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狱系统功能方案说明

监狱系统功能方案说明

监狱功能建议方案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事务、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重要领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信息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司法部、省委、省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促进监狱管理工作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不断提升监狱工作管理水平,局党委作出了加快监狱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决议,构建覆盖全省监狱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信息化体系;提高监狱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显著提高监狱执法、安全防范、罪犯改造等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实现国家司法系统信息化工作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1、息化工程建设的建设原则和目标 1.1建设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设计思想先进、起点高,网络结构先进,软件开发工具先进,极大限度的采用市场覆盖率高、符合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二)实用性原则 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发挥现有设备的功效。应用软件要全中文界面并界面良好,功能完善、兼容性强,方便使用。网络设计应与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同步进行。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价比,且综合考虑设备价格的变化、扩展升级等因素。 (三)开放性原则 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接口,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协议,便于系统维护、扩展升级。 (四)适应性原则 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方便管理和维护,网络具有可增长性。 (五)可靠性原则 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建设的各环节统一规划和分析,必须防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网络瘫痪,确保系统的高可靠运行。 (六)可扩展性原则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既能满足现行的应用,在配置上,又要有所预留,以满足因技术发展,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要。随着应用变化的发展,网络系统的性能与结构应能方便灵活扩展,网络管理具有伸缩变动能力,网络内部结构及相应站点的调整不会影响骨干系统,并尽可能实现低成本的扩展与升级。为适应可能的业务变化,网络系统应提供基于标准的虚拟网支持。 (七)安全性原则 提供多层次的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防止数据受到侵袭和破坏,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和网络安全措施。 (八)易维护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管理功能,提供综合的可监控到相应交换设备和每个桌面的解决方案。 1.2、建设目标 监狱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覆盖全省监狱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监狱信息化框架体系,实现监狱安全保障有力、执法公正规范、信息通讯快捷、指挥管理高效的总体目标。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按照司法部頒布的有关规范,结合布局调整和财力状况,本着先重刑犯监狱后其他监狱,最终集成联网的原则,完成新系统建设和对已有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实现数据转换;全面完成监狱管理局、监狱两级数据中心、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整体推进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力争提前完成信息化建设规划目标。 完善各省监狱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重点是业务子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对监狱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各级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各业务系统。从各个层面加强防护措施,实现监狱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的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建设数据容灾中心,实现警察信息库和罪犯信息库的异地容灾。 2、系统设计简介 2.1、网络系统 黑龙江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整体网络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网络和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外部网络。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外部网络与国际互联网逻辑隔离,通过安全访问设备实现了连通;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网络与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外部网络、国际互联网之间物理隔离,没有任何连通接口。省监狱管理局通过内部网络与公、检、法、司、安、武警等政法部门连接,可上联至司法部,下联至各监狱(所)。 如下图所示:

省监狱管理外网与国际互联网之间是物理隔离,对外发布的数据,采用手工交换到政务外网平台实现在政务外网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发布。 黑龙江省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内网的核心设备设置在省监狱管理局的主机房内,通过专线连接监狱(所)等机构,在主机房内通过专用线路连接国家司法部、公、检、法、司、安和省武警总队,实现信息的互动和沟通。 2.2、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 安防系统是本系统中最复杂、最重要一部分,也是监狱管理的重点环节。包含以下内容 (一)视频监控子系统; (二)周界防范子系统; (三)紧急报警和应急指挥子系统; (四)门禁子系统; (五)监狱对讲监听子系统; (六)会见监听录音子系统; (七)围墙高压电网子系统; (八)巡更子系统; (九)监控中心; (十)安防系统报警联动。 2.3、监狱建设与保障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子系统: 监狱建设管理子系统;

监狱保障管理子系统; IP电话子系统; 监狱一卡通子系统。 2.4、狱务公开系统

狱务公开系统是监狱管理局首次面向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社会人士等公开的网站,在网站中公开全部狱务及监狱的举报、投诉电话,是监狱为保证正确执行刑罚,加强执法监督,将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卫生等执法依据、程序、相关规定和执法情况,向社会各界公示,以便接受监督。 ● 本次工程主要技术要求

