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谈不寐的辨证施护

略谈不寐的辨证施护

略谈不寐的辨证施护
【摘要】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得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症候。不寐有虚实
两种,实者由邪气所扰,虚者则由营血不足所致。临床有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
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五种证侯。

不寐又称失眠,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的以经常不得入
睡为特征的一种症候。临床表现不一,有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有彻底不寐等。
顽固性失眠经常伴头痛、头晕、健忘、怔忡等症状。更严重可发展为情绪异常,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寐有虚证、实证两类,实者由邪气所扰,虚者则是
营血不足所致。

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不寐患者150例,男50例,女100
例,最小15岁,最大72岁,平均43.5岁。心虚胆怯20例,心脾两虚30例,
阴虚火旺42例,肝郁化火38例,痰热内扰20例。住院期间,经过医生的积极
治疗,和护士的辨证施护,痊愈132例,好转18例,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21d,
平均14d。

2辨证
2.1心虚胆怯证多为初次或突然发病,患者情绪紧张,夜间失眠多梦,易惊
醒,

2.2心脾两虚证忧思过度,伤及心脾。多梦、易醒、同时伴有心悸健忘、头
晕目眩、肢倦神疲、纳食无味。

2.3阴虚火旺证多见于老年体质虚弱,形体消瘦者。常有头晕耳鸣、稍有寐
即醒或虚烦不寐、多梦易醒。伴心悸,五心烦热,腰痛或梦遗。

2.4肝郁化火证由于恼怒气郁,肝阳上亢,肝火上扰。心神不宁所致。多为
彻夜不眠伴胁痛。烦热不寐,性情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口干,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

2.5痰热内扰证多为暴饮暴食,饮食无节制者。
3辨证施护
3.1询问发病之缓急,辨清实证与虚证。找到发病之原因,针对病因辨证施
护。

3.2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光线宜暗,床褥要松软,护理人员积极为
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做好晚间护理,使患者便于入睡。指导患者养成良好
的就寝习惯。

3.3情志护理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不寐和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患者的症状加重,护士应多方了解患者不寐的病因,并设法
消除其思想顾虑,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服务,视患者如亲人,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
多做解释疏导工作,取得信任,使患者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
动的配合治疗。

3.4针刺护理
体针配合耳针,治疗不寐效果显著。耳针是采用“耳穴埋豆”法,就是用中药
王不留行压耳穴,再用小块胶布固定,每晚睡前指导患者用拇指、食指轻压耳穴
五分钟即可,每次取单侧穴位,每三天更换一次。体针取双侧穴,行针一次;留
针20min。两周为1个疗程。

3.4.1心虚胆怯型配合耳针、体针,体针取神门,耳针取神门、交感以安神
镇静。

3.4.2心脾两虚型体针取脾俞、心俞,针次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
用泻法;耳针取神门、心、脾穴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3.4.3阴虚火旺型体针取神门、照海、内关、三阴交、心俞穴,耳针取交感、
肾穴、神门穴,可滋肾阳,养心神。

3.4.4肝郁化火型体针取行间、神门、内关、曲池、太阳、头维等穴,按摩
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处各30~50下;手心按摩对测足心涌泉穴各100
下。

3.4.5痰热内扰型足三里、中脘、丰隆穴,用泻法。耳针取肾、脾、神门穴,
以健脾利湿,消腹胀,安心神。按摩中脘、足三里、合谷各50~100次。

3.5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晚餐勿过饱宜清淡,寝前
不吃零食。

心气虚者可给予酸枣仁粉睡前服,或遵医嘱给予安神补心的药物,晚餐后适
当活动,不宜剧烈运动。能顺畅气机,促进胃的消化,有利于睡眠。痰热内扰者
可选用消食导滞的食物,心脾两虚者可适当进补营养丰富的食物。

3.6临证护理
3.6.1排除可能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不寐,积极治疗原
发病。
3.6.2病室不要有突然的响声,护士在护理患者时,不要大声,以防突然的
响声吓到患者。

3.6.3指导患者睡前不要看恐惧的电影或电视剧,不要看惊险小说,以免患
者处于恐惧状态,更难入睡,看电视、小说不宜过久,避免过度兴奋。

3.6.4不要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宜使人兴奋之品。
3.6.5不要交谈不愉快的事情,以免情绪激动影响睡眠。
3.6.6睡前应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或者睡前适量喝牛奶,
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4健康指导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喜怒要有节,心情要愉快;适当参
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