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4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 照度计算
照度计算是照明系统设计的基础,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 照明系统(包括光源、灯具等)已知的情况下计算被照面上的 照度;二是根据所需的照度和照明布置,确定照明器(光源、 灯具)的数量及其功率。
照度计算的方法很多,举例如下: (1)按照光的照射方式,可分为直射照度计算、反射照度计 算和平均照度计算。 (2)按照光源的种类,可分为点光源的照度计算、线光源的 照度计算和面光源的照度计算等。 (3)如按照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来划分,常用的有逐点计算法、 利用计数法和单位容量法三种计算方法。
(1
A0 ) AS
A0
(1 )(1 0.4FCR)
12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6)确定利用系数的修正值
1
2
RCR2
1
RCR1
(RCR RCR1)
Ai
l 2(lhcc hcc )
1 0.4CCR
At l 2hcc (l ) 1 0.4CCR
A0
l
cc
(1 ) As
(1 )(1 0.4CCR)
A0
11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3)确定墙面平均反射比
(4)确定利用系数
t Ai At
U
5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1.利用系数法概念:利用系数法是按照光通量进行照度计算的, 故又称流明计算法(或流明法)。它是根据房间的几何形状、照明 器的数量和类型来确定工作面平均照度的计算法。流明法既要 考虑直射光通量,也要考虑反射光通量。
1)利用系数 对于每个灯具来说,由光源发出的额定光通量与最后落到工作 面上的光通量之比值称为光源光通量利用系数(简称利用系数), 即
U1
U2 RCR2
U1 RCR1
(RCR
RCR1 )
(5)确定地板空间有效反射比
= t At f l f[2(lhfc hfc )] f 0.4 f FCR
At
l 2(lhfc hfc )
1 0.4FCR
As l 2hfc (l ) 1 0.4FCR
A0
l
fc
过程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任务布置及知识引导——分组学习、讨论和收集资料——学生 编写报告,制作PPT、集中汇报——教师点评或总结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3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任务背景]:
照明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 照明已几乎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照明工作者需 要使用最经济的手段、最科学的方法,为人类创造明亮 舒适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智能建筑照明技术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1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1 任务2-1 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 2 任务2-2 照明工程设计实例 3 任务2-3 照明电气设计
2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教学导航:
任务2-1照度计算
项目任务
任务2-2照明光照设计
学时
12
任务2-3照明电气设计
照明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建筑物内创造一个人工的 照明环境,以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在进 行照明设计时,要正确规划照明系统,首先要确定所采 用的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数量,以达到照度标准的要 求,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照明质量问题。照明设计的完善 程度应根据照明标准衡量,其照明效果应达到相应质量 要求。
教学载体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教学课件及教材相关内容
掌握利用系数法和单位容量法计算平均照 度;掌握照明光照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照明 电气设计的主要程序及内容,了解点光源 直射照度计算、不舒适眩光计算和照明光 照节能知识。
技能方面
能够正确运用照度计算和负荷计算,进行 灯具布置和导线设备选择,解决工程实际 中具体问题。
①室空间比的计算
室空间比 顶棚空间比
l RCR 5hrc l
CCR
5hcc
l
l
hcc hrc
RCR
地板空间比
FCR
5hfc
l l
hfc hrc
RCR
式中 hrc ——室空间的高度(m);
hcc ——顶棚空间的高度(m);
hfc ——地板空间的高度(m)。
9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矩形房间
RI l h(l )
正方形房间 圆形房间
RI a 2h
RI r h
式中 l——房间的长度(m); w——房间的长(宽)度(m); a——房间的宽度(m); r——圆形房间的半径(m); h——灯具开口平面距工作面的高度(m)
8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2.利用系数法:室形指数、室空间比是计算利用系数的主要参数。 2)室空间比
2.利用系数法:室形指数、室空间比是计算利用系数的主要参数。 2)室空间比
②有效空间反射比的计算
平均反射比
i Ai i Ai
Ai
As
有效空间反射比
e
A0 (1 ) As A0
(1 )
As
A0
式中 A0 ——顶棚(或地板)平面面积(m2); ——顶棚(或地板)空间各表面的平均反射比。
10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2.利用系数法:室形指数、室空间比是计算利用系数的主要参数。
3)室内平均照度的确定
(1)确定房间的各特征量 计算室形指数 RI 或室空间比 RCR 、
顶棚空间比 CCR、地板空间比 FCR。
(2)确定顶棚空间有效反射比
= r At cl c[2(lhcc hcc )] c 0.4cCCR
U= f s
式中U ——利用系数;
f ——由灯具发出的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总光通量,lm;
s ——每个灯具中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lm。
6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2)室内平均照度 有了利用系数的概念,室内平均照度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Eav
v NUK A
式中 Eav——工作面平均照度,lx;
N——灯具数; A——工作面面积,m2; K——维护系数,查表2.1。
7
学习单元2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2.1.1 平均照度计算
2.利用系数法:室形指数、室空间比是计算利用系数的主要参数。
1)室形指数(Room Index) 用来表示照明房间的几何特征,是计 算利用系数时的重要参数。
室形指数(RI)可通过下列方式求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