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
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也自然的实现了由区域目标向国家战略的过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如何与京津产业对接、实现自身产业的转移已
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探讨的核心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
建议,希望能够为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献计献策。
标签: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市;产业对接与转移
大量实践表明,产业与区域二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互为依
托,相互影响。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市只有充分的利用并发挥自己
的区域优势,才能进一步实现与京津产业的良好对接以及自身产业的转移,只有
这样才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自己谋求并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促进
自身的整体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自从我国推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就给保定市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与挑
战。当前形势下,对于所取得的成绩不应沾沾自喜,而应在不断的发展与成长中,
总结经验教训,正视自身的不足,对劣势与潜在的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有这
样才能“对症下药”,寻求适合自身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相关策略,促进其发展。
1.1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第一,就产业集聚区而言,缺乏较高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产业配套的水
平及能力。大量实践表明,产业分工、产业协作、产业配套对于区域产业的承接
转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一旦该区域具备良好的这三方面的能力就等于在承接
产业转移“战役”中拿到了杀伤力极强的重型武器。就保定市目前产业承接转移的
现状而言,大量横向产业聚集在一起,集聚区内所呈现的是一种“相互厮杀与竞
争”的状态,各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不能利用彼此的优势进行合作,实现
共赢。同时,在保定市集聚区域内部,各产业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以至于
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很低,几乎没有,这样最终造成了产业集聚区内没有一股连接
彼此、共同发展的合力,产业分工、产业协作、产业配套的能力十分低下。正是
因为此,许多在保定市找不到配套产品的京津转入企业,不得不从京津地区获得
所需产品,给京津转入企业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转入成本,不能发挥保
定市自身的产业及区域优势,对其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第二,保定市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中没有完善的机制与有效的政策,致使在
集聚区内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保定市主要采取土地
供给、税收优惠的办法,注重产业落户带给该区域的直接利益,并不考虑企业的
长远发展,这样就形成了集聚区单一的产业结构,而产业间的趋同特点,产生企
业之间“互相拆台、恶性竞争”的不和谐现象。由于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中没有合
适、有效的政策支持,造成了保定市产业集聚区内产业发展的速度十分缓慢,阻
碍了与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忽略了产业园区建设对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滞后的产业园
区建设对对接京津产业转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大量实践表明,产业园区是对
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然而保定市却忽略了其重要作用。就目前保定市产
业园区的建设现状而言,虽然也在不断的加强其建设力度,但与发达的沿海城市
相比明显滞后,不仅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建设好的
产业园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还不够完善,从而降低了产业集聚的吸引力。
同时,建设好的工业园区还具有布局不合理、管理落后等致命弱点,从而在对接
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1.2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下,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的威胁
第一,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廊坊市对保定市构成威胁。近年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廊坊市抓住机遇,建设相关的服务基地,为京津
冀协同发展提供地域支持,在不断的努力与探索中,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二,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沧州市对保定市构成威胁;沧州市在京津
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地域优势,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天津、较近的
距离,加之内部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沧州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竞
争力。
2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策略
2.1做好宏观调控,政府应担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其引导功能
虽然政府在产业竞争中并不是主体,但政府却对企业的产业竞争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
产业竞争的过程中,只有恰当的政府行为才能推动产业的对接转移,而政府的不
恰当行为不仅不能够促进产业的对接转移,甚至还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该区
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鉴于此,保定市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
中政府在制定科学发展战略与计划的基础上,还应以尊重市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
条件,并学会借鉴京津地区先进的产业发展、转移经验,学习其将劳动密集型产
业、传统产业转移的方法,并在此影响下,实现自身相关产业的转移。与此同时,
还应抓住机遇,为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京津产业的转入提供
适合的发展环境,从而推进并实现与京津产业的对接与转移。另外,政府还应制
定适合保定市自身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确保保定市的产业集聚区科学的发
展,促进其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政府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引进一些具有带动性的
产业,实现产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构建和谐的关联关系,做好产业之间的分工、
协作与配套,提升保定市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
2.2多元的工业园区建设,为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市的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
优势做好与京津的产业对接,以便在协同中谋求自己的发展。结合保定市经济发
展与产业现状,不难发现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基础,这就要求
保定市应结合自身条件,制定科学、适合的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并在此过程中将
产业的集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使得工业园区也成为主要的产业集聚区,通过建
立多元化的工业园,促进产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相关
的产业链,建立地方产业的配套体系,并使之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另外,在制定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的内部设施,保证工业园区
内有顺畅、完备的道路、水电以及通讯等设施,加强产业园区的承载力。值得一
提的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积极的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的引导,善于
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工业园区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合
力,落实其产业的整体优化与整合,将产业集聚的同时,也将要素、服务等紧密
的联系起来,从而为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2.3实现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的完善与优化,为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雄厚的
资金支持
当前形势下,要实现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就需要拥有大量的资本,面
对此种局面,保定市不仅要继续发展原有的资金支持,不断发挥传统银行、股份
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银行机构作用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完善与优化产业转移金
融服务,建立相关的产业融资服务机构,并在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布局,因为
只有实现融资机构的合理、科学布局,才能落实区域内部的资金供给,从而为保
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保定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很
大的劣势及威胁,但同时由于保定独有的地域及资源优势,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
的过程中也迎来了难得的机会,这就要求保定市政府应承担起责任,做好宏观调
控,考虑自身实际的同时,还应正视现状并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实现对接京
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自身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王树强,刘沙等.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
济与管理,2014,(04).
[2]毕海霞,梅丽,刘立坤等.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保定产业研究[J].金融教学
与研究,2015,(01).
[3]孙娜,刘政永.保定对接京津产业转移策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04).
[4]刘艳.保定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策略问题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
(02).
[5]闫双娥.浅谈支持产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以河北冀州为例[J].河北企业,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