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家组织灭活苗对猪高热性疾病的控制试验和效果观察

自家组织灭活苗对猪高热性疾病的控制试验和效果观察

南 放,i}廛 2012年第1期(总第167期) doi:10.3969/].issn.1006-4907.2012.01.004 自家组织灭活苗对猪高热性疾病的控制试验和效果观察 曾元根’。胡建平 (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5;2.湘环动物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作者采用发病猪场的病猪组织病料,利用氢氧化铝和白油span为佐剂制成油乳剂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同时配 合使用治疗呼吸道的抗生素,每吨料添加枝原净(80%延胡索酸泰妙茵素预混剂)125g、扶本康(10 氟苯尼考 预混剂)500g,连用1O~15天,对控制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株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本试验 来自临床自然发病病例,以畜主自愿的方式分组。设为只用疫苗(I组)、疫苗和药物结合使用组(II组)和只用 药物不用疫苗组(III组);死亡率为:I组9.74%,Ⅱ组4.13%,III组75.95%。因此在使用灭活疫苗的同时合 理地使用药物。是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保证。 关键词:猪;蓝耳病变异;高热病;组织灭活苗;控制试验 中图分类号:¥858.28;S8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6-4907(201 2)01—001 0—03 2006年夏季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以猪流感、 蓝耳病为主的高热性疾病,作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平均发病率为87.96% 94.6%,有些猪场的发 病率可达100%。本病在猪场中,从首发病例到疫 情结束一般在20—30天;死亡率视合并感染的疾病 不同和药物使用的状况而有差异,死亡率可达 80.56%,15kg以下的小猪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肥猪。 如果合并感染了猪瘟、猪伪狂犬病死亡率明显升 高,有的甚至达100%。由于这个疾病的蔓延之快, 死亡率之高,曾引起了众多养殖户极度的恐慌,打 击了农户的养猪积极性。 作者反复探索,利用氢氧化铝和白油span为 佐剂【 21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同时配合使用治疗呼 吸道的抗生素对发病猪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做苗病料来源 来自湖南衡阳、湘潭、永州、邵阳、株州等发生 高热病的猪场。 1.1.1发病猪的临床症状 发热,体温在40—42.5℃之间,扎堆,不吃,继 而全身发红,耳朵发紫,打喷嚏、咳嗽,鼻流脓性鼻 液。由于经济类型的不同,在临床上其症状有些不 同。(1)母猪:哺乳断乳后,发情天数延长,假怀孕的 母猪增多,返情率高,个别猪场高达50%,流产率 升高,有的猪场达8O%之多,尤其是晚期流产。死 产率和分娩过程时间延长情况增多。产木乃伊胎数 量增多,产后母猪缺乳、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 如血液原虫病、链球菌。母猪的死亡率在10%左 右。(2)肥猪:表现全身发红,眼结膜潮红,流泪流 涕,继而咳嗽,鼻流脓性的分泌物。持续高热,用退 烧药后反弹,病程20天左右。抗菌素治疗不佳,死 亡较多。如果并发猪瘟,死亡率可达100%。(3)仔 猪:哺乳期间发病率不高,有很多死亡仔猪因母猪 泌乳不足而饿死或者诱发其他疾病而病死。病情蔓 延后,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肺炎、体温升高 和厌食,并迅速扩散至全群。 1.1.2发病猪的解剖病变 主要病变为呼吸道病变,其次为肾脏和淋巴 结。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的泡沫状粘液或淡黄色 浓性粘液;肺脏:有的肺脏萎缩,有的肺充血出血水 肿,有的肺间质水肿、增宽,有的肺小叶肺炎,肺组 织均呈肉质样变性、肺内有胶冻样物或脓性分泌 物、严重丧失气体交换能力;部分病例肺胸膜与肺 脏发生粘连。肾脏:有的病例肾脏肿胀,表面出现白 色的花斑,表面有出血点;有的病例肾脏变硬,皮质 和髓质部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部分病例膀胱颈充 血出血,有血尿;体表淋巴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显 10 Hunan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No.1,2012.(Total No.167)

