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 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天麻药理研究的主要结果及最新进展,对天麻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天麻在药理上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惊厥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血压、提高动脉血流的惯性和全身动脉顺应性和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且还有促智抗衰老作用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并且对天麻的毒副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天麻;药理作用;免疫作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ume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又名赤箭、赤箭芝、定风草、独摇兰、离母、合离草等,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以蜜环菌菌丝和分泌物作为增长和发展的营养来源,种植在营养成分高的泥土和湿度较高的灌木丛中。目前在云贵高原、四川、西藏等地域广泛栽培。一般在立冬之后到第二年清明节之前开始采挖,采挖后清洗干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1]。天麻素是天麻的有效单体成分之一,其化学名为 4- 羟甲基苯基 -B-D- 吡喃葡萄糖甙,药理实验证明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2]。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录,辛温、无毒,主治各种风湿、四肢痉挛、瘫痪不遂、头晕、头痛等症。传统中医学认为天麻素主要有息风定惊、抗风湿、抗癫痫、抗惊厥、镇静和镇痉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1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薛柳华等[3]取天麻素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的神经元损害模型 ,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 。结果提示 : 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 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检测到天麻素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4]。黄秀风等人[5]通过 MMC中毒性心肌操作的细胞病例模型观测到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推论出药理作用与天麻素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增强抗损伤的作用有关。 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王正荣等[6]通过采用改良风箱模型的方法来评估天麻素血管中血流惯性以及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总结了天麻素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天麻素具有降低血压和周围血管阻力的作用,能够提高动脉血流的惯性和全身动脉顺应性的作用,认为天麻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药物成分。黄秀凤等[7] 用体外培养乳鼠研究了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组织化学变化及搏动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合成天麻素成分可使心肌细胞搏动节律更加规则、收缩力进一步加强、频率加快而对其一般形态无影响,但各实验组均使细胞内的核糖核酸、糖原、三磷酸腺苷酯、脱氧核糖核酸、乳酸脱氢酶和玻泊酸脱氢酶的含量显著增加,所以认为天麻素可能具有提高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尤其是在缺氧条件下。 3镇痛、镇静作用 张怡评等人通过热板法研究发现天麻素与天麻苷元均能提高致痛小鼠的痛阀,表明天麻素与天麻苷元均具有阵痛效果[8]。对小鼠使用醋酸之后,会导致小鼠产生扭体反应,此时,对小鼠使用较高剂量的天麻素,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的扭体反应。同时,天麻素使用的剂量与小鼠扭体反应的激烈程度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9]。 叶红等人研究发现天麻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其镇痛的作用效果与天麻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其阵痛效果越显著[10]。唐庆等人通过对天麻钩藤降压胶囊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戊巴比妥钠能够对小鼠的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天麻钩藤降压胶囊能够影响戊巴比妥钠的含量,进行影响小鼠的睡眠时间,但是该胶囊剂的使用不会给小鼠的自由活动产生影响,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的作用[11]邹宁等人通过天麻素对小鼠的镇静作用研究发现,其结果与上述唐庆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天麻素能够影响小鼠体内的巴比妥钠的含量,从而影响小鼠的睡眠,同时还能够降低小鼠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从而体现出天麻素催眠和镇静作用[12]。 4 促智抗衰老作用 口服天麻4. 8g /kg能减少D-半乳糖衰老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13], 也可显著恢复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被动回避反应能力的下降[14,15],明显提高R BC中SOD 活性 ,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减少心肌脂褐质, 而对脑、肝脂褐质减少不明显 。天麻醇提物10~40g /k g 能明显增加旋转后小鼠的进食量 ,提高旋转后小鼠在方型迷宫中的学习分数及到达安全区小鼠的百分率; 天麻醇提物10~20g /k g 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 并且能显著对抗旋转后小鼠自主活动度的降低 。