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收稿日期:2017-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00101);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No.20111143)。

作者简介:王琴(1981-),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保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E-mail:wqdora@163.com。rootEctomycorrhizalfungaldiversityassociaterootssofLarixkaempferi

WANGQin

(LiaoningAcademyofForestScience,Shenyang110032,China)

Abstract:ToimprovetheapplicationofmycorrhizaltechnologyinseedlingandafforestationofLarixkaempferi,ectomy-

corrhizal(ECM)fungiassociatedwithL.kaempferirootswereinvestigated.Atotalof40rootsamplesofL.kaempferi

werecollectedin2012and2013,and55ECMmorphotypesweredetectedand28ECMfungiidentifiedbasedonITSse-

quenceanalysis.OftheseECMfungi,Cenococcumgeophilumwasthemostdominantspecies,whichwasdetected

among95%samples,occupying34.8%roottips,Russulasp.3,Sebacinasp.2,Tomentellasp.1,Russulasp.2andSebaci-

nasp.1werecommonspecies,theother14specieswererarespeces.

KeyWords:Larixkaempferi;ectomycorrhizalfungi;diversity;molecularidentification2018年第1期辽宁林业科技

JournalofLiaoningForestryScience&Technology

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王琴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为在日本落叶松育苗和造林中科学应用外生菌根技术,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根际外生菌

根真菌群落组成。2012年和2013年共采集了40份日本落叶松根系样本,通过形态特征检测到55

种外生菌根形态型,ITS序列分析显示共28种外生菌根真菌与日本落叶松根系共生。其中,土生空

团菌是日本落叶松根系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优势物种,在95%的土壤样本中均检测到,占根尖总

数的34.8%;Russulasp.3(编号),Sebacinasp.2,Tomentellasp.1,Russulasp.2和Sebacinasp.1是常见

种;其余14个分类单元是稀有种。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分子鉴定

中图分类号:S71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714(2018)01-0017-042018№1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ECM)是由土壤

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1],广泛存在

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菌根真菌一方面从植物根系获取生长所

需的碳源,同时又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N、P等

矿物营养和水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提高宿主抗逆性。据保守估计全球约有20000

多种[2],我国目前报道了500余种[3-4],还有大量的

外生菌根真菌有待发现[5]。

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原产地是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我国引种日

