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包括解冻、采

肉、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二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斩拌、成型、冷冻和包装九步。本技术一

方面从漂洗用水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将漂洗用水中的营养和风味成分进行

回填,提升了虾糜的品质、提高了虾糜的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解冻、采肉、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

二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斩拌、成型、冷冻和包装八步,其中,

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步骤为将采肉步骤得到的虾肉部分用自来水进行漂洗,然后进行粗分

离,分为固相A

和液相A

两部分;将采肉步骤得到的南极磷虾壳和虾肉残渣与液相A

进行合

并发酵、酶解,完成酶解后加入单糖进行热反应,完成热反应的液体部分经过纳滤处理,得

到回收浓缩液A

二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步骤为将固相A

进行二次漂洗,分离得到固相B

和液相B

;液相B

通过微

滤、超滤、纳滤装置进行膜处理,得到的液体进行浓缩,得到回收浓缩液B

斩拌步骤为将回收浓缩液A

和回收浓缩液B

按照比例1-3

:1

与固相B

混合进行斩拌,得到南极

磷虾虾糜。

2.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步骤

中热反应的温度为90

℃-95

℃,反应时间为10-30min

3.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步骤

中的单糖包括葡萄糖、木糖和蔗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4.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斩拌的同时添加苹果酸、

乳酸、卵磷脂和干贝素;添加比例按g/kg

虾糜计为,苹果酸0.5

、乳酸0.25

、卵磷脂6.25

、干

贝素0.75

5.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二

次漂洗及液相处理中的漂洗用水的温度≤10

℃。

6.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冻步骤为将冷冻的南极

磷虾块状原料通过物理升温的方式进行解冻,解冻过程时间≤10min

;南极磷虾原料温度从≤-

30

℃升温至≥4

℃。

7.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肉步骤为将解冻的南极

磷虾进行采肉,使南极磷虾虾壳与虾肉分离。

8.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步骤为将斩拌后的

磷虾糜注入到成型模具;冷冻步骤为将斩拌后的南极磷虾虾糜进行冷冻;包装步骤为将冷冻

后的南极磷虾虾糜进行包装。

9.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装步骤采用真空铝箔包

装。

10.

一种南极磷虾虾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

的方法加工得到;南极磷虾糜的水分含

量≤75

%,粗蛋白质含量≥18

%;脂肪含量≥4.5

%;氟含量≤80mg/kg

;其水解氨基酸组成为甘

氨酸含量≥0.5

%,丙氨酸≥0.6

%,酪氨酸含量≥0.2

%,脯氨酸含量≥0.3

%。

技术说明书一种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具有巨大的生物蕴藏量,其年可捕量为0.6

~1.0

亿吨/

年,在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

的今天,南极磷虾被视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渔业资源和新食品原料。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较

高,南极磷虾整虾含有77.9

%-83.1

%的水分、11.9

%-15.4

%的蛋白质,其蛋白营养高于畜禽

肉和牛乳,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量达到212.1mg/g

蛋白质。肌肉中氨基酸总量高达干重的

57.21

%。南极磷虾蛋白质的高值化深加工对南极磷虾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南极磷虾虾糜是一种新的产品形式,南极磷虾虾糜目前的生产工艺技术报道不多,国

内专利情况如下:

技术专利(CN201310493483.9)

一种船上南极磷虾虾糜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是:南极磷虾采

肉后,经过2

次漂洗,脱水,添加抗冻剂后,经速冻后贮藏于-24

℃的南极磷虾冷冻虾糜;通

过1

次含0.1-0.3

%的CaCl2

淡水或海水漂洗后,再用淡水或海水进行第二次漂洗,

可以提高南

极磷虾虾糜凝胶强度、白度并降低氟含量和营养成分的流失;通过添加3-5

%蔗糖、3-5

%山

梨醇、0.2-0.3

%多聚磷酸盐、0.1-0.3

%海藻酸钠及0.2-0.4

%卡拉胶后可以降低南极磷虾虾糜

冷冻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提高虾糜产品品质和得率。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利用海水进行

漂洗的工艺,并且终产品中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以防止南极磷虾虾糜冷冻过程中蛋白的变

性,该方法产生了大量的漂洗用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难以处理,造成了企业

运行成本的提高。

技术专利(CN201711143396.5)

一种南极磷虾发酵虾糜的加工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

域。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

、将南极磷虾虾肉与水混合、粉碎,得到物料a

S2

、在上述得到的物料a

中加入食盐和糖,得到物料b

;S3

、将上述得到的物料b

接种乳酸菌种子,得到物料c

;S4

、将物料c

进行发酵,得到物料d

;S5

、将物料d

进行杀菌处理,得到南

极磷虾发酵虾糜。本技术以南极磷虾虾肉为原料,加入乳酸菌,经过发酵产酸形成具有一定

凝胶特性的虾糜,该虾糜乳酸含量较高,可以抑制腐败菌生长繁殖,可在4

℃左右的环境下

贮藏。该方法提供了一种乳酸菌发酵的虾糜。该虾糜产品的应用范围较窄,由于其发酵风味

的原因,仅可作为一种发酵终端产品进行利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专利(CN201510897178.5)

