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06・ 四川医学2012年7月第33卷(第7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12,Vo1.33,No.7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刘广毅,杨军成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l ̄lJ mI广元628000) 论著
【摘要】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12:2'腔粘
膜缺损病体24例,缺损部位为颊部,口底,腭部,牙龈及唇部,修复后观察其愈合过程及修复效果。结果24例患者均获 得满意效果,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取材方便,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是一种理想的口腔组
织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
【中图分类号】 R 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01(2012)07—1206-02
The efficacy ofacellular dermal matrix repairing oral-tissue defects. Guang—yi,YANG Jun—ck昭.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Guangynan,Guangyuan,Sichuan 628000,China
【Abstract】0bjecf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repairing oraltissue defects.Methods Use a—
cellular dermal matrix torepair 24 eases of oral mueosal defects,thedefect sites were cheek,floor of mouth,palate,gums and lips,
to observe the healing process after the repairing and the restoration effect.Results 24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fections,necrosis,et a1.Conclusion Aeelltdar dermal matrix waseasily obtained,andsurgi—
cal injury Was litde,could be simply operated,iris an ideal ahemative material fororal tissue defects.
【Key words】acellular dermal matrix;repair;oral tissue defects
口腔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常遗留较大的口腔粘膜
缺损,以往常采用碘仿纱布打包覆盖创面,邻近粘膜瓣
修复或采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等方法修复,存在较多
缺点,例如对供区功能和外形的影响,增加患者的痛
苦,延长手术操作时间等。作者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
基质修复24例口腔粘膜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颌面外科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
口腔粘膜缺损24例,男l4例,女1O例,年龄23—72
岁。缺损部位:腭部7例,颊部11例,牙龈4例,口底2
例。缺损最大面积6cm x4cm。
1.2方法:按常规术式切除病变组织,创面彻底止血,
稳、滑脱;⑦影像学证据、临床症状、体征不相吻合者;
⑧身体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患不能耐受俯卧位手术患
者。本组手术证实,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基
础上,MED治疗腰椎问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有效
和可行的。
参考文献:
[2]
[3]
[4] Maenabi.Negative clise euploratiou an analysis of the ealcses of nerve root invilenent in 68patients[J].Bone Joint surg(Am),1971,53:89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11 3l2 镇万新,王育才,马乐群,等.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椎间盘突 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8):46O 张春霖,唐恒涛,于远洋,等.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及疗效分析 [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2):86 [5]鲁玉来,蔡钦林.腰椎问盘突出症[J].第l版.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社,2001,301 [6]张峡,梅芳瑞,周跃,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再认识[】].中华
矫形外科学杂志,1999,12:889~891 [7] Johnsson KE,W iUer S,Johnsson K.Postopertive instability decom— 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J].Spine,1986,11(2):107 [8]贾连顺.黄韧带骨化与胸椎椎管狭窄症[j].脊柱外科杂志,2007,
