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吴湖帆(1894-1968年),原名翼燕,更名万,字?y骏,
又名东庄,号倩庵,别号丑一 ?m,做作书画署名湖帆。吴湖 帆生
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父是晚清大吏,又 是著名古文
学家、书画收藏家,外祖父也是川沙著名收藏家 沈韵初先生,两位
老人家藏均极为丰富,受他们的影响,湖 帆先生从 13 岁起学画,
20 岁时专门学画。 1915
年,湖帆先 生娶吴县大姓潘氏之女树春
为妻, 潘树春字静淑, 工词善画, 与先生情趣宪法头相投,而潘
氏家族所藏文物称雄东南,更 使先生的艺术借鉴又多依傍。在这样
优越的环境里,先生沉 浸于中国古代书画,初学戴熙、 “四
王”、吴恽、董其昌, 31 岁改学宋元, 41 岁时专画宋元, 打下
了坚实的绘画传统根基。
吴湖帆有很全面的艺术修养。作为一个收藏家,他能从 众多的
收藏品中吸取艺术养分。吴先生的书法也秀丽规整, 工于行楷,初
学董其昌,中年学瘦金体,晚年则喜米芾《多 景楼诗》 手迹, 进
而融会各家, 自成面目。 篆刻则学吴熙载、 黄牧甫等人的风格。
吴先生还精于填词,出版有词集《联珠 集》《佞宋词痕》 。
吴湖帆先生作画时常常用大笔纵横挥洒,等到画面稍 干,再用
小笔淡墨加以渲染,并大胆采用了没骨烘染法。山 石用朱砂、石
青、石绿甚至更丰富的颜色层层叠染,石色、 水色与墨交融,繁富
明艳,完全不避“色之不可夺墨”的古 训。吴湖帆先生的山水画
“取气”中不失“取色” ,“红绿” 中不避“火气” ,色墨两不
偏废,这种创作趋向突出了“雅 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从近年吴湖帆作品的拍卖纪录来看,行情最好的是他的 山水,
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 不愧为海派山水画的翘楚。 其山水又
分为两种:一种为仿古或临古之作,虽云仿某人之 笔意,实则多流
于自运,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如 2011 年 11 月北京翰海成
交的吴湖帆 1954 年作的《富春山居图》 , 以 9890 万元成交,
创下吴湖帆作品拍卖纪录,同时也是海 派书画作品第二高价, 仅
次于 2011 年西泠春拍上任伯年 1.67 亿成交的《华祝三多图》 。
吴湖帆似乎又再次回归到了他当 年“贵族画家”和“画坛盟主”的
地位。
吴湖帆( 1894-1968 年),原名翼燕,更名万,字 ?y 骏,
又名东庄,号倩庵,别号丑一 ?m,做作书画署名湖帆。吴湖 帆生
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父是晚清大吏,又 是著名古文
学家,书画收藏家,外祖父也是川沙著名收藏家 沈韵初先生,两位
老人家藏均极为丰富,受他们的影响,湖 帆先生从 13 岁起学画,
20 岁时专门学画。 1915
年,湖帆先 生娶吴县大姓潘氏之女树春
为妻, 潘树春字静淑, 工词善画, 与先生情趣宪法头相投,而潘
氏家族所藏文物称雄东南,更
使先生的艺术借鉴又多依傍。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先生沉 浸于中
国古代书画,初学戴熙、 “四王”、吴恽、董其昌, 31 岁改学宋
元, 41岁时专画宋元, 打下了坚实的绘画传统根基。
吴湖帆有很全面的艺术修养。作为一个收藏家,他能从 众多的
收藏品中吸取艺术养分。吴先生的书法也秀丽规整, 工于行楷,初
学董其昌,中年学瘦金体,晚年则喜米芾《多 景楼诗》 手迹, 进
而融会各家, 自成面目。 篆刻则学吴熙载、 黄牧甫等人的风格。
吴先生还精于填词,出版有词集《联珠 集》《佞宋词痕》 。
吴湖帆先生作画时常常用大笔纵横挥洒,等到画面稍 干,再用
小笔淡墨加以渲染,并大胆采用了没骨烘染法。山 石用朱砂、石
青、石绿甚至更丰富的颜色层层叠染,石色、 水色与墨交融,繁富
明艳,完全不避“色之不可夺墨”的古 训。吴湖帆先生的山水画
“取气”中不失“取色” ,“红绿” 中不避“火气” ,色墨两不
偏废,这种创作趋向突出了“雅 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从近年吴湖帆作品的拍卖纪录来看,行情最好的是他的 山水,
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 不愧为海派山水画的翘楚。 其山水又
分为两种:一种为仿古或临古之作,虽云仿某人之 笔意,实则多流
于自运,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如 2011 年 11 月北京翰海成
交的吴湖帆 1954 年作的《富春山居图》 , 以 9890 万元成交,
创下吴湖帆作品拍卖纪录,同时也是海 派书画作品第二高价, 仅
次于 2011 年西泠春拍上任伯年 1.67 亿成交的《华祝三多图》 。
吴湖帆似乎又再次回归到了他当 年“贵族画家”和“画坛盟主”的
地位。
吴湖帆的这幅题为《仿王石谷山水》画可以印证海派山 水画的
翘楚。此画设色古雅醇和,笔墨清丽沉穆。最显著的 特点是,他把
留白看作一色,作“化虚为实”的烟云处理, 即把空灵的留白转化
为浮动的白云; 几度渲染后, 虚实渐明, 那留白之处经水墨濡化
映衬,成为浮动翻飞的云雾,呈现出 一派空蒙迷茫的景象。
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布景十分繁密,水气氤氲,云 雾显
晦,景物朦胧。画中山川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在墨 的浓淡和画
面的虚实、黑白变化中尽现,把人带入到一个雄 奇、壮阔而又幽深
的境界,从画中可以窥见其秉承了王石谷 的画学思想,但在设色上
突破王石谷的程式,以元人笔墨, 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他早期绘画轻施淡染、文雅 清淡的“四王“风貌逐步转化为一种清
新雅丽、笔滋墨润、 色墨交融的个人风格。
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定专家吕长生认为此画“峰峦奇伟, 云漫山
谷,山泉飞瀑,林木苍郁,偶见红树,色有浓淡,江 山多娇。卷首
上沿年款“戊子”为 1948 年。题云‘十年前 旧作',故此为
1938
年画。引首横 121 厘米,朱屺瞻‘甲子' 1984 年春题书‘朝晖夕
阴 气象万千'八字赞之。本幅与引 首均为真迹。”吕先生认为,仿
别人的画最难仿的是画上的 书法,画上写了那么多字,很难仿像。
该画笔墨苍劲,气势 雄秀,一般造假者没有那样的功力。著名鉴定
专业蔡国声先 生说,吴湖帆作画从不让别人磨墨,画上铃印都很规
整,印 泥盖得很厚,吴湖帆的印泥都是自己配制,仅印泥就很难仿
制。综上,此画实为吴湖帆之山水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