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ppt 57页)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ppt 57页)

户内也有一个配电箱,又分成6个回路经自动开关向用 户的电气设备配电,而L1、L2、L3继续向4层以上配线, 零线N和接地保护线PE是共用的。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 TN系统
TN-S系统(又称五线制系统) TN-C系统(又称四线制) TN-C-S系统(又称四线半系统) TT系统 TT系统
型号及名称: 1.分类和用途是用来分布电流用的,属于布电线类,用字母“B”表示; 2.导体材料是铜,用字母“T”表示,布电线中铜芯导体省略表示; 3.绝缘材料为聚氯乙烯,用字母“V”表示; 4.布电线结构简单,除上面三点,有的还有护套,护套材料为聚氯乙烯也用字母“V”表示;护套材料为 橡胶就用字母“X”表示。没有护套以及后面没有的就不用表示。 如BVV表示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型电线。BV软线用BVR表示,BV橡铜线用BX表示,BV 橡铝用BLX表示,BV塑铝用BLV表示,耐火BV线用NH-BV表示,阻燃BV线用ZR-BV表示 常用BV线型号 BV线通常用绝缘层中心金属导体横截面积来区分型号规格。(比如4平方BV线铜芯横截面直径为2.25 毫米,根据圆形面积计算公式S=π*r*r=3.939平方毫米) 常用bv线型号:0.75平方,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16平方,25平方,35 平方,50平方,70平方,95平方,120平方,150平方,185平方,240平方等
2、符号要素:具有确定意义的简单图形,必须同其他 图形组合才能表示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完整符号。
符号要素
图形符号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限定符号:用以提供附加信息的一种加在其他符号上的符号, 称为限定符号。其通常不能单独使用,但由于限定符号的使用,可
以大大扩展图形符号的多样性。
4、方框符号:用以表示元件、设备等的组合及其功能,既不给出 元件、设备的细节也不考虑所有连接的一种简单的图形符号。一般 用在系统图中使用。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照明平面图
a)平面图;b)系统图;c)透视接线图;d)原理图
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
图a为照明平面图。到 灯座的导线和灯座与开 关之间的导线都是两根 ,但其意义不同,可见 图c透视接线图,到灯 座的两根导线,一根为 中线(N),一根为相线 (L),开关到灯座之间一 根为相线(L),一根为控 制线(G);图b为系统图 ,简单明了;图d为原 理图,分析原理用。
室内配线工程
线路在系统图中的标注方法
电气工程安装常用材料
基本标注格式:a-b(c×d)e-f a:线路编号或线路用途的符号; b:导线型号;如B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导线; BLX—铝 芯橡皮绝缘导线;
c:导线根数; d:导线截面; e:线路敷设方式或保护管管径; f:线路敷设部位。 例如:N1—ZRBV(5X6)CT/PC25—WC/CC
基本知识
建筑配电系统图
基本知识
建筑配电系统图
A栋2单元3层楼的电度表箱(照明配电箱)共有2户,每户 设备按8KW、电流按36A 。
电度表箱的进线为3相5线,其中的L1相与电度表连接, 电度表的型号为DD862-4K、10(40)A(额定电流10A, 最大电流40A),经过1个40A的C45NL型号的漏电保护断 路器(自动开关)再通过3根(火线L1、零线N和接地保 护线PE)10mm2的BV型号导线进入户内。
室内配线工程
室内配线方式的分类
电能的输送需要传输导线,导线的布置和固定称为配线或敷 设。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及环境特征 等的不同,其敷设或配线方式也有所不同
室内配线按其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2种。明、暗 敷设是以线路在敷设后,导线和保护线能否为人们用肉眼直 接观察到而区别的。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照明平面图
a)平面图;b)原理图; c)透视接线图;
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
用两只双控开关在两处控制一盏灯,通常用在楼梯灯、楼上楼 下灯的控制,对走廊灯进行控制。其线路图、平面图、透视接 线图如图所示。在图示开关位置时,灯不亮.但无论扳动哪个 开关.灯都会亮。分析平面中线路导线的多少,可以画出透视 接线图,如图c所示。
IT系统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TN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 部分通过保护线与接地点连接。按照中性线与保护 线组合情况,又可分为3种形式。
TN-S系统(又称五线制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见图所示。因为TN-S系统可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有良好的漏电保护性能,所以在高层建筑或公共建 筑中得到广泛采用。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TN-S系统(又称五线制系统)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2)TN-C系统(又称四线制)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 TN-C系统主要应用在三相动力设备比较多,例如工厂 ,车间等,因为少配了1根线,比较经济。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3、电路中各电气设备、元件等彼此之间都是通过导线 将其连接而构成一个整体。
4、建筑电气工程图与建筑结构图及其他安装工程图不 能发生冲突。
