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康养,叫我遇到了森林康养!中土解析▼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发掘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而今的康养产业也是一种持续热度的模式。进入十三五开局,国家林业局几乎以每月一道金牌令的频率,全面布局督战中国森林康养创新产业,考虑之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热点围观之余,有人谓之“中国森林康养元年来了”。今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200处,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森林康养产业成热点,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日趋火热,那么它要怎么建?
1森林康养背景需求一、国家层面:从《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可以看出生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侧供给改革,以新型产业业态满足小康社会民众需求,提升公共资源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部门层面:资源保护合作发展立足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林业部门和森林资源为核心,实现林业、体育、城建、中医药多部门合作,推动林业产业、旅游休闲、医学康复、中医保健、体育健身、乡村旅游以及小城镇建设,促进全面发展。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激发林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中的巨大潜力二、当地政府层面:绿色发展社会发展林区小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从资源获取型发展模式转变为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深化林权改革,推进林业转型升级,创新构建森林康养新业态,提升经济发展。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带动住宿、餐饮、交通建设,提升林区生活质量。三、经营层面:资源增值增效职工就业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有效解决林农和林业职工民生问题。2项目规划要点与条件森林康养其实是一个“新物种”的存在!生态环境+公共利益+社会服务+运营主体运营效益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必须要在项目规划布局前期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统筹,以此促进森林康养事业的健康发展。基础条件——空间布局——产业融合——特色服务养生——游乐——食疗——露营——采摘——探险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条件按照“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要求,建设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要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森林康养环境优良。基地区域内森林总面积不少于500公顷,森林覆盖率大于50%,景观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内自然水系水质在二级及其以上,大气等环境指标优良。
2、基础设施完善。基地内部道路体系完善,对外交通便利,距离中心城区不超过50公里。康养步道、疗养设施等布局合理,导引系统完备,无障碍设施完善。水、电、通讯、接待、住宿、餐饮、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全、符合行业标准并能有效发挥功能。
3、森林康养产品丰富。根据康养不同类型(保健型、康复型、养老型、综合型等)开展森林康养活动,自营或与医疗、养老等机构合作开展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服务,开发森林康养文学、音乐、美术等文化产品,森林康养文化体验与教育多样。
4、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运营管理机构健全,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康养专业人员。森林康养餐饮、康养活动、住宿服务等管理流程、技术规范或服务标准健全。以县为单位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具有两个以上康养基地或康养产业集群,出台并实施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5、安全保障有力。基地选址科学安全,游憩、健身设施及场地符合安全标准。具备救护条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消防等应急救灾设施设备完善。
6、带动能力强。基地对外开放营业3年以上,有一定的接待规模,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社会反响好。带动当地就业和增收效益明显。以县为单位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当地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
7、信誉良好。土地权属清晰,无违规违法占用林地、农地、沙地、水域、滩涂等行为,基础设施建设合法合规,经营主体为依法登记注册的合法经营主体,3年内无重大负面影响。
3国外发展模式参考森林康养起源于德国德国的黑森林享誉世界,森林康养就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1980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和韩国也开始积极发展森林产业,两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森林疗养讲解员、森林疗养师、建立了经过医学验证的森林疗养基地。德国发展森林康养疗法国家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30%森林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物质——负离子知识普及:据测定显示:在城市房子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四五十个负离子,林荫处则有一二百个,而在森林中则达到一万个至五万个之间;森林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有害气体: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0.4公顷林带,一年中可吸收并同化100吨的污染物,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公斤的二氧化硫。
其实总而言之,就表明了森林就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和负离子发生器,干净的空气和丰富的负离子具有特殊的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力,因此很多国家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德国、美国、日本、荷兰、英国、挪威和韩国等一些国家依托丰富的森林等自然资源,纷纷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实践和开展各类康养疗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康养疗法的发源地德国,有数据表明,在推进森林康养项目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也就是说,国民健康指数总体上升了30%。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促进现代人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一)德国发展现状目前,德国的森林疗养基地约为350余处,每年大约接待30万人,每人平均停留时间约为3周。德国自然疗法疗养地有61处,约占全部疗养地的16%。在这种类型的疗养地中,"森林疗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疗养设施,森林步道的设计也最为讲究。巴登巴登小镇发展经验巴登巴登小镇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小镇,同时也是德国重要的森林康养小镇,位于黑森林国家公园的西北角,小镇的森林土地覆盖率约为3%,人口约5.5万人。根据经验,小镇完善的"防、养、治"的康养体系、丰富的休闲文化设施、个性化的康养产品体系是其成功发展和良好运营的重要条件。(1)构建以预防和保健为主、治疗为辅的康养体系巴登巴登兼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在小镇中康养者可同时享受森林浴、温泉浴和心理调节。小镇同时配以众多的特色诊所,采用先进医疗技术,康养者可接受由内至外的全方位疗养服务。(2)构建度假、康养特色的文化休闲中心巴登巴登有完善的旅游度假服务设施,拥有国际赛马会、世界舞蹈晚会、国际会议展览。巴登巴登既是一个康养小镇,也是一个文旅小镇、度假小镇。(3)构建旅游、康养综合型产品体系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休闲服务设施。为儿童、为老人提供慢节奏小镇游览。针对不同群体,为个人、双人和多人家庭提供多种选择的套餐,包括饮食、住宿、SPA等项目。(二)日本发展现状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科学的森林养生功效测定技术,森林疗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日本建立了完备的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制度和森林疗养师考核制度,设置了固定的森林疗养课程,目前已认证了62处森林疗养基地,森林疗养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在日本社会认可度极高。运营体系(1)相关机构2004年,日本林野厅作为早期森林疗法的主要推动者出台《森林疗法基地构想》,并规划2006至2016年十年建设目标。2006年,日本设立"森林疗法协会"对森林疗法基地进行认证,会员来自政府、学术界及民间组织,旨在提高国民对森林在医疗保健、治疗及预防医学方面潜能的认识,协会成立后森林疗法基地在日本迅速发展,截至目前自北向南从北海道到冲绳已认证森林疗法基地有62处。(2)专业人员资格认定森林疗养基地主要认证人员包括森林疗法向导和森林理疗师。森林疗法向导是指为提升森林浴效果,引领游客进行现场散步与运动的向导,通常面向当地居民招募,旨在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该职业资格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并提供电子化资格证书。森林理疗师的要求更为严格和专业,不仅要掌握森林医学的技能,了解林学、生态学、森林药学以及心理学知识,掌握急救等安全保障技能,同时还需有健康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较高的沟通能力,并能对森林疗法者提供高质量的保健项目,对森林疗法的实践活动加以指导。日本森林理疗师资格考试制度始于2009年,到目前已举办3期,累计840人获得了一级资质,2300人获得了二级资质。FuFu山梨保健农园发展经验FuFu山梨保健农园位于日本山梨市牧丘町,占地6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日本知名的森林疗养基地。FuFu山梨保健农园以基地酒店为载体,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健康管理服务"理念为指导,以专业化人才和先进设备保证治疗效果,通过提供"定制化森林疗养课程"的方式,帮助不同需求的客人实现深度的康养体验,进而达到彻底放松身心和疗养休闲的目的。(1)基础设施完备(2)丰富的自然资源(3)专业化人才(4)课程设置基础山梨保健农园设置"两天一晚"、"三天两晚"和"长住"三种类型的住宿计划以及一日游的停留计划,按照个人时间安排游客可以享受任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