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在结算阶段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在结算阶段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4.4.3条文规定:“实

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本条规定了实行工程量清单计

价的工程宜采用的合同形式——固定单价合同方式。即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中

所包含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在约定条件及范围内是固定的,不予调整,工程量允许调整,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约定的条件及范围外,允许调整。调整方式和方法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或在合同中约定。在目前的工程实际中,

大多数有关建设各方主体均能接受此项规定,在工程计价中采用固定单价报价

方式,并能确立以下基本原则,即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各

类建材的市场风险。工程量的风险由发包人承担,价的风险在约定风险范围内的,由承包人承担,风险范围以外的按合同约定。竣工结算的工程量按发承包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应予计量且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确定,完成发包人要求的合同

以外的零星工作或发生非承包人责任事件的工程量按现场签证确定等。

而从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建设工程对于价款调整的

条文要求更为严格、全面和细致。部分建设工程业主与承包商尽管已经在招标

文件或施工合同中基本明确了上述计价原则,但往往易忽视工程价款调整的有

关内容,涉及工程价款调整的条文过于简单、片面,而一般工程建设过程中都

会有大量的设计变更和不可预计的风险,所以这种不完整的价款调整条文会有

可能给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在进入竣工结算阶段时带来大量隐忧。因此在

签订施工合同时,应针对有关问题签订合理的合同条款,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工

程结算时各种造价纠纷的产生。

一、关于工程风险分担问题。

目前部分业主潜意识里往往有把所有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承担的倾向,因

此在确定合同条款时,会要求施工企业承担所有市场风险,此种做法在材料市

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工程建设实际中,显然是不够公平和明智的,在施工合同履

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材料价格暴涨的情况,施工企业往往无力承担其价格风险,有可能会采用停工等过激方式,能会采用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方式确保企业盈利,从而在工期质量等方面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市场风险的承担往往是

把双刃剑,材料价格有可能暴涨,也有可能暴跌,不采用合理分担价格风险机

制的话。固定单价的工程业主单位同样需要承担价格暴跌的风险压力,即在价

格高位时签订的施工合同,一旦价格暴跌,如无合理的价格风险分担机制的话。业主单位则没有机会受益,导致成本增加,无法控制;此外合同风险分担机制

条款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合理分担风险的材料范围、幅度限值、价差计算方法

约定不清时,也容易引起工程造价纠纷的争议。

[应对措施]:

1、在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风险的确定和分担原则。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4.1.9条文规定:“采用工程量

清单计价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不得采用无限风险、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在工程施

工阶段。发、承包双方都面临许多风险,但不是所有的风险以及无限度的风险

都应由承包人承担,而是应按风险共担的原则,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摊。这就要

求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对发、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风险范围

或幅度进行界定和明确,发包人不能要求承包人承担所有风险或无限度风险。

在施工合同订立时就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可确定以下基本原则:

(1)、对于主要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价格风险,包括材料、机械价格等风险,由发、承包双方险进行合理分摊,明确约定风险的范围和幅度。

(2)、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或有关政策出台导致工程税金、规费、人工发生变化的政策性风险,承包人不应承担此类风险,由业主承担,按有关规定进

行调整。

(3)、对于承包人根据自身技术水平、管理、经营状况能够自主控制的风险,如承包人的管理费、利润的风险,由承包人全部承担。

(4)、不可抗力引发的风险,主要由发包人承担所造成的损失和损害。承

包人只承担自己的利润损失。如有保险时,保险不足的费用,将由谁承担责任

谁承担其损失。

2、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工程风险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价格波动上,因此针对材料价格风险控制、分担、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在合同中均需要有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条文与之相对应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中应明确材料风险承担或收益的对等原则。因为材料价格有可能上涨,也有可能下跌,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价格上涨时承包商承受风险

压力,下跌时则由业主承受风险压力。所以在合同中应首先明确风险承担的对等原则,即:当工程施工期间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幅度在合同约定范围以内的,其差价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上涨或下降幅度超过合同约定范围的部分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2)、合同中应约定需调整价格的建筑材料范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材,如砂石、墙体材料等受货源及运输成本影响较大、钢材、水泥、木材、电线电缆、金属管材等除上述因素外,还受到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所以均应在合同中明确属于应调整价格的建筑材料;

(3)、合同中应明确材料价格风险控制和分担的约定范围幅度。即属于风险分担范围内的主要材料或全部材料需要调整价格的界限值。而且需要明确补超出部分的差价还是补全部的差价。例如如某材料投标价是1000元,约定承包方承担风险范围值为3%,实际价为1100,则根据上述规定价差调整值应为100-1000*3%。此外,不同的材料品种其价值不一样,其材料风险约定范围幅度值可根据其材料价值分别设置并在施工合同中予以约定。

(4)、合同中应明确材料价格分先调整时主要建筑材料差价的取定原则。理论上应以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材料指导价格为基准(缺指导价的材料以双方确认的市场信息价为准),差价为施工期同类材料加权平均指导价格与合同工程基准期(招标工程为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前28天)当月的材料指导价格的差额。其中施工期材料加权平均指导价按下列公式计算:∑(每月实际使用量×当月材料指导价)/同类材料总用量。

而在合同中针对企业自主报价的原则应进一步明确约定有关内容,应明确价格调整的取定时,调整后的材料价格是采用《工程造价信息》所发布指导价格还是采用业主认定实际市场采购价格?而材料调整基数是采用中标合同价中的材料价格还是采用投标报价当期的指导价格?同时在此基础上首先确定即确定价格浮动范围幅度值的计算公式,即:“(施工期间内指导价加权平均值一投标期指导价)/投标期指导价*100%”或是“(施工期间内双方认定材料市场价格加权平均值一投标价格)/投标价格价*100%”。若价格浮动范围值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浮动范围值时,则进一步明确价差计算公式:即“施工期指导价加权平均值—投标当期指导价。(1+合同约定价格浮动范围幅度值)”或“施工期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