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
规律下,采取贴近学生生物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
学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
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要求,发挥
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果。本文初探初中生物有效
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 策略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
思考、探究和讨论,这些都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活动寓
生物学知识于学习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
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外,初中
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有不满足于现状的心理。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
律,也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在具体生物教学过程
中,很多时候学校或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并没有开展课堂教学活
动或把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化的推于课外,有的甚至连教材已有的活
动就一句话概括。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
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是初
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于今天我们探讨活动教学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增强教学感染力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使教学内
容层次分明,对于重点问题还能点石成金。同时,学生在这样富有
感染力的课堂教学中,就如同在欣赏一首世界名曲,令其心旷神怡,
学习的动力自然得到了增强。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
当的运用一些成语或者俗语来突出教学内容,因为有些用语蕴含着
深刻的生物学现象或原理。例如,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
深刻地揭示了食物链的关系;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
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就深刻的说明了水和矿质元素对
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歇后语“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就揭示了昆
虫的先天性行为—趋光性;成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说明了
生物的遗传性;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则反应了生物的
条件反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用心搜集,
并将其融人到课堂教学中,必定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
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来再现
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辅助呈现出生物的生理结构,利用各种鲜艳明
亮的图像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生物生理结构的呈
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
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
态度。 多媒体还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教学中的重
难点迎刃而解。由于生物课程的特殊性,其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多数
都涉及到了微观抽象的概念,这些知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
接触到或者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图像的方式为学
生进行情境再现,这种方式比单纯的口头讲述效果好很多。多媒体
可以有效的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更
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都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
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对于植物的受精过
程、植物的光合作用、abo血型系统中凝集原和凝集素相互间的关
系、细胞内部的亚显微结构等教学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直接
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课件的巧妙设计
可以进行形象的模拟,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的高度,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三、教学时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
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
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
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
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
识,学会生活。如在讲解《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有
一个活动就是“折飞机”,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
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
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
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
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整个过程学生很自然就
总结出来了总之,现实生活为活动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
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在的丰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与教育涂径。
四、深入的课堂反思
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在工作中更需要不断地反思。比如说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所
实施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适合绝大多
数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不断地反思,才
能发现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功与过,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因此反思是教师自我觉醒、自
我努力、自我提升的重要过程。
众所周知,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方面向学
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向学生渗透
生物新课程标准下体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辩证
唯物主义自然观、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知识
性和思想性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
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要提高
教学的有效性,能让学生尽快地接受所讲授的知识,并能在实际生
活中得到最优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月芬.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凯里学院学
报.2008
[2]丁亚平.初中生物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
学报.2005
[3]陈秋菊.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之我见.快乐阅读(上旬
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