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文学发展简史

女性文学发展简史




二、卓文君《白头吟》。
(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佳话。
(二)、感情危机、用诗挽救。 1、第一次: 司马相如十三字诗: 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百,千,万。


“一别之后,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

女子弄文诚可罪, 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 绣折金针却有功。

三、古代女性文学创作风貌与主旨
风貌:《候人歌》是夏代诗歌的遗文,最早 的南音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情诗, 更是中国第一位女性的作品。 “候人兮猗”


朱淑真、蔡琰、鱼玄机、李清照、萧观音、 秋瑾等。

(三)、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卑微的原因。 1、官方负面的舆论引导。 西汉刘向《列女传》为官方误导,全书分母 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 辩通传和孽嬖(bì )传七类,或曰七卷。首卷 以“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树为女性 楷模。

太姜“贤而有色”,既把太伯、仲雍、王季 三子养育成贤德之人,又为丈夫的贤内助。 太任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口不出傲言,”诲导西伯姬昌成为周王朝始 祖,开中国“胎教”先例。 太姒旦夕勤劳,以进妇道,时人称“文母”, 文王治外,文母治内,终成武王之功。

柳下惠妻诔夫文,既是中国最早的私家诔文, 也是中国第一篇女性所写的诔文,并且打破 “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妇不诔夫”的传统 模式与礼教束缚。

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 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 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 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 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 。
班婕妤、徐淑、蔡文姬等。她们以自己亲身经历抒写着天
籁般的原声吟唱,凸现着女性文学创作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一节《垓下和歌》与《白头吟》


一、拉开汉王朝女性文学创作序幕是虞姬的《垓下 和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
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第二节、吾家嫁我兮天一方的刘细君
一、乌孙公主刘细君是汉族第 一位成功的和亲使者,所写与春 秋鲁国陶婴同名的《黄鹄歌》诗, 开拓了文学创作题材的新领域, 借黄鹄之歌,吟出和亲公主思念 故国的深厚感情。


《列女传》末卷为《孽嬖传》,妹(末)喜、 妲己、褒姒为“孽嬖”的反面例子。
2、女性自身的认知误导, 班昭《女诫》。全书分卑弱、夫妇、敬顺、 妇行、专心、曲从、叔妹七篇。

3、强力挤压与无意诱导。 宋代理学“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明清”牌坊越大越好,金莲越小越好。 “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 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 国人,大夫无骇之后,“柳下”为食邑, “惠”是谥号,遂成“柳下惠”。

柳下惠不因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也不因 官职卑微而辞职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 贤能的人,遗忘民间也无怨气;贫穷困顿时 不忧愁,与百姓相处也觉得愉快。

柳下惠的美德还在于“坐怀不乱”,元人胡 炳文《纯正蒙求》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 大寒,有女子来托宿,惠恐其冻死,乃坐之 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中国女性文学
——孙潇雨


一、定义: 广义:包含了历史上和 现实中出自女性之手的 文学创作的所有类型与 形态的女性创作。 狭义:女性文学是指五 四以后以现代人文精神 为其价值内核的女性创 作。
二、古代女性社会地位发展
(一)、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 (二)、父系氏族社会男尊女卑的性别意识 鲜明。 《周礼》熊罴之象为生男,虺(hǔi)蛇之象 为生女。
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 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 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 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白头吟》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jié)之颃(háng)之。之子于归,远于将

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钟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
思’,以勖(xù)寡人!‛
第二次婚姻危机: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躞蹀xièdié)



附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 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mào)于淫而不悟!”

《列女传· 贤明》所曰:弟子门人从之,“莫 能改一字。”
第二章 秦汉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凸现

秦汉王朝四余百年,尤其是大汉王朝展示出中国封建 社会上升期的勃勃生气,也展示出文学创作的活跃,既有 后人称誉的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相媲美的“汉 文章”,如史传文学名家司马迁、班固,汉赋四大家司马 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也有女性名家卓文君、刘细君、

主旨:忧国家,恨自身,悲女儿,愁社稷, 浓郁的悲愁格调与不懈追求,成为女性文学 创作的本色。
第一章 先秦时期女性文学
一、体裁: 诗歌:《越女歌》、《邶风燕燕》 诔文:《夫子之不伐兮》。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