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洋渔业市场初步调研报告
航运租赁部 魏桃李、孙维
一、远洋渔业概述
1、远洋渔业分类
2、国际主要渔场分布
3、远洋渔船分类
4、世界主要国际渔业管理组织
5、国际渔业限制与配额
二、远洋渔业风险分析
三、中国远洋渔业政策分析
1、基本管理制度
2、监管体系
3、重点远洋渔业项目的分类和指导
4、远洋渔业发展扶持和补贴政策
四、中国远洋渔业现状
1、国内相关主管部门与组织
2、现有远洋渔业船队
3、我国远洋渔业总体发展状况
五、项目思路与进展
1、“百船计划”
2、目前面临的困难和疑惑
3、下一步工作计划 2 一、远洋渔业概述
1、远洋渔业分类
远洋渔业是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非本国管辖海域(外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或公海)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远洋渔业是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助渔、导航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续航能力较长的大型加工母船(具有冷冻、冷藏、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设备)和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输船组成的捕捞船队。根据作业海域类型,远洋渔业分为过洋渔业和大洋渔业两大类。
过洋渔业一般是指到别的国家12-200海里以内从事捕捞生产,目前我国远洋渔业船队在非洲、朝鲜、南亚等地就属于这一种,主要通过和当地渔业公司合作,取得购买政府的渔业捕捞证。通常可以把鱼货出口到欧美等国,也有部分运回国内销售。
大洋渔业是指到公海从事捕捞生产的远洋渔业活动。一般是大型船只,捕捞的品种是大洋性洄游鱼类,主要包括鱿钓渔业、金枪鱼渔业以及竹荚鱼渔业,在岛国专属经济区从事的金枪鱼渔业活动通常也归入此类。作业形式是通过国际组织申请配额。
※ 专属经济区制度:1982年通过并于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新的国际海洋法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规定了专属经济区制度。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既不属于公海,也不属于领海,是自成一类的海域。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
2、世界著名五大渔场:
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最大的渔场,包括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黄海以及堪察傢、千岛群岛、日本东海岸等水域,盛产太平洋鲱、沙丁鱼、大马哈鱼、秋刀鱼、鳕鱼、带鱼、蟹类、贝类等; 3 东南太平洋渔场,包括秘鲁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西北大西洋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主要在纽芬兰岛,盛产大西洋鲱、鳕、鲽类、鲈鲉等;
东北大西洋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的交汇处,包括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冰岛周围水域,盛产大西洋鲱、鳕类、毛鳞鱼、鲭鱼、玉筋鱼等;
东南大西洋渔场,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3、远洋渔船分类
(1) 拖网渔船:大型拖网渔船、双甲板拖网渔船、单甲板拖网渔船
(2) 金枪鱼钓船:超低温金枪鱼钓船、常温金枪鱼钓船、冰鲜金枪鱼钓船
(3) 鱿鱼钓船:
(4) 围网渔船:
(5) 玻璃钢渔船:
(6) 南极磷虾捕捞船
4、世界主要国际渔业管理组织
(1) CCAMLR(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
(2) CCSBT(马苏金枪鱼养护委员会)
(3)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 (4) 白令海公海渔业条约
(5) GFCM(地中海渔业一般委员会)
(6) IATTC(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
(7) ICCAT(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国际委员会)
(8) IOTC(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
(9) ISC(北太平洋金枪鱼类和类金枪鱼类临时科学委员会)
(10) IWC(国际捕鲸委员会)
(11) NAFO(西北大西洋渔业组织)
(12) NEAFC(东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
(13) NPAFC(北太平洋溯河鱼类委员会)
(14) PICES(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
(15) SCTB(金枪鱼、剑旗鱼常设委员会)
(16) SPC(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
(17) WCPFC(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委员会)
5、国际渔业限制与配额
与我国远洋渔业相关的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主要有:
5 二、远洋渔业风险分析
1、自然风险。远洋渔业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是采掘海洋中流动的渔业资源的产业,极易受天象气候、海洋洋流等自然条件影响。海洋气象经常风云突变,对海洋冷暖潮流和水温盐度分布影响极大,特别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季风、台风等现象发生,会使渔场、渔汛时间规律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捕捞效能和生产安全。落后国家和地区存在传染性疾病等也会对人员安全和生产经营产生严重干扰。
2、法律风险。远洋渔业通常在公海或他国经济专属区水域进行捕捞作业,需要遵守联合国《海洋法》等国际公约以及所在国渔业法律法规。由于国际海域划界多以海底地貌为依据,由于洋流上下剧烈涌动中富含微生物吸引大批鱼类觅食,大批渔船经常聚集在界线附近捕鱼作业,稍有不慎会误入他国水域而触犯渔业国际公约或他国渔业法规。随着有些国家政府更叠会经常修改渔业法规,如不及时了解采取措施就会发生涉外法律事件而发生影响国家形象的重大政治事件和船舶人员被抓扣停产等经济损失。
3、政治风险。过洋性渔业通常集中于西非、南太等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政治不稳定,经常发生动乱、战争,政府更换频繁、政策多变。有些国家或地区社会治安差,海盗、抢劫活动猖獗,政府官员腐败、高额索贿,渔业管理混乱,无故抓扣渔船和船员进行敲诈勒索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经济风险。远洋渔业属高投入产业,建造或购买一艘渔船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人民币,境外设立项目从考察、立项到运作先期投入很大。因渔业资源流动性、气候变化随机性、船舶和网具技术适用性、地区政治环境可变性、燃油和人工成本波动性及船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等都直接影响生产经营效果,投资风险很大。
