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基坑支护开题报告PPT
(完整版)基坑支护开题报告PPT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 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基 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蓝庭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 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 练。
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项毕业设计选题为蓝庭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 和了解与岩土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以前学习过的(基础工程、 地基处理、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等)知识,并按照现行规范,通 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调 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 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使自己大学四年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系统、全面的运用。
土类名称 厚度m 相对
模量
号
密度 kN/m3 率% %
%
m/d 擦角 力kPa Mpa
°
1 杂填土 1.6 2.75 18.8 21.4 30.5 20.00 0.250 25 7 5.32 2 粉土 2.5 2.76 19.1 25.7 31.5 23.10 0.103 30 13 6.75 3 粉土 4.3 2.70 19.2 25.2 32.6 22.20 0.327 31 9 6.55 4 粉质黏土 3.8 2.73 19.5 22.7 33.6 19.40 0.029 22 15 7.40 5 黏土 未见底 2.74 19.7 27.2 44.6 25.20 10-8 27 28 8.70
适用范围:多用于深度≤4m的较浅基坑或沟槽,顶部宜设置一 道支撑或拉锚。
方案的比选
方案的比选
施 打 钢 板 桩
5、排桩围护体
方案的比选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平面布置灵活
缺点:不宜在软土层和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层。
适用范围: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开挖 深度在6-10m。
方案的比选
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
及注浆法等开挖技术外还有其他新进展。
工程概况
蓝庭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工程位于霓虹路以 南, 盛 鑫 源 饭店以西,南侧为郭巨中学,西侧为恒 庆灯饰批发中心。拟建建筑物地面以上10层,地下2 层,总建筑面积38232m2,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 高22.30m,整平后地面标高为21.50m,其它标高均 以此为准,地下室负二层底板顶标高为13.50m,基坑 开挖深度为8.80m,基坑尺寸55m×60m,框架结构。
时加以采用。支撑形式亦得到发展,钢支撑和各种形
式钢筋混凝土支撑都有应用。
国外发展状况
在国外,比如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对
地下结构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
、甚至地下商业街等随处可见。这就意味着他们具有
国
相当的建设基坑工程的能力与经验。 国外许多国家
外
陆续制定了指导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除了
6、钻孔灌注桩
优点: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 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 时,可以同步施工,工期短;
缺点:桩间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相对整体性较差。
适用范围:多用于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适用于软粘土质和砂 土地区
直径0.6~1.1m的钻孔 灌注桩可用于深7~13m 的基坑支护,直径0.5~ 0.8m的沉管灌注桩可用 于深度在10m以内的基坑 支护,单层地下室常用 0.8~1.2m的人工挖孔灌 注桩作支护结构。
缺点: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对于地下水流速过 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 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
方案的比选
方案的比选
4、钢板桩
优点: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可回收再次使 用;施工方便,工期短;
缺点:不能挡水和土中的细小颗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需采 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弯能力较弱;支护刚度小,开挖后变形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放坡开挖及简易支护
方案的比选
土袋
短桩
土袋或块石支护
基坑简易支护 短桩支护
方案的比选
2.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方案的比选
2.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方案的比选
优点: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 动、无噪音、污染少、挤土轻微,因此在闹市区内施工更显出优越性。
缺点:不宜用于深基坑;位移相对较大;墙体厚度大,有时受周 围环境限制。
参考文献
[17]《土力学》卢延浩.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8]《基础工程》王秀丽.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基础工程的降水》司徒广.北京:中国哦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0]《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赵锡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996 [21]《地下结构工程》龚维明.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2]《深基坑施工实例》秦惠民、叶政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3]《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余志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4]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H.G Poulos ,E.H.Davis,John Wiley and Sons,Inc.1999 [25]Andrew J.W,Youssef M.A.Analysis of Deep Excavation in Boston[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993,69-89 [26]Clough G.W, Dunean J.M,Finite Element Analyses of Retaining wa11 Behacior[J].ASCE,1971,165-167
参考文献
[8]《深基坑工程》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陈忠汉,黄书铁,程丽萍编著《深基坑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0]《深基坑工程》陈忠汉,程丽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1]《岩土锚固》程良奎,范景伦,韩军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版社,1994 [12]《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4. [13]《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4 [14]《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唐业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龚晓南、高有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8 [16]《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杨予.南宁:广西大学
钻孔 灌注桩
拟建工程周围已有建筑物,已建建筑物基础埋深1.7m距拟建开挖基坑5m, 对拟建基坑有影响;拟建地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周围均无特 殊情况分布,拟建基坑开挖深度为8.8m,根据以上条件基坑支护方式为以上三种。
进度安排
2017年3月13日~3月17日 任务书、开题报告 2017年3月18日~3月23日 PPT的绘制 2017年3月22日~3月24日 开题报告的答辩(方案比选) 2017年3月27日~3月31日 土压力计算 2017年4月03日~4月06日 靠近北侧霓虹路一侧支护结构计算 2017年4月07日~4月12日 靠近东侧阿五饭店一侧支护结构计算 2017年4月13日~4月18日 靠近南侧郭巨中学一侧支护结构计算 2017年4月19日~4月21日 靠近西侧恒庆灯饰一侧支护结构计算 2017年4月24日~5月05日 基坑稳定性验算 2017年5月08日~5月12日 基坑降水设计 2017年5月15日~5月19日 基坑监测方案设计 2017年5月22日~5月26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设计 2017年5月29日~6月02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 2017年6月05日~6月09日 毕业设计资料上交及评阅 2017年6月12日~6月16日 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
[27]《Introduction to Soil Mechanics and Shallow Foundations Design》,Samuel E.French,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9. [28]《Groundwater in Civil Engineering》,Réthati LászLó Groundwater in Civil Engineering,Budapest:Akádémiai Kiadó,1983 [29]Sunil S.Kishnani,Ronaldo I.Seepage and Soi1-structure Interface Effects in Braced Excavations[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93,912-929 [30]陈新.国家大剧院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5 [31]陶文惠、王国标、杨宏丽、赵杰、尹小涛.深基坑开挖与不用支护方案 的优选[J].土工基础-2006年 第21期.
场区有地下水,属孔上层滞水类型,地下水位深度在 4.1m以下。主要接受降雨、地表水、地下径流的补给。
技术路线
1
2
34
5
6
7
设计 方案 比选
朗肯 土压力 计算
支护 结构 计算
基坑 稳定性 验算
基坑 降水 止水 设计
基坑 监测 方案 设计
施工 方案 设计
1.放坡开挖
方案的比选
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 稳定,位移控制要严格要求,价钱最便宜,回填土方较 大。
蓝庭大厦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王剑英
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岩土13-1班 学生:李雪 学号:20137184
目录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3. 工程概况 • 4. 技术路线 • 5. 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 6.进度安排 • 7.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