一种富集磷脂的南极磷虾虾糜及其生产方法。基本步骤为:采

肉;加水粉碎;调节pH

值和温度;蛋白酶水解;离心脱水;加水后调节pH

中性;离心,收

集沉淀即为富集磷脂的南极磷虾虾糜。得到的产品脂质含量为40-50/100g

干基,其中磷脂占

比达到38-45

%,可有效的实现脂质的富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脂肪酸中DHA

和EPA

比达到32

%以上,干基蛋白含量为45-50g/100g

干基。安全性好,氟含量低于100mg/Kg

基。本技术在南极磷虾蛋白中实现脂质尤其是磷脂的富集,同时使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到最

低,实现南极磷虾蛋白和脂质的同时制备和高效利用,且在陆地和船上加工均可实现。该方

法提供了一种高磷脂含量的南极磷虾虾糜产品,氟含量较低;但是该方法的工艺步骤较为繁

琐,过程中需要调整ph

和添加酶。

技术专利(CN201510896296.4)

一种低氟冷冻南极磷虾虾糜及其制备方法。将解冻后的南极

磷虾冻品或鲜活南极磷虾采肉、斩碎,连续脱除磷虾蛋白中所富集的氟,同时沉淀分离蛋白

质,回调中性后,加入抗冻变性剂,经速冻成为南极磷虾冷冻虾糜;得到的虾糜的水分含量

为78-82

%,氟含量低于100mg/Kg

干基;粗蛋白含量为72-80g/100g

干基,粗脂肪含量为22-

30/100g

干基,磷脂含量为450-480mg/g

脂质。本技术的制备方法易于实现产业化,所制得的

产品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贮藏和运输方便,可以广泛作为多种加工方式的水产蛋白食品

的主料或配料使用。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变带酸碱度沉淀蛋白的方式制备南极磷虾虾糜

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沉淀分离蛋白,同时需要对ph

值进行调节,在实

际工业生产中步骤较为复杂。

技术专利(CN201210274002.0)

一种南极磷虾虾靡制取方法,通过采肉、精采、搅拌分离、精

滤,喷淋等工序不但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口感,同时去除了大部分的虾眼,利用较少的工序就

完成高品质虾糜的制取,避免了多次漂洗加工中虾肉的损失,提高了成品率。该方法提供了

一种工艺步骤相对简单的方法,但其对产品的品质控制程度较差,仅仅从外观上去除了大部

分的虾眼。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大量应用的大宗原材料——

南极磷虾虾糜,通过该基

础原料,可以将南极磷虾蛋白和脂质更加方便快捷地应用到下游产品的生产中去。并且充分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的处理问题,实现南极磷虾虾糜的绿色生产。

技术内容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虾糜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进行漂洗,且漂洗后的

水的处理和排放均存在问题,如果按照要求进行处理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现有的虾糜生产

过程多是排除掉了其中的漂洗水溶性成分,而水溶性成分大多具有增加磷虾特征风味的作

用,同时也含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短肽、脂质等成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南极磷虾虾糜及其陆基加工方法,该方法一方面从漂洗用

水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将漂洗用水中的营养和风味成分进行回填,提升

了虾糜的品质、提高了虾糜的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需求,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南极磷虾糜的陆基加工方

法,包括解冻、采肉、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二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斩拌、成型、冷冻和包

装九步,其中,

一次漂洗及液相处理步骤为将采肉步骤得到的虾肉部分用自来水进行漂洗,然后进行粗分

离,分为固相A

和液相A

两部分;将采肉步骤得到的南极磷虾壳和虾肉残渣(

即采肉过程中混

在虾壳中不好分离的部分)

,与液相A

进行合并发酵、酶解(

此过程利用天然带有的微生物进

行发酵,酶解也是利用自身的自溶酶)

,完成酶解后加入单糖进行热反应,完成热反应的液

体部分经过纳滤处理,得到回收浓缩液A

发酵可以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更加丰富的风味,酶解可以使磷虾的蛋白和脂质在自溶

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呈味肽、氨基酸、脂肪酸等成分,增加风味特征;热反应可以使发酵和酶

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呈味肽、小分子肽等与外加单糖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生新的风味成分,

而纳滤处理则是为了降低整体的盐分和灰分,包括氟化钠、氯化钠等;液相A

中含量大量的

水溶性成分,同时也存在较丰富的自溶酶,该自溶酶中包括蛋白酶、脂肪酶等,与虾壳和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