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入侵检测研究进展综述

网络入侵检测研究进展综述

网络入侵检测研究进展综述 王怀峰 (1.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开封 ,高广耀 

475001;2.河南电视广播大学,河南郑州450008) 

圈 

摘要: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研究的热点,对近年来误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介绍 了其模型和算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入侵、/, ̄fl检测、异常检测 

A summar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of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WANG Huai-feng ,GAO Guag-yao {| Schm/of Estance and Continuing Ed#ca#on,Henan Um ̄'em#y,t(a#eng,#enan 475001: 2 China;#enan ∞&Te绝Vfs University,Zhengzhou,№滟n 4#coo&China) 

Abatract: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ique is a ho%point in the study of network safety,this paper first review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Misuse Detection and Anomaly De%ec%ion in recent years,then prospecte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Network Intrusion,Misuse Detection,Anomaly Detection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规模的发展,网络入侵El 益严重,其造成的系统破坏、信息泄露、数据损毁、 非法控制等安全问题对网络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 胁。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 生,如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 等,其中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因其主动防御的特性而 成为研究的热点。 1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简述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就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网 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及其他网络上的相关 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违反安全策略的行 为,从而予以响应,阻止可能的入侵行为,降低甚 至避免入侵的危害。入侵检测方法分为两类:异 常入侵检测(Anomaly Detection)和误用入侵检 测(Misuse Detection)“ 。误用入侵检测是通过提 取已知的入侵行为的特征,构造入侵行为的规则库。 如果某个行为与规则库中的规则匹配,则判断该行 为属于入侵行为,作出响应。常用的误用入侵检测 方法有:基于条件概率的误用检测方法、基于状态 迁移分析的误用检测方法、基于键盘监控的误用检 测方法、基于规则的误用检测方法、基于专家系统 的误用检测方法、基于模型推理的误用检测方法、 基于Petri网状态转换的误用检测方法等 。误用 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到已知的攻击事例,但对未知的 攻击行为无能为力。异常检测依赖于异常模型的建 立,模型不同检测方法也不同。常用的异常入侵检 测方法有: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数 据挖掘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模式预测的异常检测 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 斯推理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斯聚类的异常检 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数据 挖掘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方 法、基于统计的入侵检测方法等。异常检测可以检 测到新型的攻击,具有较低的漏警率,因而近年来 研究成果较多,其缺点是误警率高。 

2 0 1 1.1 2国田园园圜 58 舻N w F;C Ol9t 2误用入侵检测研究进展 近年来,误用入侵检测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 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张宗飞 针对基于网络误用 入侵检测模型的入侵特征库构建困难、自适应差的 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入侵特征库 优化算法,通过选取协议中容易被攻击和修改的特 征值,经组合和编码后构成算法的初始种群,然后 以检测率和误警率为评价指标设计适应度函数,利 用量子旋转门更新染色体,随着算法的运行逐代优 化种群。算法提高了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算法优 化后的种群提高了检测能力和自适应性。危胜军 等 提出了基于模糊Petri网的误用入侵检测方法, 将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引入模糊Petri网,以调 整攻击知识模型参数。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推理效率, 能从环境中动态学习调整知识模型的相关参数,提高 了误用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郭庆北等 提出了基 于用户可信度的误用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针对通 用检测框架CIDF(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结构中缺少入侵等级划分的机制,提 出了基于用户可信度量化的等级划分方法,提高 了系统的合理性。在用户可信度IDS(Intrusi0n Detection System)中使用了局部性原理,进而改 善了签名匹配策略,提高了签名的匹配效率和准确 率。 

3异常入侵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令狐红英 针对传统贝叶斯入侵检测算法没有 考虑不同属性和属性权值对入侵检测结果的影响导 致的分类准确度不高问题,提出了基于互信息可信 度的贝叶斯入侵检测算法。相对可信度定义为: R—MA-3t7: 1 : 

其中 

Ⅻ=.Itl(I C{= ‰( 1\。q 2 塑 。 p(a )mc 1 

式中:n——属性A的取值个数,m——类别 

59 溺囹圈固图2 0{{{2 WWvv nSC 0ra C 17 

数(I-<j ),MI ——属性A与各个类问互信息的 最大值,MI,——属性A与各个类问互信息的次大 值。(MI,MI,)的值越大,说明属性A对分类的作用 最大,相对可信度越高。把MI,作为分母是为了把 相对可信度定义为一个无量纲的相对值。将相对可 信度R作为属性权值引入贝叶斯算法中,得到优化 的贝叶斯网络入侵检测算法(MI-NB): 

