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基优化方法

培养基优化方法

方法一:
LB培养基、平板保存的工程菌HB101/pJJ-rhIFNα2B、Amp、酵母提取物、蛋白胨、
10×SAE、100×MgCl2、100×TES、Tris、HCl
10×SAE配方(1L):
KH2PO410g、K2HPO4·3H2O52.4g、NH4Cl10g、K2SO426g
100L
【步骤】
种子制备:
1、取100mLLB培养基加入到一无菌的500ml三角形中,同时加入100μl100mg/ml的Amp。

2、接种甘油管保存的工程菌HB101/pJJ/rhIFNα-2b100μl,使工程菌分散于培养液中。

3、盖好试管,在摇床上以220rpm的速度,于37℃培养至对数中期(约5小时)
上罐准备:
1、配置500ml10×SAE
2、配置发酵培养基(3L)
称取胰蛋白胨30g,酵母提取物90g,加入2.64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后加入300ml 10×SAE、30ml100×MgCl2、30ml100×TES。

3、将培养基加入到5L发酵罐,插入pH、溶氧电极和温度探头,装上空气过滤膜,包扎好后放入灭菌锅中,同时放入一瓶250ml30%磷酸(调pH用),于1.05kg/cm2高压下蒸汽灭菌30min。

4、待灭菌结束后,将发酵罐放在冷却底座上,开启发酵罐控制系统,联接好冷凝水、空气线路。

5、控制pH=7.4,在转速650r/m、通气量3L/min 定D.O.为100%于自动控制发酵罐上37℃发酵22小时。

6、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37℃后,接入制备好的种子
7、从接种完时刻起,每两小时取适当量样品,其中取1ml用于测菌体浓度(A600nm);另取1ml加入到一称过重ep管中,12000rpm离心,小心取出900μl上清用作测菌体浓度的空白,甩干后再次称重,计算菌体湿重,按每8.3mg菌体湿重加入300μL水重悬菌体,冻于-20℃备用。

并记录发酵罐上溶氧、pH、温度等参数以了解工程菌的生长状态。

8、SDS-PAGE检测不同时间rhIFNα2B的表达情况。

9、发酵终了,收集发酵液,8000rpm离心10min,回收菌体。

10、用1.2L去离子水重悬菌体,8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11、再用600mlTE重悬菌体,8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得到菌体-20℃保存
方法二:
2.1种子培养基的配制
LBA:(Tryptone蛋白胨10g +Yeast Extr+acts酵母粉5g +NaCl 5g +双蒸水1L)∕L (NaOH调节PH至7.0)高压蒸气灭菌,压力:0.14Mpa 温度121℃时间:20min,用前加卡那霉素至50μg/ml。

LBA平板:加入2%琼脂粉,其余同上。

2.2生产菌种的制备
2.2.1琼脂培养基菌种的制备
从-80℃的冰箱中取出甘油种子管,在超净工作台中划LBA平板,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

2.2.2一级种子液制备
从LBA平板中挑取单菌落,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于约60ml LBA培养液中,与摇床上37℃,180rpm,生长16h,OD600值约为3.0。

2.2.3二级种子液制备
将60ml一级种子液接种于3L LBA 培养液中,于摇床上37℃,180rpm,生长12h,OD600值约为3.0。

3.发酵
3.1 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发酵培养基:于培养基配制桶中配制发酵培养基(Trytone 20g +Yeast extract 10g +KH2PO4 3g +葡萄糖10g)∕L(NaOH调节PH至7.4)60L,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用前加用前加卡那霉素至50μg/ml。

补料:(25%葡萄糖8L 、25%Yeast8L)
3.2 发酵罐灭菌及电极校正
3.2.1 高压灭菌
A.空罐灭菌:清洗发酵罐,加入20L注射用水,通入蒸气1kg/cm2 ,进行空罐灭菌,温度达到121℃,保持30min。

B. 实罐灭菌:排空发酵罐,加入发酵培养基60L,安装好各探头和各管路,通入蒸气1kg/cm2 ,进行实罐灭菌,温度达到121℃,保持30min。

C.补料灭菌25%Yeast 8L,高压蒸气灭菌,温度121℃时间:20min。

25%葡萄糖8L,高压蒸气灭菌,温度115℃时间:30min。

临用前在超净工作台上混合。

D:酸碱调节液的灭菌30%的氨水和30%磷酸
把各1L的注射用水高压蒸气灭菌,温度121℃时间:20min,临用前在超净工作台上把氨水和磷酸倒入。

3.2.2 溶氧电极和PH电极校正
A.溶氧电极校正:用饱和亚硫酸钠校正溶氧为0,实罐灭菌后,发酵罐温度设定为37℃,转速100rpm,搅拌后,临接种前按DO电极校正程序,将此时DO值设定为100%。

B.PH电极的校正:用PH为6.86和4.00的标准溶液校正。

3.3 接种
向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至50ug/ml ,将种子液3L,接种于发酵罐中,打开搅拌,通入空气和冷却水,开始发酵。

3.4 发酵条件设定
开始发酵温度37℃,PH 6.9,DO 40%,以30%的氨水和30%磷酸调节PH,以DO值为控制指标,DO值下降时加大转速。

3.5发酵过程监测
从上罐开始,每间隔1h从罐中取样3ml检测OD600观察并记录温度、pH、DO、转速、通气量等数据,维持pH、温度、DO稳定。

3.6补料
补料液为25%葡萄糖和25%Yeast ,当OD600值达到5左右时开始补料,补料速度根据蠕动泵的流速设定步进周期,在5个小时内把16L的培养基补加结束。

3.7 诱导表达
当OD600达到12-15时,降温到30℃,维持十分钟后加入IPTG诱导,浓度至0.5mmol/L。

3.8 收获菌体
诱导4h后,当溶氧持续上升时此时OD600大概为45,停止发酵。

下罐,收集菌液80L 左右。

用大容量离心机8000g,离心收集湿菌体称重。

并以PH为7.2的0.15M的PBS 20L 洗涤一遍, 洗涤后用大容量离心机离心收集菌体称重,约2.5kg。

取样进行SDS-PAGE电泳检查,合格菌体置于菌体收集容器冻存于冰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