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高二地理复习(自然地理)
上海高二地理复习(自然地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23º26´N
夏至(6月22日)
新月(初一)
满月(十五、十六)
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
形成小潮。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廿三、廿四)
◆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 (综合应用)
利用潮汐的规律进行捕鱼和晒盐,利用潮起潮落发展滩涂水产 养殖,还可以利用潮汐发电……
色球(chromospheres) 厚度:约几千km 温度:四五千K~几万K
日冕层(corona) 厚度:数百万km 温度:几百万K
色球层: 耀斑
日冕层: 太阳风
太
阳
大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层: 日珥
气 有
太阳黑子和耀斑(周期11年)
哪
光球层: 太阳黑子
些 太 阳
活
动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恒星:炽热气体、发光、球状、质量巨大 星云: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
行星:椭圆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球体,能清除公转轨道周围的天体;
卫星:围绕行星运转; 流星体: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彗星:围绕恒星运转,质量很小,呈云雾状,由彗头和彗尾组成;
◆天体系统的层次(理解)
总星E 系
银C河系 河外D星系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上弦月(初七或初八)
二、核心知识与技能突破
中午升起,子夜落下 月面朝西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理解)
(思考:各月相月出月落的时间)
新月(初一) 早晨升起,傍晚落下
满月(十五或十六) 傍晚升起,早晨落下
下弦月(廿二或廿三) 子夜升起,中午落下 月面朝东
高一第一学期复习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课前必会
同恒星相比,星云质量大、体积大和密度小
◆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识记)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识记)
冥王星为何
恒星、星云
质量、体积、密度差异?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理解)
被降级为一 颗矮行星
◆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理解)
恒星月or朔 望月?
因为月球的 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致,自转和公转方向也一致
◆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识记)
上弦月 / 初七或初八
满月(望)/ 十五或十六
新月(朔)/ 初一
下弦月 / 廿三或廿四
◆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理解)
◆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简单应用)
一、课前必会
◆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特征(理解)
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识记) ◆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征(理解) ◆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简单应用)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巨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质量、体积、 密度差异?
专题4 地球运动
一、课前必会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识记)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识记)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理解) ◆恒星日和太阳日(理解)
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
◆北京时间(理解) 120°E地方时/东八区区时/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识记) 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 减少 一天 ◆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 北偏右,南偏左,赤道不偏
日食——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 日月食发生的月 月食——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相与农历日期?
为什么不是每次新月或满月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课前必会
◆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 (识记) ◆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理解)
◆大潮、小潮的成因
当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太阳月球的引潮力叠加,形成大潮;
专题3 人类活动对太空的探索
一、课前必会
◆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理解)
空间资源(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寻找资源、为飞机导航等);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核燃料氦-3等矿体); 环境资源(宇宙空间具有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等特殊条件)
◆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简单应用)
◆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理解)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有适合的大气层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 →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课前必会
◆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理解)
几乎无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密布
太阳大气
光球层
内
色球层
日冕层
外
太阳活动 周期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黑子 主要
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地
耀斑 标志
日珥
面短波通讯
11 年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太阳风
使地球的天气或气候异常
太阳大气层结构
光球(photosphere) 厚度:500km 温度:6000K左右
太阳B 系
其他恒星系
地A月系
其他行星系
比较流星与 陨星差异!
流星体
• 流星体-太阳系内,小至沙尘,大至巨砾, 成为颗粒状的碎片。
大气层
流星体 流星现象
地面
陨星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课前必会
◆太阳系的组成(识记)
太阳(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矮行星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
◆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识记)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识记) ◆依据图文资料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简单应用)
◆黄赤交角的度数(识记) ◆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识记)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理解)
专题4 地球运动
一、课前必会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概念 方向
地球不停地绕地轴自西向 东旋转的运动
自西向东(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地球按一定的轨道绕太阳不 停地自西向东运动
自西向东(北天极逆时针, 南天极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 秒太阳日——24小时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 回秒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角速度15°/小时(除极点)
速度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
递减,极点为零(或无)
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速度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