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苏 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 要: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开展实验教
学对提高大学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开展开放性,综合性,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是工科院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综合性实验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对提高大学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
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的讨论很多。如何开展开放性,综
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是工科院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 基础实验
1.1 开展基础实验的必要性
各工科院校以往普遍开展基础实验教学。基础实验一般依附于基础课或专业
基础课。从大一到大四,如普通化学,大学物理,电工电路等课程都设有基础实
验。基础实验对学生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学习实验方法有一定的帮助。传统的实
验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堂实验,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评阅的教学模式。
学生没有积极性,经常出现学生缺课,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所以,有人提出,
开设实验课教学,取消或减少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1〕。其实,这些问题不是基础
实验的问题,而是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有问题。基础实验有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
这些实验对基础理论给予验证,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有操作
性实验和方法性实验,操作性实验使学生学习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性实验使学生学习各种实验的实验方法。基础课实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原理和操作规程是需要掌握的。精密的
仪器、设备,不掌握其使用方法,很容易被损坏,造成损失。所以,开展基础性
实验,应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掌握这些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
项等。基础实验是实验的基础,综合性实验应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展。没有基
础实验作基础,很难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1.2 基础性实验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基础性实验,并通过这些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开展综合性,
开放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做准备。首先,应在管理上实行改革。传统的实验
教学模式,学生感到枯燥,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也没有动力。如何改变这种
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是关键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付出的劳动应该给予肯定。在学生学会了某个仪器或设备的使用方法后(如已经
掌握了某个实验仪器或实验设备的原理和结构,学会了其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
项,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操作了),学校应该给予认证,发放某个实验仪器或实
验设备的操作许可证。在掌握了某项实验的实验方法后,应该发放这项实验的合
格证。这样对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操作证、合格证对学生就业有帮
助),也为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打下了基础。基础实验要增加
学生地趣味性。增加操作性实验和实验方法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兴趣。演示性实验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进行或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完成。
2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应该在学生取得了某些实验仪器或设备的操作许可证之后进
行。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在一定期间内对学生开放。学生凭操作许可证独立的进
行各种实验仪器或实验设备的操作,不会错误操作损坏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对
于故障能够排除。实验室教师起到管理和辅助作用。学生可以利用开放性实验室
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
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1 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近年来,各大院校普遍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
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应该考虑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及实验技能掌握的情况。综合
性实验要求学生对大学所学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综合、灵活的应用。综合性实验应
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知
识,没有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很难成功的进行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
3.2 综合性实验要具体可行
实验项目有成功的可能性,也有失败的可能性,脱离实际的实验项目,没有
实验条件的实验项目,对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完成。综合性实验项
目应该能够做得出来,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
够量化,能够给予评定。实验项目要具体。要给出实验的条件,实验要求,实验
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够思考、分析和解决。
3.3 综合性实验项目要与本专业相适应
不同的专业,实验的类型不同。设计类的学生和制造类的学生不同,注重的
实验类型也不同。综合性实验,题目的确定是关键。大学中的专业课教师大多都
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从本专业教师以往的研究课题中选出一些能够完成的,成
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题目,提供给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训练。让学生提出实验
方案,确定实验参数。然后,由指导教师审查。如果学生的实验方案与指导教师
预定的实验方案一致,则此综合性实验可以开展,并且能够完成。如果与指导教
师的预定实验方案不一致,不可行,可由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圆满完
成。如果学生提出的方案有创新性,指导教师应给予鼓励,使学生实施,努力完
成。
3.4 综合性实验要足够的实验教师队伍
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每个
实验项目不易多人共同完成。但可三人或两人一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这样的
实验需要很多题目,同时也需要很多的指导教师。少数的实验室教师是远远不够
的。由专业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的综合性实验,在教师资源是有条件的。
3.5 综合性实验要与生产、科研相结合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工作。大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生
产或科研工作。脱离生产和科研的实验,对学生没有帮助。生产实际中需要研究
的问题很多,从生产实际中找出一些项目作为综合性实验是有意义的。在大学期
间,做一些与工厂或科研课题有关的实验项目,会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很快地溶
入工厂或科研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实验要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验技
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具
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求实的态度,诚实,守信。训练学生具有正确的
逻辑思维,不偏激,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有吃苦耐劳,
不怕困难,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要求学生广泛地掌握基础和专业基础知
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信息采集能力,了解新知识。主动工作,用心思考,
有新思想,新思路,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只有综合素质提高才能更
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宋海农,朱红祥,等,改革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高教论
坛,2006.(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