷 冲突现象与冲突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性 进行冲突管理的重要基础 J.这涉及到对有关冲突 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评估,分清冲突的性质和冲突中 的主次问题(或矛盾),寻找与问题一致的管理策略 和处理方法,克服不必要的冲突,将实质性冲突导入 建设性的解决轨道上来,从而妥善、高效地实施冲突 管理,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我们提出的问题 .转换 桥思想与方法是研究对立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J,在 冲突管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转换桥方法 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一个梳理,对理解转换桥方 法应用于社会冲突,解决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水 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1对立问题与转换桥思想、方法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解决矛盾问题、不断开拓的 历史_5 J.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可拓学是研 究矛盾问题的学科.可拓学把矛盾问题分为3类: (1)主观和客观矛盾的问题,即不相容问题;(2)主 观和主观矛盾的问题,即对立问题;(3)客观矛盾问 题 . 1.1转换桥思想与转换桥方法 人们在处理主观与主观矛盾问题即对立问题 时,有3种基本思路:(1)非此即彼的斗争方法.这 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容易导致新的矛盾产生.(2) 亦此亦彼的平衡方法,也称为折衷调和的方法,通过 讨价还价使矛盾双方都得到一部分利益,在折衷点 上使矛盾达到调和,通常通过谈判来实现.(3)转换 桥方法,即“各行其道,各得其所”. 基于“各行其道,各得其所”的转换桥思想与方 法,是一种处理矛盾问题的方法.它的思想原型来自 于深圳皇岗的一座桥,靠左行驶的香港来车经过它, 自动变成为靠右行驶进入内地;靠右行驶的内地来 车经过它,自动变成为靠左行驶进入香港,从而有效 地解决了香港和内地交通系统的矛盾问题.这种处 理矛盾问题的方法称为转换桥方法_4 J.转换桥理论 现已发展成为一套在不相容问题之间、在对立目标 之间和在不同运行规则的系统之间进行转换的系统 理论 ].一般地,转换桥是指在任意两个或多个系 统、问题之间进行联系和转换的通道,是实现物元转 换的机制 ],转换桥主要由转折部和转换通道构成. 它提出通过具有链接和转换功能的转换桥链接对立 双方,并通过转换使之成为相容或共存的问题 , 转换桥思想与方法的提出为处理对立问题提供了理 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技术,它可以使对立转化为“和 谐”共存.这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机构与机构的和谐、部门与部门的和谐及地区与地 区的和谐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1.2转换桥方法研究 文献[4]首次提出转换桥思想和方法之后,国 内学者就转换桥设计及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9]讨论了转换桥的两个重要功能:链接和转换.认 为转换桥的链接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 沟通”、“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链接”、“矛盾冲突 的人或群体的链接”和“事物的链接”.“转换桥”的 转换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转换网络”的设计.转换桥 的设计应该从“层次、阶段、材质和结构”方面考虑. 文献认为,转换桥的理论基础是可拓学.文献[4]和 文献[9]对转换桥思想给出了系统的定性阐述.文 献[10]基于物元和可拓关系概念系统地给出了“转 换桥”、“转折物元”的定义和“对立问题”的物元模 型.文献认为,在转折物元中,起转折作用的可以是 转折事物、转折特征和转折量值.讨论了转折物元的 构造方法.界定了“双性链转换桥”、“双蕴含链转换 桥”和“双变换链转换桥”.讨论了转换桥的两种基 本功能:链接和转换功能.该文献是转换桥研究的经 典文献,后面关于转换桥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此基础 上进行.文献[11]从现实世界的“既是又非”事物和 现象出发,抽象出“调和物元”的概念,对调和物元 的存在性及其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调和物 元的形式化构造方法.并讨论了调和物元和转折物 元的关系,为确定转折物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 途径.文献[12]讨论了转换桥的结构.文献把转换 桥根据其结构分为3类:单梁式、单链式以及复合 式,并就每种类型讨论了转换桥的设计.文献[13] 认为,转换桥的链接功能主要是考虑链接渠道和链 接方式.系统与系统、元素与元素间依靠键来链接, 信息、物质和能量通过键进行交流.系统与系统、元 素与元素间的链接关系依问题的性质可以是串联 式,并可以是全方位链接等具有多种多样的链接式. 转换桥的转换功能主要是考虑转换通道和转换能 力.文献[14]提出了转换桥系的定义,并对转换桥 系的结构和构造方法作了讨论.文献[15]根据不相 容问题的集合模型,建立了关于某个可拓集合的对 立物元的概念,提出了“集合模型转换桥”的概念, 并讨论了集合模型转换桥与关系模型转换桥的关 系,研究了转换桥中的转折物元和物元可拓集的联 系,解决了转折物元的存在性及其位置、转换桥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