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师范学院校园危机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校园危机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提高学校危机应对管理能力,
最大限度把危机事件爆发的可能性或危机事件产生的危害性降至最低限
度,从而尽可能地维护好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
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校园危机是指危及高校及其利益相关者生存与发展的突发性、灾难性
的事故或事件。
包括(1)校内教学、科研场所在正常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
电、火、水、气、危险品引起的事故,建筑倒塌,活动中人员受伤等;(2)校
内生活场所问题,如食物中毒,医院、集体宿舍内疾病交叉感染,自杀等;(3)
自然灾害问题,如地震、台风、洪水等;(4)信息安全问题,如IT网络被侵
害、机密信息泄漏等;(5)各种歧视和道德问题,如种族歧视、性骚扰、学
术干扰等;(6)高校信誉问题,如学术腐败、违规招生等;(7)管理决策问题,
如学校发展战略决策失误等;(8)校内安全事故,如偷盗、杀人、邪教组织
活动等;(9)其他校外安全事故。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不仅要讲究科学规范的严格管
理,更要讲究充满情感的人性化管理,形成学校的内聚力。
2、以信息化与网络化为核心的原则:通过各项先进的网络技术连接学校、
家庭、政府各职能单位、社区等,涵盖学生的活动范围。
3、前瞻性原则:以“预见--整改”的思路对待问题,走在问题的前面,
把问题消灭于“无形”。
4、法制化原则: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2组织体系
2.1学校组建危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
2.2危机管理委员会下设危机管理办公室,下设:
1.资料组: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2.联络组:负责校内外联络及对上组长的通报。
3.医疗组:负责紧急医疗的处理。
4.法律组:提供相关之法律问题咨询。
5.协调组:负责有关事务的申诉、仲裁、救助、赔偿等协调工作。
6.安全组:负责事件现场保护、善后等各项安全维护。
7辅导组:负责相关学生的心理辅导。
2.3各职能办公室、各院(系)以及学校各直属单位也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
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小组。
3预测预警
3.1增强学校教职工教职工的危机、危机管理意识。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
全心参与、全面管理(无缝管理)。将目标、责任分解到人,由危机管理
委员会负责部门统一协调、评价、管理。
3.2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在对形势、阶段、季节、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
调查基础上,预测学校的生存、发展问题和管理问题;尽可能将所有问题
列举出来,考虑其可能的后果,估计预防所需的成本,以人性化的思考来
界定实际的问题和信息。
3.3由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按照不同危机编制具体处置预案。明确负责人,
参与人员,重点部位,处置对策,处置程序,并将预案发到全部相关人员。
4应急处置
4.1相关部门按职责收集提供校园危机发生、发展、损失等情况,及时向
危机管理委员会报告。
4.2按危机的类别、程度和范围,危机管理委员会启动相应预案,协调职
能部门成立临时危机管理小组。
5具体措施
5.1人身安全与生命安全危机事件
1、行动迅捷,救人第一,减少损失。
2、依事件程度,尽快通报有关单位,分工合作处理。
3、封锁现场,安定学生情绪。
4、召开危机小组会议,由发言人对外发言。
5、注意附近可疑或陌生人的行踪
6、事后学生及相关人员的心理辅导。
5.2学校与教师信誉事件
教职员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遵循学校的师德规
范要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严禁随意停课,严禁损伤学生自尊心,严
禁侮辱学生人格和家长人格。
学生必须知道在校内和校外都应遵守学生行为规定,严禁在校内和校
外打架、群殴、侮辱他人、欺侮其他学生和底龄孩子、秽语漫骂、敲诈勒
索、偷盗抢劫、不讲公共道德和卫生等等。
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
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5.3学校持续发展危机事件
学校努力确保正常教育教学资金的安排,努力做到全体教职员工的收
入每年都有上升,努力保证各类项目的资金安排。
学校通过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确保骨干教师津贴的按时发
放,通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引进、流动,调整教师队伍。
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时刻注意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要通过宣传、
沟通、思想工作等确保生源的稳定和提高。
在学校开展重大决策和制度改革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会影响学校的声
誉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