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企监督机制个人工作总结

国企监督机制个人工作总结

国企监督机制个人工作总结
对国有企业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
确保社会稳定的关键夕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反腐败从
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和建
议,努力开创我区执法监督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在国有企业中有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监察审计
监督和职工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此外,还有各级各类组织
和制度进行监督和制约,如监事会、职代会。股东代表大会
等,可以说是建立了一套套较为齐全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一
定的监督机制。但是,现有的监督机制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
用,却并不能完全制约和遏制腐败。从近年来披露的事实情
况可以看出,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一边是国有企业大批职
工下岗,国家设法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一边却是一批企业
经营者由于存在经营不善、腐败现象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
流失。这种情况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一批企业
中的“蛀虫”已被查处。但严峻的现实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
的思索,国有企业如何在社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有力
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观代企业制度的一个
重要课题。结合几年来的思考,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分析。
现行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级监督太远。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步步深化,
自从1978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一直到后来的实行厂长负
责制以及现在实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
大多也加强了企业厂长的手中权力。同时,上级部门的对企
业微观管理、监督也越来越少。上级部门侧注重企业的年终
业绩,而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则流于形式。
二是同级监督太险。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厂长处于
企业的中心地位,企业的生产经营,人事调配和日常管理权
都掌握在厂长手中,即使是经营决策,人事调动,任免等重
大问题,虽然经过党委或党政联席会研究但一般也是以厂长
的意见为主。
三是下级监督太浅。企业的监察和审计部门是厂长居下
的一个科室,作为被领导者要去监督领导者,难度可想而知。
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职
代会的监督职能很难落实到位。因为职代会什么时候召开,
如何召开,不可能不经过厂长同意,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
至于职工群众的监督,往往更难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
而且,一般职工群众,对厂长处理的事情也确实不了解,不
知情也就更无法监督。
四是法律监督太晚。法律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是在问
题发生以后的一种惩处手段。严肃惩处和着眼防范是开展反
腐败斗争的两个重要手段。对于社会来说,依法惩处是完全
必要的,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被监督者来说,已经造成的企
业资产流失。倒闭破产及大批职工失业下岗的社会危害和影
响,法律监督已经是“迟到”的监督了。
有效地遏制国有企业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我们应在国有企业里形成让厂长不敢贪,不能贪,不想
贪,不必贪的监督的机制:
一是让厂长不敢贪。用对一个人可以振兴一个企业。用
错一个人可以搞垮一个企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企业的厂
长由上级任命,他只对上级负责。改革监督制度,关键就在
于改革厂长产生的机制,第一,要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和
监督能力,要在企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经营管理等
重大决策中,让职工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引起足够的重
视。第二,要加强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一把手”
的用权行为,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真正有约
束力的制度,使刘对“一把手”的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努
力做到企业领导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
要跟到哪里。第三,要抓好制度的检查落实工作。上级管理
部门要定期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的落
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让厂长不能贪、要坚持市场化和公开化的原则,强
化职工群众的监督。第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凡是产生利益
差别的事情要尽可能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运作,减少人为因素。
杜绝在市场条件的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等。第二要坚持公开
化原则,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工作。只
要不是商业机密,都可以而且向职工群众公开公开决策结果,
决策程序和依据,让职工群众明白权力运行的过程,防止“一
把手”权力的滥用。
三是让厂长不想贪。这就是道德和纪律的约束我们要发
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大力弘扬宣传自觉、自律的好典型,
并在提拔,任用上注重领导者这方面的素质建立激励机制,
就是运用正面引导的方法,在政治上经济上激发企业领导干
部廉洁勤政和开拓进取精神。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用人机
制,在选拔任用干部上,把考核廉政和考核实绩结合起来,
真正使那些有能力实绩突出,作风扎实,勤政廉洁的干部受
到表彰或重用,做到“赏以劝善,罚以惩奸”的效果。
四是让厂长不必贪。许多人走上贪污腐化的道路,堕落
成为社会蛀虫。一部分原因是攀比、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要
认真落实企业经营的责任制,把厂长的工资或者年薪与业绩
直接挂钩,多劳多得,他们就不必为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个别企业领导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
高,经不住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蝉变造
成的,因此企业厂长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政
治思想水平。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之。治理企业腐败问题,关键是要不断深化改革。在
改革过程中找出解决矛盾的新办法、新思路。有效地防范和
遏制腐败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