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tiant092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9 年 5 月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PET RO L EU M PRO CESSIN G A N D PET R OCH EM ICA L S 第 40 卷第 5 期 大型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营优化 罗向龙 , 张高博 , 王 1 2 智 , 华 3 贲 2 ( 1.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 510006; 2. 华南理工大学强化传热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摘要 针对大型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 SPS) 具 有多个动力产汽点 且距离较远、 动力产汽点 各 产供汽参数和成本不同的特点, 在传统 SPS 能量 转换环节运营优化 的基础上, 提出 SPS 能量转换环 节和传输环节集成优化的策略, 建立大型石化企业 SPS 能量转换环节和能量传输环节集成运营优化 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M IL P) 模型; 对某大型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建立模型并求解得到了产汽成本和 传输费用综合最优的优化运营方案, 与原有的计划运行方案相比, 优化运营方案可节约运行成本 2.8%。 关键词: 蒸汽动力 系统 优化 运营 1 前 言 营费用最小为目标, 目标函数见式( 1) , 其中总费用 包括全公司所有动力产汽锅炉燃料消耗费用、 SPS 水处理费用、 全公司所有动力 产供汽设备维 护费 用、 外购电费用。 M in QB J = t T ( i Et BUY 蒸汽动力系统( SP S) 作为过程工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在为企业提供保质保量的蒸汽和动力的同 时, 本身也是耗能大户, 它的安全、 稳定、 高效运行 是企业长周期、 经济 运行的基础。大型石化企业 SPS 除了具有多工艺产汽点、 多工艺用汽点、 多压 力等级外, 还具有多动力产汽点。工艺产汽点、 工 艺用汽点、 动力产汽点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供 汽网络。SP S 运营优 化一直是研 究的热点, 包括 SPS 的多周期运营优化 [ 1 3] 、 集成管网模拟考虑管 线损失的运营优化[ 4] 、 优化运营软件的开发 [ 5 6] 等。 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能量转换环节的优化, 很 少同传输环节集成考虑。大型石化企业一般由炼 油分厂及几个大的化工分厂组成, 各分厂之间距离 较远, 各分厂动力产汽设备的型号、 燃料、 水系统循 环类型不同, 产供汽成本有较大差异, 各厂的蒸汽互 供和互备存在很大的优化潜力。然而各厂之间的长 距离和管道的输送能力限制了各厂之间的蒸汽和动 力的互供和互备潜力的发挥。因此大型石化企业蒸 汽动力的优化应该从全局出发, 在安全稳定的前提 下, 以 SPS 的转换环节的转换经济性和传输环节的 传输损失的综合最优为目标实施运营优化, 以提高 整个 SPS 的经济性。本课题在以往 SPS 能量转换 环节优化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 SPS 能量转换环节和 能量传输环节集成优化模型, 并进行详细案例分析。 2 SPS 优化运营模型 2. 1 目标函数 大型企业 SPS 运营优化以全公司 SP S 年总运 I b B k K F i bkt f k + n N
page 1 W nt w + ( 1) e) P t + t T n N On Y nt + S n ( 1- Yn t ) 式中, OBJ 为目标函数值, 即年总运营费用; T 为 周期集合; I 为分厂集合; B 为锅炉集合; K 为燃料 集合; N 为 SPS 设备集合; F 为燃 料消耗量, t / h; f 为燃料单价, 元/ t; W 为 SPS 设 备耗水 量, t / h; w 为给水单价, 元/ t ; E 为电量, M W ! h; e 为电单 价, 元/ ( MW ! h) ; 上标 BU Y 表示外购; P 为周期 时间, h; O 为设备运行时的维护费用, 元; S 为设备 停运时的维护费用, 元; Y 为表征设备是否运行的 二元变量。 2. 2 工艺需求能耗模型 工艺装置对 SPS 的蒸汽和动力的需求会随着 工艺装置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因 此必须从工艺装置变工况能耗模型出发才能更准 确地确定各种工况下各分厂蒸汽和动力的需求。 