天麻的甲醇提取物 、 天麻素、对羟基苄醇可以改善环己酰亚胺 、 阿朴吗啡(非东莨菪碱)诱导大鼠遗忘症的模型[16]。 5抗惊厥作用 现有的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天麻能够起到抗惊厥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天麻中所含有的天麻素、香荚兰醇和香荚兰醛等成分。黄燕等人通过大鼠进行大脑皮层放电实验,发现天麻可以延长致痫的潜伏期、缩短惊厥的持续时间[17]。代声龙等人研究发现,不同含量的天麻素对小鼠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的调控小鼠体内戊四唑的含量,戊四唑含量的高低能够导致小鼠产生惊厥。所以,天麻素能够对小鼠惊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8]。邓士贤等人研究发现天麻素及其苷元可以延长惊厥的潜伏期[19]。柴慧霞等人通过天麻对家兔癫痫作用的研究发现,不同含量的天麻都会对家兔的癫痫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用基本上都是延缓癫痫发作的时间,只是随着剂量的变化其延缓的程度各有不同[20]。 6降血压的作用 莫云强等人[21]用猫作急性血压实验 ,天麻素及其苷元用药1~2h 内血压轻度下降 。静脉注射天麻注射液对大鼠和家兔有迅速降压的作用 ,最大降低 73%持续 1~1. 5h 以上。庄毅等人[22]发现天麻素在增强中央动脉顺应性方面优于其它扩血管药, 使主动脉 、大动脉等血管弹性增强, 从而增强了血管动血压的缓冲能力 ,使天麻素降低收缩压比舒张压和平均压更明显, 并且比较了3种含锌量不同的天麻的降压效果 ,发现含锌量越高,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就越长 ,可调性越好,且降压时不影响心率。 7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研究证明,天麻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速红细胞流速,改善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从而改善脑血管系统的血液供应[23]。在家兔体外、大鼠半离体和小鼠体内实验中,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天麻提取物 G2 能抑制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体外实验中,天麻提取物 G2还能抑制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得出天麻提取物 G2 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结论[24]。以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评价药物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证明天麻素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5]。丁诚实等通过观察天麻糖蛋白(PGE2-1)的抗血凝与抗血栓作用的实验表明 PGE2-1 具有显著的抗凝、抗栓作用,可能为天麻提取物在抗栓方面的主要成分[26]。 8增强免疫力 龚海洋等人[27]通过对刚果红廓清功能的测定, 发现天麻素水煎液能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陈怡敏等人[28] 研究天麻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 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血清溶菌酶活力( P< 0. 001) ; 天麻素 25m g 可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 ( P<0. 001) ; 高于或低于 25m g 者均无显著差异。天麻素注射液的溶血空斑实验 、免疫玫瑰花结形成细胞 (IRFC) 试验和抗绵羊红细胞抗休(SRBC)值高于对照组(P<0.001) 提示 : 天麻素注射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王曙光等人[29]发现天麻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小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 T细胞的免疫应答 ,还能促进特异性体液抗体形成,提高小鼠特异性抗原结合细胞能力; 溶血空斑实验和抗绵羊红细胞抗体(SRBC)实验表明 , 天麻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 9毒副作用 《本草纲目》中即有天麻无毒的记载 。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口服 、 尾静脉注射天麻素 5000mg/kg ( 相当于 20kg生药 ) 观察3d ,不见中毒及死亡 。天麻甙或对羟基苯甲醛对小鼠灌胃 14~60d ,对造血系统、心、肝、肾等机体重要脏器无不良影响 。乙酰天麻素给受孕6~15d 小鼠和大鼠胃内给药 37mg/kg·d,对胎盘和胎仔鼠体重、性别、外观、内脏及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当合成天麻素对家兔给药剂量增至6g /kg时,未见中毒、死亡发生[30]。 10结论 天麻作为传统中药之一,被广泛应用。当前对天麻的研究已经较为广泛和深入,天麻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药理作用也较为明确。综上所述,天麻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并且对治疗各种晕眩有显著的疗效,在心血管方面有降低血压、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且还有促智抗衰老作用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天麻素的功效多,疗效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在近几年对天麻的研究除了对天麻素、天麻苷元这些化学成分的探索,也开始向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其他领域进行研究,天麻的应用前景良好,市场广阔。

参考文献 [1]徐鸿华. 中草药彩图手册(二)[M]. 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3. [2] 陶云海. 天麻药理研究新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33(1): 108-110. [3] 薛柳华, 等. 天麻素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