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肖像艺术》说课稿(附教案)

《肖像艺术》说课稿(附教案)

《肖像艺术》说课稿(附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肖像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 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 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集中欣赏人物肖像的“欣赏 ?评述”课(1课时)。肖像艺术重在 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指的是人的外 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要想把二者都刻画出来,首先要抓住神,既 要表现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我们欣赏肖像艺术 就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征, 认识肖像艺术行神统 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以及与作品的和谐统一,认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了解美术语言与作品表现 力的关系。 艺术家作品中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速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 过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除以上作品外,本课还展示了两幅学生作品:一幅是综合材料制作而成的另 一幅是吹塑纸版画。其表现方法及效果各异,教师可引导学生们观察欣赏。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是开学第一课,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加上学生们也懂事了许多,期望 课堂的配合还有彼此的合作都更加融洽, 这就需要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 所 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 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在“小组研究”题,即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经同学们理解后加 以背景。这是引导学生欣赏的一种思路, 我们不妨在课堂上进行尝试。相信一百 个学生会有一百种想法,这也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画面、深入思考的好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我国肖像艺术“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了解中外不同风格的肖 像艺术作品。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 感受它们的不同。在欣赏的 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技能:能依据“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发挥想像力,描述肖像画中人物的 特点和神情。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 情意:对中外肖像画有欣赏和探究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 “神” 互相结合。 学习材料:图片、绘画工具等。

五、 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 、赏一赏 1、 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 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 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 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2、 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 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 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I (二) 、议一议 出示肖像作品(国画《张卿子像》、雕塑《白求恩》、油画《青年女歌手》、 版画《藏族女孩》、线描、速写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 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小组讨论: 1、 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 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 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总结: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 去剖析人 物的内心世界。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 个重要经验。 (三) 、猜一猜 拿出自己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 并想一想 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四) 、画一画 选择自己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按照自己的理 解加上背景。 (五) 、延一延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 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 表和神态。

六、说教学反思: 本课是开学第一课,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 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 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本课也是一幅造型领域的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名师作品,让学生了 解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的特征。增加 学生对明实际作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人物面部的三停五眼、 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以及人物常有的表情,并通过学生上台的表情体 验五官在各种表情中发生的变化。教师适时的在黑板上进行简笔画表现各种表情。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肖像艺术》一文的粗浅认识和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 学过程 中,我将根据学生的生成,及时做出调整,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女口 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肖像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我国肖像艺术“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了解中外不同风格的肖 像艺术作品。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 感受它们的不同。在欣赏的 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技能:能依据“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发挥想像力,描述肖像画中人物的 特点和神情。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 情意:对中外肖像画有欣赏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 “神” 互相结合。

【学习材料】: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件播放片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人物作品,找出共同点。 这就是绘画艺术,它不但可以描绘人物,还可以它用传神之笔表现了人物的 内心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肖像艺术》(板书) 你看出主人公在干什么吗? (由动画片导入,让学生从最浅显易懂的地方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 二、新授课 1、分组学习 (1)选择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自愿组成小组进行学习。 学习要求: 1. 艺术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 画面是如何通过人物刻画表现人物神态的? 3. 从画面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请讲给大家听。 4.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把它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教师提示: 曾鲸的《张卿子像图轴》是一幅立轴绢本设色人像的局部。此画高 111.4厘 米,宽 36.2 厘米。 张卿子:诗人兼名医,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 。 李焕民的《藏族女孩》的画面构图为近距离肖像特写。从刀法上看,颇具特 点。想一想,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时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呢?脸部为最 亮的部分,但是又不乏层次感。 潘鹤在雕塑中运用了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 《张卿子像图轴》:用国画的形式表现人物飘逸、洒脱的外形。作品中人物 身着浅青色长袍,头戴乌巾,指甲修长,悠然捻须。画家曾鲸将人物刻画得仪表 端雅,仪态安详。从画面中看出这是一个内心平静、待人友善的长者。 《藏族女孩》:此画是用版画形式表现的。从她的眼神中看出她对新奇世界 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脸部没有刀痕是为了表现女孩细腻的皮肤, 长长的眉毛、 充满渴望的眼睛及 小巧的鼻翼处只留下点点刀痕。 衣服上舒展、 干脆地刻制出了苍劲有力的粗犷意 味,与女孩脸部形成鲜明对比。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 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人物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 画面构图类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 可谓是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 学派。 三、 学生练习 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一一“和大师一起画”。 看书中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 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学生把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不同感受讲给大家听。 (通过练习添加 背景,开发、引导学生的另一种欣赏绘画的思路。) 四、 评价部分 肖像艺术中“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因此 我们在绘画时就要学会多观察人物特点、 性格,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传神的境 界。

《肖像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 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 艺术表 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 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C

【教学流程设计】: 一、 导入教学 1、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 如果让你画一幅你爸爸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怎样的神态 呢? 二、 深入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