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摘要:锆石是一种分布范围广,稳定性极强,封闭温度高的富矿物;
并且锆石中普通铅含量较低,铀钍较为富集。锆石的成因主要有岩浆
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区分锆石不同成因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
面考虑:a 从锆石的结晶习性,环带b 从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c从
锆石的包裹体矿物,d 从微区拉曼的图像特征等方面来区分。
关键词:锆石成因;岩浆成因;变质成因;热液成因
由于锆石分布于三大岩中,且记录信息丰富,所以弄清锆石的成因不
仅可以还原锆石的形成环境,还可以演绎当时的地质过程。
1岩浆成因锆石
1.1岩浆成因锆石的晶体形态及其环带:岩浆成因锆石一般较为自形,
为四方柱,四方锥,复四方双锥形,无色透明。岩浆成因的锆石一般
有振荡环带;在基性岩中由于成岩温度较高,微量元素扩散较快,环
带较宽;在偏酸性岩石中由于成岩温度较低,微量元素扩散较慢,环
带较窄且CL为亮色。
1.2岩浆成因的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的锆石铀,钍含量比较
高,铀钍比值较高(一般大于0.4)且REE分布较为均匀,HREE较
为富集,正Ce异常,适度的Eu负异常;岩浆成因的锆石由核部至
边缘ZrO2/HfO2减小而HfO2,UO2,ThO2含量增多
1.3岩浆成因锆石包裹体矿物:岩浆成因的锆石结晶时难免会包含一
些矿物和包裹体如金红石,磷灰石,熔体包裹体。
1.4岩浆成因锆石的拉曼光谱特征:岩浆成因锆石由核部至边缘拉曼
峰强度减小并且Δ355值减小 .
图 2 不同类型岩浆锆石的 CL 图像
(a) 辉长岩中的岩浆锆石; (b) 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和残留核; (c) 花岗岩中的扇形分带锆石.
(a) 引自赵子福等人 [41] , (b)和(c)分别为大别山主薄
源和北淮阳花岗岩样品(本文)
图3 岩浆型锆石从晶体核至边缘(1→5)喇曼光谱图
(a)T9305; (b)9303; (c)M -y-1; (d)M -y-2
Fig. 3 Raman spectra from core to rim (1→5) ofmagmatogenic zircons
2 变质成因锆石
变质成因的锆石有三种类型:a 变质过程中新生成的变质结晶锆石,b
变质增生锆石(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继续增长),c 变质重结晶锆石
(在原来锆石的基础上重新结晶,晶体比较自形)
2.1变质成因的锆石的晶形及内部特征:变质成因锆石的形态从他形到
自形都有,一般他形较多,为卵形,不规则形状,晶棱圆滑,晶面有
溶蚀。而内部环带主要有无环带,斑杂状分带,扇形分带,冷杉叶状
分带,面状分带,片状分带,海绵状分带,流动状分带等且CL为黑
色。
2.2变质成因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铀钍含量低,铀钍比值一般小于
0.1,LREE分布较为分散,HREE含量较低;变质成因的锆石有核部
至晶体边缘ZrO2/HfO2增大,HfO2,ThO2+UO2减小。
2.3变质成因锆石的包裹体矿物:变质成因矿物的包裹体矿物多含变
质矿物如绿泥石,石榴子石,绿辉石甚至高温高压矿物柯石英,金刚
石
2.4变质成因锆石的拉曼光谱特征:第一类是由晶体核至边缘喇曼峰
的强度及Δ355值增大,表明晶体的内核生程度最大,至边缘则相对减
小。由变生程度与U、Th含量成正比的关系推断,这种锆石由核至边
缘U、Th含量是逐渐减小的。另一类由晶体核至边
缘喇曼峰强度变化不大,其Δ355值变化小,表明这一类
锆石中U、Th含量变化不大。峰的峰宽较小,因此这类锆石可能未受
到或受到弱的变生作用。
图 3 变质锆石中的典型 CL图像
Fig.3 Typical CL images of metamorphic zircons
(a )无分带结构,引自吴元保 [21] ; (b )扇形分带结构 (rd ) ; (c )斑杂状分
带; (d )扇形分带结构 (rd ) ; (e )冷杉叶状分
带 (ft ) ; (f )面状分带 (bd ) , (b )、 (c )、 (d )、 (e )、 (f ) 引
自 Vavra 等 [22,33] ; (g ) 片状分带, 引自 Rubatto等人 [34] ; (h ) 边部
变质重结晶锆石切割原岩岩浆锆石的环带,引自吴元保 [21] ; (i ) 核部重结晶锆石中有
明显的残留岩浆锆石岩浆环
带, 据 Pidgeon 等人 [10] (有改动 ) ; (j ) 面形分带增生锆石, 引自吴元保 [21]
3 热液成因锆石
3.1热液成因锆石的晶形及内部结构:热液成因的锆石多不规则状,
多孔洞,海绵状,环带状,细脉状,晶体的棱线不明显。内部无振荡
环,无阴极发光。
3.2 热液成因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铀钍含量较高,铀钍比值较大,
LREE富集,REE标准曲线轻微倾斜,较小正Ce异常,适度Eu
负异常。
3.3热液成因锆石的包裹体矿物:热液成因的锆石所包含的矿物一般
都是典型的热液矿物如黄铁矿,电气石,白钨矿,绢云母,自然金,
还有低盐度的H2O-CO2流体包裹体。
图 5 河北省东坪与后沟金矿田岩浆锆石和热液锆石 BSE 图解 (资料来源: 本文 )
Fig.5 BSE images of magmatic and hydrothermal zircons from the Shuiquangou alkalic complex
at the
Dongping and hougou gold deposit, Hebei Province
结语
不同成因的锆石其晶体发育程度,晶体形态,内部结构,地球化学特
征,拉曼光谱曲线都不同,在分析锆石成因时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
方能得出比较真实的结论。
参考文献
鲍学武 李惠民 陆松年 《锆石微区拉曼光谱研究及成因标型意义》
雷玮琰 施光海 刘迎新 《不同成因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进展》
移根旺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李长民 《锆石成因矿物学与锆石微区定年综述》
谢桂青 胡瑞忠 蒋国豪 赵军红《 锆石的成因和U-Pb同位素定年的
某些进展》
张宏法,陈刚,包洪平,王润三,彭天郎《火山岩锆石产状及痕量元
素对成因的约束》
毕诗健,李建威,赵新福,《热液错石U-Pb定年与石英脉型金矿成矿
时代:评述与展望》
侯可军 1 , 李延河 1 , 田有荣 2《LA -MC -ICP -MS 锆石微区原位
U-Pb 定年技术》
李洪奎, 田秀林, 耿科《SHRIMP 锆石 U-Pb 测年方法简介》
吴元伟 周广法 曾现虎《变质锆石成因类型及内部结构、 地球化学
特征》
陈道公,李彬贤,夏群科,吴元保《变质岩中锆石 U- Pb 计时问题
评述——兼论大别造山带锆石定年》
吴荣新《锆石阴极发光和U-Pb 年龄特征研究》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应用研究综述》
凌文黎,任邦方 ①② 段瑞春 ①② 柳小明 ①③ 毛新武 ④ 彭练红
④刘早学④ 程建萍 ① 杨红梅 ①②《南秦岭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
基性侵入岩群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