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最新)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最新)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规范畜禽养殖,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畜牧业绿色持续发展,
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根据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畜禽养殖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X号)精神,
结合省委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问题以及X县环境保护与畜
牧业发展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X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
源化利用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国
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委
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按照“就地消纳、综合利用、能量循
环、变废为宝”原则,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
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规模养殖场建
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为主要处理方式,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
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健全制度
体系,夯实工作责任,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加强科技支
撑,强化装备保障,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
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构建产出高效、产品
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养殖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
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
环境保护,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保障畜产品供给稳定。
——坚持属地管理,企业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对本
辖区内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集中治理。各畜禽养殖场、养殖专业户
是畜禽粪污治理主体,必须切实依法承担治理责任,加大治理投入
力度。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根据气候特点、畜禽品种、饲养
规模,实行畜禽养殖与种植业相结合,以肥料化还田利用为基础,
采取经济高效适用的堆肥发酵、有机肥加工、“三沼”处理等无害化处
理模式,实现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投入。强化资金投入,积极采取财政扶
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开展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开展粪污治理,
形成多路径、多形式共同推进格局。
——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坚持“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原则,
根据“以地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将畜牧业作为农业
循环发展重要内容。鼓励全县农作物、棚菜果蔬基地与养殖龙头企
业开展对接,针对种植需要,对畜禽养殖废弃物采取不同方式处理
后,用于农作物、蔬菜、瓜果生产,与土壤改良有机结合,形成农
牧良性循环,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大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
三、治理范围和目标
(一)治理范围。全县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其中生猪存栏量
300头以上;牛存栏量100头以上;禽类存栏量X羽以上;羊存栏量
200只以上。
(二)总体目标。到X年底,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
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
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
装备配套率达到80%以上。X年底,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X年全县畜禽粪污综
合利用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
四、重点任务
(一)基本完成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
设。按照“畜禽养殖业主为主体、政府分级负责”原则,各镇街负责辖
区内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的组织实施;养殖场作为实施主
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粪污处理方案。生猪和牛粪尿产生量大
要求实行固液分离,必须建设堆粪场和沉淀池(或尿液收集池)、
发酵池(或沼气池);禽类和羊只需建设堆粪场。根据畜禽养殖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