5(3):185~187 [9] 周跃,王建,李长青,等.内镜下经单侧人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1):19—22 [1O]候树勋,吴闻文,商卫林.等.腰椎管狭窄症的再认识[j].中华骨
科杂志,l997,17:734—736
(收稿13期:
2011—10—15) 四川医学2o12年7月第33卷(第7期)s ∞n 如f如 f,2012,Vo1.33,No.7 ’l207:
根据创面大小剪取适当的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北京
清源伟业生物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瑞诺口腔组织补
片),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补片3次,粗糙面朝向创面,边
缘间断缝合,创面缺损大者中央开窗以利渗出引流物,
固定方式根据缺损部位情况可用以下方式:边缘间断
缝合,预留长线,碘纺纱布反包扎;边缘间断缝合,补片
中央和深部组织固定I~2针;边缘间断缝合预成基托
加压固定。术后进食流汁饮食或鼻饲流汁饮食5—7d,
术后10d去除包扎,间断拆线,观察组织补片成活情况。
2结果
术后10d去除包扎敷料,可见组织补片已与基底组
织面贴合,补片的色泽呈白色,基底面呈点片状红润
区,颜色不甚均匀,组织补片表面有伪膜,不易拭去,部
份补片边缘稍肿胀或外翻,外翻的补片边缘创面有肉
芽组织生长。术后4周时点片状红润区逐渐扩大,最终
相连成片,形成与口腔粘膜相近组织,表面伪膜已基本
脱落,补片颜色与周围粘膜相近,边缘肿胀消失,与创
面周围边缘组织结合良好,与基底部贴附紧密,大体观
察补片稍有收缩。术后2个月组织补片与周围粘膜界
限模糊,色泽外观与正常粘膜不易区分,质地柔韧有弹
性。术后3个月组织补片颜色和周围粘膜一致,且较稳
定,未见明显收缩。
3讨论
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口腔粘膜缺损的修复,临床常
采用口腔局部粘膜瓣或自体断层皮片移植来解决,局
部粘膜瓣是最理想的修复方式,因供区和受区位于同
一口腔环境,移植粘膜瓣颜色,质地相近,但来源有限。
断层皮片取材方便,供区充分,但因缺少有效的真皮成
份,受植区皮片愈合后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同时给患者
造成了二次创伤,美观和功能受到影响,加重患者的痛
苦,另外因取皮增加手术操作的步骤,延长手术时间,
加大了手术的风险,一旦移植皮片发生感染或坏死,又
浪费了宝贵的自体组织资源,代价极高。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自1995年Wainwright_l 运用
于移植覆盖Ⅲ。烧伤创面取得成功后,便逐渐运用于临
床。瑞诺口腔组织补片使用异体真皮,应用组织工程
学技术,将同种异体的组织通过生物学和化学的方法
处理后,去除引起异体组织间排异反应的细胞成份,保
留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低抗原物质构成的细胞外
基质,并完全保留了真皮层与表皮层之间的基底膜,形 成基底膜和真皮层两个面,表面有利于血管的生长,基
底膜面可为上皮细胞的移行和定植提供一个平台 。
有利于组织补片的上皮化。口腔组织补片移植于创面
1周既有部份血管化,2周出现广泛血管化,3周时补片
边缘出现上皮化,4周时上皮覆盖整个创面 ,并被视
为自体组织,逐渐改建成与周围组织相似的组织。
本组患者所有补片在术后10d全部成活。通过对
本组患者的观察,笔者认为预成基托加压固定是最理
想的口腔组织补片固定方式,术后患者感觉较舒适,口
腔卫生便于保持,异味小,且能尽早进流汁饮食或软
食,暴露创面后补片与基底面贴合紧密,边缘不易外
翻,肿胀不明显,更加有利于补片的成活。
口腔组织缺损采用几种常用方法修复后,观察其
修复效果,碘仿纱布反包扎疤痕明显,断层皮片次之,
而组织补片效果最理想。移植组织中真皮成份的含量
多少是创面愈合后外观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真皮成
份不足时创面愈合后疤痕明显 J。瑞诺口腔组织补片
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因其保留了大量的表皮和真皮
组织,因而创面愈合后斑痕的形成与挛缩不明显。临
床观察中收缩主要发生在术后1个月,3个月后则基本
稳定,因此在术中修剪组织补片的面积应略大于创面,
笔者认为组织补片面积较创面大5%左右较为适合。
组织补片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对于组织全层缺
损或软组织缺损较多的患者,应考虑其他的修复方式,
而牙龈,腭部的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后效果较佳。总
之,口腔组织补片因其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成活,手术
操作简单,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领域有很好的应运
前景。
参考文献:
[1]Wa/nwrigl1t DI.Use of all acellular aHograft dermai matrix(AlloDerm)
in the management of full—thickness bums[J].Burns,1995,21:
243~248 [2] Rubin PA,Fay AM,Remulla HD,et a1.Ophthalmie plastic applica—
tlons of acellular dermal allografts[J].Ophthalmology,1999,106:
2091—2097
[3]Takami Y,Matsuda T,Yoshitake, a1.Dispase/detergent treated
dermal matrix as a dermal substitute[J].Burns,1996,22(3):
182—190
[4]陈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
(4):358—359
(收稿日期:2012-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