5、图形符号无法反映设备的尺寸 ,图形符号所绘制的 位置不一定是按比例给定的。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一般符号:能用以表示某些产品或这些产品基本特 征的通用的简单符号。
电线种类(BV系列)
ZR-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阻燃电线;绝缘料加有阻燃剂,离开明火不 自燃。
NH-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耐火电线;正常着火情况下还可以正常使用 。
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 设备用的电缆电线。
BV线的特性 具有抗酸碱、耐油性、防潮、防霉等特性。
3)TN-C-S系统(又称四线源自系统)系统中前一部分线路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 合一的。TN-C-S系统主要应用在配电线路为架空配线 ,用电负荷较分散,距离又较远的系统。但要求线路在 进入建筑物时,将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同时再分出一 根保护线。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TT系统
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通过保护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直接关联的接地极 ,见图。在TT系统中,保护线可以各自设置,由于各 自设置的保护线互不相关,因此,电磁环境适应性较好 ,但保护人身安全性较差,目前仅在小负荷系统中应用 。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2013年12月
基本知识
直流电:
直流电(Direct Current,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 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 而产生波形。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 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直流电主要应用于各 种电子仪器,电解,电镀,直流电力拖动等方面。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工程的概念
建筑电气工程图是电气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建 筑电气工程预算和施工方案,并用以指导施工的重要 依据。
建筑的供电、用电工程通常包括:
外线工程
动力与照明工程
变配电工程
防雷接地工程
室内配线工程
消防报警系统
安防、广播、电视,楼宇自动化等弱电工程弱电工程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种类
基本知识
建筑电气工程图的导线表示方法
a)多线表示方法:实际电路中出现的每一根连接线或导线在途中 均有表示。 b)单线表示方法:用一条图线表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连接线或导 线,且在图线上注明实际导线或连接线的根数。
1 2 3
基本知识
阅读建筑电气工程图的一般程序
阅读建筑电气工程图必须熟悉电气图基本知识(表达形 式、通用画法、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建筑电气工程 图的特点。 阅读建筑电气工程图的方法没有统一规定。根据工程总 结,通常可按下面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情况先浏览, 重点内容反复看。 具体针对一套图纸,一般可按以下顺序阅读。
基本知识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及安全
IT系统
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或有一点经足够 大的阻抗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接 至接地极。在IT系统中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比较好,当任何一 相故障接地时,大地即作为相线工作,可以减少停电的机会 ,多用于煤矿及工厂等希望尽量少停电的系统。
附表
室内配线工程
特种电缆的型号名称及用途
附表
室内配线工程
电气工程安装常用材料
电线种类
绝缘电线:主要有塑料绝缘电线和橡皮绝缘电线2大类。导 线型号中第一位字母“B”表示布置用导线,第二位字母表示 导线材料,铝芯用“L”,后面几位为绝缘材料及其他。绝缘 电线的型号见下表
室内配线工程
电气工程安装常用材料
基本知识
三相四线制:
3条相线(火线)1条中性线(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 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的供电体制 。3条相线具有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 的正弦交流电压,称为三相对称电压。
单相交流电:
在电路中只具有单一的交流电压,在电路中产生的电 流,电压都以一定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就是三相交流 电路中的一相,因此三相交流电路可视为3个特殊的 单相电路组合。
明敷设:导线直接或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体 、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
暗敷设: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体、顶棚 、地坪及楼板等的内部或在混凝土板孔内敷设。
室内配线工程
室内配线方式-附表
常见的室内线路敷设方式及工程图上文字符号和导线敷设部 位的标注见下表。
室内配线工程
室内配线方式-附表
1、看标题栏和图纸目录。了解工程名称、项目内容、 设计日期及图纸数量和内容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