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文章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书
中的《狂人日记》。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甚至有点恐怖的故事─
─作者回乡时听说一个朋友生了病,就顺路去看望了这个年
轻人。这个时候,朋友已经病愈,在一个地方做了候补官;
病人的哥哥就向作者讲述了弟弟生病的经过,并给作者一本
弟弟在生病期间写的日记。在日记里,年轻的病人叙述了他
在病中发现的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是在他生病之前没有
发生或者不敢想象发生的现象,于是在极度的紧张和恐慌下
开始疑神疑鬼,在梦魇中胡言乱语……作者在回去之后,通
过自己的整理,就有了这本《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
一个反叛者出现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
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
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充满着
‚义勇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二
十年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
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苞欲放,还需进行一场血与肉
的搏斗,狂人这样做了,‚从来如此,便对么‛?觉醒者的
狂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正是对几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势
力的怀疑与否定。狂人执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开历史一
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
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用‚吃人‛两个
字作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
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
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狂人日记》的价值在
于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动深刻地揭示出觉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战,亦即‚表现的深刻‛。狂人虽然已经觉醒了,对
于觉醒后该怎样,他却认识很朦胧,但他那种反封建的勇猛
与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无疑为知识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
值得他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鲁迅的目的所在。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
建精神。鲁迅自述,《狂人日记》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说和
尼采思想的影响,但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
的超人的渺茫‛。《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
批判是多层次逐步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先从外部环境上揭
示吃人的普遍性, 进而通过狂人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
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
的层次。第二个层次,从家庭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
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
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
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
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第
三个层次,通过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
的含义引向了深广: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
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
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
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
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鲁迅先生的小说,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神奇
出众的英雄,更没有鲜血淋漓的内容。出现在鲁迅笔下的,
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人和事,《狂人日记》
就是一个例子。希望同学们能多品读些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