本落叶松己有100多年历史,北起黑龙江省林口

县青山林场,南至江西省庐山和四川省西高山都

有分布。日本落叶松以其适应性强、早期速生、

成材快、用途广、材质优良的优势,正成为我国荒

山绿化和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不可替代的树

种。日本落叶松作为外来物种,引入我国后与

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的种类一直没有全面的

报道。

本项目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系统

——17开展日本落叶松的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为

外生菌根真菌技术在日本落叶松的育苗和人工

造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研究地点地点

研究地点设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新农村6

组日本落叶松林内(124°02′E,41°29′N)。海拔

300~450m,土壤多为山地棕壤土,土层厚度25~

40cm,坡度12°~30°,土壤pH值5.5~6.5。主要人

工林树种为日本落叶松、红松等,天然林为柞树、

花曲柳、核桃楸、水曲柳等。灌木层为榛子、胡枝

子等。研究区内日本落叶松林龄为15~40a。1.2样品采集

在日本落叶松林,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

进行采样。在每个采样季节随机选择20株落叶

松。沿主干挖取落叶松根系来研究其外生菌根

真菌组成。土壤和根系样品装在自封袋内带回

实验室,4℃保存。2个采样日期共采集落叶松根

样40份。1.3样品处理

土样的处理参照Agerer[6]的描述。样品在自

来水中浸泡数小时后,在380µm的土样筛上清

洗,去除日本落叶松根系上的土壤颗粒及植物

残体。挑出直径小于2mm的根样,剪成长度约

2cm的根段。在EZ4HD体式显微镜(莱卡,德

国)下观察根段,并根据宏观特征将外生菌根根

尖归类。宏观形态包括外生菌根的形状、颜色、

大小;外生菌根分支末端形状,菌套表面特征和

质地以及外延菌丝、菌索和菌核等特征。

每份样本中随机选择25个根段进行外生菌

根研究,去掉老化的根尖,记录每个根段上外生

菌根根尖数目和未被侵染的根尖数目。根据形

态特征将外生菌根根尖归类,并记录各个形态型

外生菌根根尖数目。从每个形态型中挑选新鲜

的根尖(不超过3个)放到1.5mL的离心管中,-20℃

保存,用于分子实验。1.4DNA提取

DNA提取参照Gardes&Bruns[7]的方法,略有

改动。1.5PCR扩增

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F(5'-CTTGGTCAT

TTAGAGGAAGTAA-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进行PCR扩增反应。PCR

反应的混合液总体积为50μL,反应液包括1μL

DNA模板,1×PCR缓冲液,2.0mMMgCl2,

0.2mMdNTP,15pmol引物,2.5UDNA聚合酶,

在100TMProgramableThermalPCR仪上进行扩

增。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

40s,50℃退火5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

72℃延伸10min。1.6DNA序列分析

PCR产物进行测序,序列由华大基因组研究

中心有限公司测定。

用每个测得的ITS作为靶序列,在GenBank

和UNITE数据库中搜索同源序列,挑选与形态型

序列最相近的参考序列,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外

生菌根真菌进行鉴定。序列相似性大于97%的认

为是一个种[8]。1.7数据分析

本实验中用重要值表示物种的优势度。重

要值用相对频率和相对多度之和表示。相对频

率指一个种的出现次数除以所有种的次数之

和[9]。相对多度指一个种的根尖数目之和除以所

有种的根尖数目之和。定义“优势种”为在>80%

的样本(32份样本)中被检测到的外生菌根真菌;

“常见种”为>30%的样本(12份样本)中被检测到

的外生菌根真菌。

用EstimateSversion8.0[10]构建物种累积曲线。

2结果与分析

2.1日本落叶松的外生菌根侵染率和菌根真菌

的多样性

两次样本中,检测到日本落叶松的外生菌根

真菌侵染率分别为91.4%和93.1%。

从40份根样中共检测1000个根段,获得

7981个菌根根尖,根据形态归类得到55个形态

型。对这55个形态型进行ITS序列分析后得到

28个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单元。

以28个外生菌根的ITS为靶序列,用Blast程

序在GenBank和UNITE中进行DNA碱基序列相

似性搜索,结果显示23个分类单元属于担子菌

(占总数的82.1%),5个分类单元属于子囊菌,分

属于10科11属。其中6个鉴定到种(土生空团菌

Cenococcumgeophilum,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红菇Russulaalbidula,正红菇

R.辽宁林业科技第1期2018年

——18lepida,铁锈色毛革菌Tomentellaferruginea和蜡

毛革菌T.galzinii),其余22个鉴定到属水平(牛肝

菌属Boletus1个种,锁瑚菌属Clavulina1个种,丝

膜属Cortinarius1个种,丝盖伞属Inocybe1个种,

盘菌属Peziza2个种,红菇属Russula3个种,蜡壳

菌属Sebacina6个种,毛革菌属Tomentella5个

种,块菌属Tuber2个种)。

本研究中每份样本包含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单元3~8个,平均5.55个。在2012年的样本中

共检测到24个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单元,在2013

年的样本中检测到21个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单

元。用Jackknife2估测两次采样物种的最小丰度

分别为33和32。两个采样日期的物种累计曲线

均未达到平台期,随着采样数量的增加,更多的

外生菌根物种将被检测到(图1)。

图1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累积曲线

2.2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

土生空团菌是日本落叶松根系外生菌根真

菌群落的优势物种,在95%的土壤样本中均检测

到,占根尖总数的34.8%。Russulasp.3(编号),Sebacinasp.2,Tomentellasp.1,Russulasp.2和

Sebacinasp.1是常见种。14个分类单元是稀有

种(在≤10%的样本中被检测到)(图2)。

注:柱形图上的数字表示该真菌的样本数。

图2

日本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种类组成王琴:日本落叶松根际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第1期2018年

样本数样本数

2012年

2013年相对频度相对多度19

1912

1210997

7776

666665

533

444422

22

22411

11112222

222重要值/%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Cenococcumgeophilum

Russulasp.3

Sebacinasp.2

Tomentellasp.1

Russulasp.2

Sebacinasp.1

Tomentellasp.3

Tubersp.1

Sebacinasp.6

Tomentellasp.5

Tomentellasp.2

Russulalepida

Sebacinasp.3

Lactariusdeliciosus

Tomentellagalzinii

Sebacinasp.4

Cortinariussp.

Boletussp.

Pezizasp.2

Russulaalbidula

Tomentellasp.4

Clavulinasp.

Sebacinasp.5

Inocybesp.

Russulasp.1

Pezizasp.1

Tubersp.2

Tomentellaferruginea2012年2013年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