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牢记为民宗旨专题讨论

最新牢记为民宗旨专题讨论

这几天拜读了《政道 仇和十年》,被仇和的一心一意的为民情怀和不怕困
难、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所感动。从法治的角度看仇和的一些政道不是我们法官
所要学习所能学习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他的那种精神、那种作风,也为我们法
官如何办案、如何做人、如何服务界定了明确的方向。近几年,我们接受条条和
块块安排的各种教育学习活动很多,但我感觉,在公正、廉洁、为民这三个方面
还有许多需要加强、需要提高、需要改正。阅读这本书,促使我自己去梳理过去、
深刻反思、查找问题、进而转变作风。我深刻地感受到,转变作风的关键在于能
否做到公正、廉洁和为民,特别是牢记为民的宗旨,具有突出的很需要意义。

为民是公正办案的根基。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法官,我深知,法官其实不是
官。记得有位高院院长在全省法院廉政建设会议上告诫大家:“我们一定要记住,
法官不是官,它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名称。”这是对“法官”二字多么深刻
的诠释啊!长期以来,在我们法官队伍中,有不少人,他们缺少艰苦的基层工作
锻炼,缺少对广大农村和城市基层现状的了解,不懂得群众的疾苦,不了解群众
的感受,不能给当事人起码的尊重。审起案子来往往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缺少
耐心,不认真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不去了解当地的乡规民俗,不考虑案件审结
后的社会效果,案子办得尽管没有问题,但由于不会释法析理,不能让当事人口
服心服。案件表面看似公正,但往往起不到公正的效果。致使当事人拿到判决书
就上诉,就上访。为民情结的缺失,使法官和当事人之间产生距离感,法官和当
事人之间相互缺乏必要的信任,给法院的公信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工
作中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出现,同时要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正确运用
人民赋予的权力,把的司法活动当做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自觉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多与群众交流,多与群众沟通,像仇和那样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依
靠群众,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把法讲明,把理说清,让当事人赢得清楚、输
得明白,当事人看法官在为他办事,为他费心,用为民之举、爱民之心去解开当
事人心中的疑团,让他们心悦诚服地离开法庭,他们才有可能把我们法官看成是
公正的化身。

为民是法官廉洁自律的前提。法官为民取决于法官价值观的取向,法官做到
为民司法是廉洁自律的前提。凡是那些利用手中的权力,向当事人索贿受贿,贪
赃枉法,托当事人办私事、要好处的法官,他们心里都没有起码的为民意识,心
里根本就没有群众,更谈不上有多少爱民情结。这种人在法官队伍中尽管为数不
多,但影响极坏。近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训值得永远铭记。只有象仇和那样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将自己摆在为人民做事的位置,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把当事人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自己接待的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心底为民
的自然驱动,会萌生出一种让当事人看得见、体验得到的温暖和亲近。当事人为
了尽快地解决自己的纠纷,请客也好,送礼也罢,都是处于无奈之举。如果我们
法官多做些换位思考,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和无奈,不仅请客不到、送礼不要不难
做到,更不会去主动索贿受贿。保证法官队伍的廉洁,这次政法队伍建设处活动
正当其时。通过阅读,我感觉始终把自己放在公仆的位置上,心里有群众,说话
和气,做事就公道,清正廉洁的意识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公正廉洁的形象在为
民司法的行动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来了。
为民是法官价值观的根本取向。法官存在的价值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有人
群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和纠纷,没有矛盾和纠纷法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国是社
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是人民法官,我们的任务是履行宪法和法
律赋予的使命。具体来讲就是打击犯罪,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等。司
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民,牢记人民的重托,
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不是句空话,作为人民法官就是要热情接待每一个当事人,公
正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人民满意作为自己工
作的最高目标。为民是公正司法的基础,公正司法是为民的具体要求,为民为廉
洁提供了保障,廉洁是为民司法的前提。人民法官的价值观取向是公正、廉洁和
为民,但每个法官都务必牢记,只有不断擦亮为民底色,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才
能有效树立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