( ) rgma*:P 。’l_l 。 MI—NB算法能大大降低分类数据的维数,比 

传统贝叶斯检测算法及改进算法有更高的分类准确 率。 王海艳等” 等针对普通BP神经网络算法学习 收敛速度慢、易造成局部极小的问题,提出一种改 进的BP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其采用拟牛顿的 方法进行学习,即对目标矩阵求二阶导数,公式 为: 一+ 

… i 

1 1} 

其中 为参数,可取任何实数,而 

=(vH。 丢一 J 

其中H 为线性可导矩阵,y 为H 的一阶导数 矩阵,、j为y 的转置,s 为S 的转置。公式通过 迭代的方法根据已有矩阵求出修改后的矩阵,达到 学习的效果,从而逐步探测到最优点。该算法通过 求二阶导数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快于BP神经网 络学习速度,且通过二阶导数的求取消除了局部极 小问题。 单冬红等 针对网络入侵数据的高维、非线性 和冗余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遗传 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其首先对网络入侵的数据 维数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消除数据之间 的冗余信息,简化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采用遗传 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优化,加快神经网络的 学习速度,最后采用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主成分 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检测,捕捉网络入侵神经的非线 性规律。该方法实现了学习速度快,检测正确率高、 漏报率与误报率低。卢辉斌等 提出了一种基于样 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其具有训练 权个数少、速度快、拓扑结构简 等性能。王慧“ 针 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预测大规模网络的负责攻击 行为,利用基于灰色理论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 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建模、分析和检测识别,提高 了预测精确度和效率。 贾世国等“ 等将数据挖掘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系 统的设计,其模型在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增加了聚类分析模块、异常检测 引擎和关联分析器,系统能够有效地检测到新的入 侵行为,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刘晓亮 提出了一 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无指导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系 统能够通过有效结合聚类、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 自动进行检测规则的提取。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数据挖掘的无指导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流程图 其中无指导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两个假设:(1) 入侵数据与正常数据之间的差异很大;(2)入侵数 据在数量上只占整个数据流比例的少数。通过改进 的k—means类聚算法,以两个假设为依据,选取 恰当的各参数阀值,可以将正常与异常数据较好地 分开。通过数据的划分,形成若干数据集。规则提 取引擎通过对这些数据集进行规则挖掘,生成表征 不同的数据集规则。这些数据经聚类划分后,正常、 异常数据被划分入不同的数据集进行规则提取。对 于产生的无用规则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规则挖掘, 在挖掘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进一步甄选规则。系 统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和白适应能力。 将人工免疫技术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异常入侵检 测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黄建忠“ 等将人工 免疫技术(Artificial Immune System)运用于存 储异常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AIS的新的异常检测 方案即存储异常检测访问系统(Storage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SADS),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协同构筑两层检测体系,提高了检测率。符海东“ 将 Rough理论和人工免疫结合构造一种新的入侵检测 方法。其通过R0ugh集理论对网络数据约简得到 规则检测器,使用规则检测器设计了基于Rough 集的反向选择算法,得到免疫检测器。利用免疫检 测器和规则检测器,构造了基于Rough集人工免 疫的入侵检测算法。刘帅 等提出的基于人工免疫 的新型入侵检测模型改进了目前基于免疫的入侵检 测系统中抗原、抗体的静态描述方式,给出了抗原、 抗体的动态描述方式和变化机制;针对传统固定r 连续位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r可变匹配机 制,降低了误报、漏报率。鱼静 建立了一种新的 基于免疫原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给出了 一种可行的将具有部分重复检测空间的检测子尽量 分配到不同检测节点的方法,与单纯的顺序分配相 比,该策略能在部分检测节点失效时系统依然维持 较高的检测率,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鲁棒性。 

4结束语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网络安全研究方面 的热点,数据挖掘、粗糙集理论、人工免疫理论、 贝叶斯算法、神经网络等理论技术应用于网络入侵 检测,产生了一些新的方法、模型,本文对这些研 究成果进行了回顾。蚁群算法、移动Agent、图论 等技术也正在运用到网络入侵检测中,这些研究值 得关注。 

参考文献: …蒋建春,马恒太,任党恩,卿斯汉.网络安全入侵检测 研究综述.软件学报,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