5、管理风险。开设和维持远洋渔业项目运作即要符合中外两国法律,还要有效掌控生产经营主动权,必须正确确定双方或多方持股比例并规范自然人持股 6 行为,还要采取多种监控措施防止境外资产管理失控发生转移流失。因此从考察项目、选择合作伙伴、聘任合格的经营管理者、确保资金财务安全流动、维护经营环境等各方面都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积累一定经验,才能有效控制远洋渔业的管理风险。
6、市场风险。在国际市场范围内进行远洋渔业经营运作,必然会面临境内外汇率、税收、市场准入、技术壁垒等多重风险。远洋渔业产品销售多是面向欧、日等多个国际市场,结算货币有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国际货币。国际货币汇率变化直接影响远洋渔业资产价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在产品加工销售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技术壁垒限制,必须投入成本加以适应。根据市场变化,产品销售要在不同市场调剂产品配比,及时调整产品销售窗口,尽量规避市场风险,才能争取销售收入最大化。
三、中国远洋渔业政策分析
根据《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我国远洋渔业实行准入审批、年度审查以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基本刮泥制度,建立了以生产情况报告、标准化渔捞日志、渔船船位监测、派遣国家观察员、签发合法捕捞证明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体系,并根据需要对重点远洋渔业项目实施分类指导和管理。同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远洋渔业政策扶持体系和补贴政策。
1、基本管理制度
(1) 远洋渔业项目审批管理和企业资格认定制度:
从事远洋渔业,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对个人从事远洋渔业,必须找有资格的企业代理(禁止跨省代理)。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由农业部渔业局认定,颁发资格证书,给予依法享受远洋渔业扶持性政策的权利,截至2010年获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认定的全国共计111家;
每艘远洋渔船开展远洋渔业项目都需要办理远洋渔业项目审批手续,经农业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具体规定参见《远洋渔业管理规定》。2010年,农业部共受理批准远洋渔业项目126件。 7 国家对捕捞业实行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即新建、进口、购置和更新改造远洋渔船均需办理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手续(造船审批),经过检验、登记后还需办理捕捞许可证(公海捕捞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他国管辖水域许可证由管辖国核发)。具体规定参见《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2) 远洋渔业项目的年审确认和企业资格的年审换证。
(3) 远洋渔业行业自律协调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1个远洋渔业专业工作组,包括金枪鱼工作组、鱿钓工作组、大型拖网加工项目工作组、印度项目工作组、缅甸项目工作组、朝鲜东部海域项目工作组等。
※ 远洋渔船证书办理基本流程为:渔业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审批(造船审批,农业部负责)→远洋船名核准(农业部负责)→远洋渔船检验(农业部船检局负责)→渔船所有权和国籍登记(船籍港省级渔港监督负责)→远洋渔业项目审批(同时申办捕捞许可证,农业部负责)。远洋渔业公司自己拥有一定规模船队,并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可申办远洋渔业企业资格。
※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属于鼓励扶持发展的产业,拥有约2000艘远洋渔船。但是,随着非洲、东南亚等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逐步强化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国际组织对公海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目前远洋渔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除公海鱿鱼钓尚未建立专门的国际组织对其进行限制外(估计两三年后国际组织也要控制),其他均有明确的配额限制(我国的配额已全部用完)。至于到其他国家的远洋渔业,绝大多数都是小船,生产状况还可以,新增规模需要企业跟相关国家部门争取。
2、监管体系
(1) 生产报告制度:包括渔船出入境情况、渔船渔获量、主要品种、产值等生产情况,自捕水产品运回情况以及国际组织要求报告的其他情况。
(2) 标准化渔捞日志制度:我国已对重点远洋渔业项目实行了标准化捕捞日志,统一印制了《金枪鱼渔业捕捞日志》和《鱿鱼渔业捕捞日志》,并拟增加《竹荚鱼渔业捕捞日至》,基本覆盖公海主要捕捞品种。 8 (3) 远洋渔船船位监测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将所有远洋渔船纳入了船位监测系统,相关单位对渔船船位至少可以每日调取一次。
(4) 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制度:是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对远洋渔业实施有效监管的需要。2010年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管理工作的通知》。
(5) 合法捕捞证明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对进口的蓝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剑鱼和南极犬牙鱼等四类水产品需进行捕捞合法性认定,并由农业部渔业主管部门签发《合法捕捞通关证明》后方可办理相关进口手续。同时,我国对输出欧洲、智利水产品以及输出日本部分品种水产品,出具相关合法捕捞证书或产地统计证书。
3、重点远洋渔业项目的分类指导和管理
(1) 金枪鱼渔业项目:2010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金枪鱼渔业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 鱿钓渔业项目:2010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管理的通知》,要求适当控制远洋鱿钓渔船规模;新建专业鱿鱼钓船不得小于8米;禁止建造拖钓两用鱿钓船等。
(3) 朝鲜东部海域项目:2010年4月,中朝双方签署《关于朝鲜东部海域捕捞合作协议》;2010年5月,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赴朝鲜东部海域作业渔船管理的通知》。
(4) 南极磷虾探捕项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2011年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4、远洋渔业发展扶持和补贴政策
(1) 远洋渔船建造资本金补贴政策: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2010年)》,对建造大型鱿鱼钓渔船、玻璃钢冷海水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和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分别给予15%、20%和25%的资本金补贴。“十一五”以来共补助了13家远洋渔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