安防管理系统包括软件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门禁和巡更系统、对讲系统、报警系统、广播系统、周界防范系统。 本次工程,以安防系统作为建设重点,通过多媒体监控、门禁控制、对讲系统、会见监听录音、突发事件快速报警、周界防范等科技手段,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狱安全防范和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与武警部队联动,做到反应处置迅速、信息沟通快捷、指挥协调有力,全面提升监狱的安全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系统以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周界报警等功能模块为基础,结合监狱的具体环境需求和对犯人监管的需要,专门设计一套监狱管理系统。系统针对监狱环境的复杂性,系统要求对“大量视频的多个终端网络调用”、“各种不同级别报警事件的分权限处理”、“不同门区的安全管理”、“电子地图分屏显示”、“和对讲的联动”、“干警的交接班管理”、“犯人在监狱的各个区域内流动的安全监管”等细节都必须做专门的设计,并且所有功能模块由一个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实现“一体化”、“集成化”的功能。 2.4.1、工程内容

监狱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将监控、门禁、报警等功能模块实现“嵌入式集成”,由统一的管理平台软件来管理,同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联动。系统除了要求将监控、门禁、报警统一管理之外,还必须为监舍对讲等系统提供接口,实现和对讲的联动。同时,系统还要为“狱政信息管理系统”预留友好的数据接口。 2.4.2、系统要求

系统集成与视频联动 监狱的安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不应该是相互独立运行的,应该组成统一的集成管理平台,并实现相互联动,确保整个安防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杜绝安防隐患。各个子系统的集成联动,应避免过分依赖网络,报警、门禁等系统接入整个系统平台实现和视频图像联动时,应采用模拟接入的方式。确保系统网络出现问题时,门禁、报警等的信号也能及时传送到值班室,并可以实现联动视频图像。 ●具体功能要求:

安防一体化管理平台 系统采用安防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监所监控、监听、门禁控制、民警巡视、应急报警、周界防范、监舍对讲等系统的集成管理。 * 门禁、在线巡查和视频图像联动 门禁、在线巡查直接由数字监控主机管理,不再单独设置管理电脑和管理软件,由数字安防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并实现和视频图像联动。 * 周界防范、应急报警和视频图像联动 有周界报警和应急报警信号时,系统准确定位到报警所在的位置,并弹出报警点的视频图像,为值班民警处理警情提供准确依据。 * 监舍对讲和视频图像联动 有监舍对讲呼叫信号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对讲所在监舍的图像,让值班民警在处理在押人员呼叫报告时,看到监舍真实情况,提高处理警情的准确性。 2.4.3、应急指挥功能要求 为确保监狱安全,出现紧急情况时干警能够通过安防系统及时发现警情、准确判断警情、并及时有效的处理警情,要求安防系统必须具备应急指挥方面的功能设计。系统设计中要充分做到人防与技防的结合,系统要为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手段。 * 完善的监区管理 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各个监区现有犯人数量,当前值班民警人数、姓名,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重要依据。 * 启动紧急预案 预案管理系统即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通过调用电子地图系统实现预案指挥调度。在监狱安防系统中,需要预先设置紧急预案,预案的内容应该是相关部门的人员根据系统的情况制定出来的。在实际启动紧急预案时,应该是由指挥处理警情的领导或干警根据实际情况确认后再启动。启动紧急预案可以由系统自动弹出提示,但需由指挥处理警情的领导或干警确认后手动启动。 主要实现的功能有:指令下达、信息查询、自动显示应急预案、按照报警级别进行相应处置等。预案内容包括控制报警门区的“一键锁死”等功能。 * 发布警情通知 紧急情况下除了启动紧急预案外,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发布警情通知,向报警监区发布指挥命令,同时向其它区域通报,调配警力。 * 领导远程指挥 紧急情况下,指挥中心领导可以在中心值班室实时观看现场视频图像,并通过双向语音对讲,实现对现场的远程指挥功能。

3.2.3、数字监管功能要求 数字监狱的建设需要监狱值班干警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和安全防范系统有机结合,既能使干警的日常工作便的更便捷,又能有效的加强安全防范与应急指挥系统的防范效果。具体要求: * 民警值班电子化,提高监管工作智能化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