 南亩放房区 2012年第1期(总第167期) 著肿胀,切面湿润外翻、充血出血严重,内脏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也明显肿胀,有的 呈土黄色,有的呈暗红色;扁桃体充血;肝脏肿大; 脾脏肿大颜色变黑;胃部有明显的胃溃疡病变,有 的病例还出现回盲瓣扣状溃疡、脾脏梗死、全身内 脏器官出血。 1.2病料采集 1.2.1被采集病料病猪 取临床和解剖症状十分典型的频死期猪作为 采集病料的对象。 1.2.2采集方法 无菌摘取颌下、肺门、腹股沟淋巴结;肺尖叶、 胸叶、肺病变严重的部分膈叶。 1.3灭活苗制作方法 1.3.1组织灭活将采集的病料按病料和双蒸水1: 5的比例进行捣碎,双层纱布连续过滤2次,用 0.45%的甲醛37℃条件下灭活72h。 1.3.2水相制备按文献[1】的方法。 1-3-3油相制备选择白油span ̄J。其方法按文献【 】 进行。 1.3.4水相用硫代硫酸钠去毒后与油相按1:1比 例混合,在匀浆机内匀浆30min。用硫柳汞防腐,分 装,备用。 1.3.5无菌试验取分装备用的疫苗lmL分5点接 种在同一琼脂培养皿上,37℃培养48h。 1.3,6动物试验取分装备用的疫苗分别注射5头 健康猪和5头本场发病猪,每头猪2mL。观察 72 96h,试验猪每6h测量体温1次,并绘制体温 曲线。 通过无菌试验未见细菌生长和动物试验体温、 呼吸未见异常(特别在动物试验中注射了疫苗的发 病猪体温逐渐朝健康方面恢复时),即可应用于临 床。注射量每头猪lmL。 1.4临床应用分组 设为注射疫苗不加药组(I组)、注射疫苗加药 组(II组)和对照(Ⅲ组),见表l。各组均采用相对 一致的对症治疗方式。 II组、Ⅲ组所加药物为每吨料添加枝原净 (80%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上海诺华动物保 健有限公司生产)125g、扶本康(10%氟苯尼考预混 剂,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500g、强力拜 固舒(主要成分为维生素和氨基酸预混剂,拜耳【四 川恸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lkg。连喂10~15d。m 组(对照组)是在注射疫苗猪场附近随机选定,只用 表1 分组情况 

组别 冲 . 昔黼 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 总死 死亡持 注 孳 数 ! 圭 亘 圭 芒 蔷 数量 死亡率(%) 数量 死亡率(%) (%) (d) Hunan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No.1,2012.(Total No.167)

 药物而不使用灭活苗的发病猪场。 2结果 使用疫苗后各组死亡情况见表2。记录结果见 表3。 3小结与讨论 3.1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发病猪场的病猪组织病 料制作成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对控制由高致病性蓝 耳病变异株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I、II组死亡率(分别为9.74%和4.13%),明显低于 不用疫苗的Ⅲ组75.95%。 3.2在使用自家组织灭活苗的同时配合使用治疗呼 吸道的抗生素,可以降低本病的死亡率,I组死亡 率为9.74%,而II组死亡率则为4.13%,说明在同 样应用灭活苗的情况下,同时使用抗呼吸道感染的 药物可明显减少死亡率。根据笔者对本病的临床治 疗体会,这是迄今治疗本病有效的主要方法。因为 蓝耳病等病毒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物可以对 付其病毒的复制,本病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是难以用 常规药物可以使它复原的。因此利用组织灭活苗的 抗原阻止本次疫病存在于猪场的病毒复制,结合使 用枝原净、扶本康控制细菌的繁殖和其他并发症, 结合投喂强力拜固舒,增强机体免疫力是行之有 效的。 3-3本病一进入猪场,潜伏期视其猪场的环境、管 理、免疫、消毒情况而有些不同,平均发病率为 87.96%~94.6%,根据笔者病例记录,有些猪场的发 病率可达100%。本病在一个猪场中,从首发病例到 疫情结束一般在20~3O天(表2),死亡率视合并感 染的疾病不同和药物使用的状况而有差异,根据 表3统计,不用疫苗只用药物的猪场死亡率可达 80.56%左右。15kg以下的小猪的死亡率明显高于 肥猪。如果合并感染了猪瘟,死亡率可明显升高,有 的甚至达100%。如果药物使用不当,死亡率也会明 显增加。因此在使用灭活疫苗的同时合理地使用药 物,防止并发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一个重要保证。 3.4本病单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表2),药物 只能控制并发感染,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不吃等是 本病的一些重要的并发症状,在实际临床诊疗中, 很多人一味地去用安乃近等退热药物退烧,打一针 吃一餐,接连几天下来,炎症和发热造成的组织器 官特别是肾脏的严重损伤,肺部的大面积炎症过程 使机体的氧气交换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发热一 炎症一缺氧,如此恶性循环使机体状况日趋恶化。 因此不滥用药物、合理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是控制 本病的又一个关键。 3.5本病发生的初期出现一些小疫点,以后疫点逐 渐扩大,在一些局部地区流行,疫情分布主要呈现 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从疫区引进种猪和猪苗的猪 场;二是公路两侧的一些地方;三是一些收猪台的 附近;四是喂潲水的猪场;五是平时免疫、消毒、保 健工作做得不力的猪场。 因此,封锁疫区,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消毒措施 和作好健康猪群的保健和免疫,是控制本病的基本 措施和办法。 口 参考文献: [11葛兆宏.兽医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 17—122. 【2】王明俊主编.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1997:143—153. [3】农业部.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Z].农医 发[2007110号. j 两 丽 12 Hunan Animal science and Ve ̄finary Medicine,No.1,2012.(Total No.1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