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陈颖甘煜

发布时间:2011-03-24

巴塞尔协议Ⅲ及主要内容

2010年9月13日,巴塞尔委员会网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题为“BaselⅢ”的链接,首次使用BaselⅢ统称本轮银行监管新变化,并明确了其政策界限。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从目前公布的文件看,BaselⅢ是在新资本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BaselⅢ包含新资本协议,为便于陈述,下文中第三版资本协议仅指改革方案和建议)。这些方案的目标是提高银行业抗击冲击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和治理能力,加强银行的透明度,内容涵盖扩大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增强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引入流动性监管标准、建立逆周期资本和准备金框架、重新确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等诸多方面。第三版资本协议已列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成果,必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影响全球金融秩序的重要监管标准。

资本框架

本次改革前,没有人怀疑8%的资本充足率和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否充足,也很少有人质疑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是否反映了风险的大小和本质,在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资本工具在压力情景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也被忽略了。本次资本监管制度改革,主要反思三大要素的上述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第一,强调高质量的资本构成。

首先,明确普通股的核心一级资本地位,严格其他计入一级资本的工具需满足的条件,包括清偿等级、

损失吸收能力、收益分配限制、本金偿付限制、赎回和担保抵押限制、会计列示和披露要求等。其次,明确只有一套二级资本的合格标准,取消子类,取消仅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必须能够吸收损失,因此其受偿顺序须列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得由发行人及其关联方提供保证,原始期限不得低于5年,若附带回购期权必须在满足特定条件下且发行5年后方可由发行人主动行权,投资者无权要求提前偿付未来应得的收益和本金,发行合同不得包括收益与发行人信用状况相关的条款,银行及其关联方不得故意购买该资本工具等。最后,严格扣除不合格的资本工具,如少数股东权益、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递延税资产和银行自持股票等;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也要扣除。

第二,调整不合理的风险权重。

一是提高了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大幅提高相关业务资本要求。其一,对资产证券化暴露进一步细分“再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并大幅度提高了“再证券化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其二,对使用外部评级确定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要求规定了额外限制条件,包括排除银行自身提供增信安排导致的信用评级提高带来的资本优惠:银行必须进行尽职调查,持续及时地掌握基础资产池风险信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和风险特征:否则须从资本中扣除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其三,提高了资产证券化涉及的流动性便利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并取消对市场整体出现动荡时的流动性便利的资本优惠。

二是多角度提高交易账户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改革方案要求,对于交易账户使用内部模型法的银行,一般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除了计算VaR,还需要考虑压力VaR(Stress Value-at-Risk,SVaR),即基于10天持有期、99%单尾置信区间以及连续12个月的显著压力时期数据计算风险价值。同时,交易账户使用内部模型计量特定风险的银行,需要对信用敏感头寸计量新增风险资本占用。

三是重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是指在一项交易的现金流最终结算前该交易对手出现违约的风险。鉴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管理上的缺陷,巴塞尔委员会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压力情景估计的参数计算有效预期正暴露(expected positive exposure,EPE)以覆盖广义错向风险,以此确定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资本要求:使用“交易对手暴露等价债券法(bond equivalent approach)”来捕捉信用估值调整(credit value adjustment,CVA)风险,以此提出附加资本要求:大型金融机构计算风

险暴露相关性时使用1.25的资产价值相关性(AVC)乘数:提出延长风险保证金期限、压力测试和返回检验新要求等。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监管,以减少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衍生品和其他金融渠道带来的风险传染。

第三,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

一是建立资本缓冲运行机制。为平滑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带来的资本波动,新监管框架中首次提出在经济形势较好时建立资本缓冲,以供经济危机时吸收损失。资本缓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资本留存资本缓冲。正常条件下,银行应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缓冲:当出现危机时,资本缓冲可用来吸收损失。目前巴塞尔委员会确定留存资本缓冲应由普通股构成,且不低于2.5%。银行在压力时期可以使用留存资本缓冲,但当监管资本比率接近最低要求时,监管当局可通过限制红利分配和薪酬派发等方式约束银行。第二类是与信贷过度增长挂钩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信贷急剧增长为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隐患,并且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为保护银行在经济下滑时免受大规模违约损失,各国监管当局可要求银行在信贷过度高速增长时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巴塞尔委员会确定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范围在0%至2.5%之间。

二是首次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该比率不得低于4.5%,强调一级资本中普通股、股本溢价和股本留存收益的作用,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从现行的4%上调至6%。虽然总的资本充足率保持8%不变,但由于银行在正常年份还需要持有相应数量的留存资本缓冲,实际有效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要求分别达到了7%、8,5%和10.5%。这是国际资本监管制度建立以来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首次提高。

三是增加了杠杆率作为清偿力的辅助监管指标。巴塞尔委员会希望采用简单、不经过风险权重调整的杠杆率指标,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提供额外保护,补充和强化基于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资本监管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影响银行实际资本水平的并不仅仅是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赋予了监管部门提高单家资本充足率的权利。2009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对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补充指引,完善了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监管规则,强调银行通过压力测试和第二支柱建设加强前瞻性资本规划和管理。第二支柱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