D iur t = ( iur + iurt ) Z iut + iur Yi ut i I , u U, r R, t T DEM ( 2) 收稿日期: 2008 11 10;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09 01 08。 作者简介: 罗向 龙, 讲师, 博士。主要 从事 过程工 业能量 系统 集成建模优化及应用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基金( 083009) 。 第5期 罗向龙等. 大型石化企业蒸汽动力系统运营优化 49 E DEM = ( ! + ? ) Z iut + # Y iut iut iu iut iu i I, u U, t T ( 3) 和互备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便是各厂之间的连接管道 参数, 即要保证供汽参数满足用户的要求。式( 10) 表示管道流量的范围。 D M rIN ? D ij r t ? D MAX ij ij r i、 j I, i # j D MIN ? D j irt ? D M AX j ir j ir ( 10) 式中, 上标 DEM 表示需求; U 为工艺设备集合; R 为蒸汽等级集合; D 为蒸汽量, t / h; 为工艺装置 固定蒸汽单耗, t/ t ; 为工艺装置蒸汽单耗变化量, t/ t; U 为工艺设备集合; Z 为工艺装置运行负荷, t/ h; 为工艺装置蒸汽能耗模型常数项, t / h; !为工艺 装置固定动力单耗, ( M W ! h) / t ; ?为工艺装置驱 动单耗变化量, ( MW ! h) / t ; #为工艺装置驱动能 耗模型常数项, MW ! h。 2. 3 锅炉运行模型 ( ? Y ibt + % D ibt ) ( &H + ? &h) = ib ib ib i I, b B, t T F ibkt q k K ( 4) 式中, D ij rt 表示周期 t 从分厂 i 到分厂 j 的蒸汽等 级为 r 的蒸汽管道流量, t / h; D j irt 表示周期 t 从分 厂 j 到分厂 i 的蒸汽等级为 r 的蒸汽管道流量, t / h; 上标 M IN 代表最小; MAX 代表最大。 2. 9 SPS 蒸汽平衡约束 蒸汽动力系统输入各等级的蒸汽量( 包括外购 的蒸汽量) 减去输出该等级的蒸汽量应该不小于该 等级的工艺装置蒸汽需求量。 b B k 式中, ? %为 锅炉 模 型系 数; &H 为蒸 汽焓 增 量, 、 kJ/ kg; ?为锅炉排污率, % ; &h 为排 污水焓增量, kJ/ kg; q 为燃料低位发热量, kJ/ kg。 2. 4 锅炉运行负荷约束 i I, b B, r R, t T ( 5) 式中, (为锅炉最小运行负荷, t/ h; ) 为锅炉最大运 行负荷, t / h。 2. 5 E GEN imt i ib ( b Y ibr t ? D ibr t ? ) Y ibr t D ibrt + L
page 2 j I, j # i ( D j irt - D ij rt ) + m M ( D OUT - D IN t ) + imrt imr I, r R, t T ( 11) l ( D OU T - D INt ) ?u UD DEM ilrt ilr iurt i 式中, L 为减温减压器集合。 2. 10 电需求约束 汽轮机产生的电力和外购电力之和应大于或 者等于工艺系统总电力需求量。 i I m M 汽轮机运行模型 = ? Y imt + im r R E imt + E t GEN BUY i I u U E iut DEM t T ( 12) + rD im OU T imr t i I, m M,t T ( 6) 式( 1)  ̄ 式( 12) 与各分厂设备性能模型、 设备 [ 5] 负荷约束模型 组成了大型石化企业 SPS 运营优 化的混合整数线 性规划模 型( MIL P ) 。根据建 立 的模型开发考虑不同产用汽点蒸汽供应和备用蒸 汽动 力 系 统 多 周 期 运 营 优 化 模 型 SPSOpt i 。 SPSOpt i 是图 1 所示的炼油企业计划排产与能量 综合集成建模和优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与计划排产软件 OpT echP lan 的有机集成, 获得 运营计划方案对应的蒸汽和动力的需求, 实现全公 司从计划排产到能量系统的集成优化, 且可以随着 生产计划的变化和一次能源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蒸 汽动力系统的运营计划或者调度方案, 保证在各种 [ 7] [ 6] 式中, 上标 GEN 表示发电; 上标 OU T 表示排汽; M 为汽轮机集合; ? +为汽轮机模型系数。 、 2. 6 r R 汽轮机质量平衡方程 D imrt = IN r R D imr t OUT i I, m M,r R, t T ( 7) 式中, 上标 IN 表示进汽。 2. 7 汽轮机运行负荷约束 , r Y imt ? D IN rt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