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强化责任担当抓好“央督”整改
恢复受破坏红树林生态、消除饮用水源安全隐患、完
成黑臭水体年度整治任务……2017年7月广东省政府印发的
《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
整改方案》中,涉及湛江的整改任务有11项,包括加快红
树林生态修复、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等。
对此,湛江市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决落
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等工作纳入党
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市委
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作出批示指示、召集会议研究和开
展实地督导,以最高的规格、最严的措施、最大的力度抓好
落实,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按时限要求完成了2017年
度整改工作任务。
村民充当护林员
共治共享红树林生态
滩涂地满是跳跳鱼、大脚蟹、小海虾;树冠上水鸟栖息、
蜜蜂采蜜……湛江红树林生物物种丰富,为众多生物提供了
栖息和觅食的场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
“连片最大、树龄最老,有鸟类、贝类、鱼类等100多
个生物物种。”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
员介绍,湛江市廉江红树林保护区核心区面积达900公顷,
品种有红海榄、秋茄等15种,包括伴生树种共有24种。
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之中,
对海浪和潮汐的冲击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护堤固滩、
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降低盐害侵袭,对保护海岸起着重
要的作用,为内陆的天然屏障,有“海岸卫士”之称。此外,
红树林的固碳能力是陆地森林的20倍,对气候调节也起着
一定的作用。
保护红树林、义不容辞。湛江市历来注重加强红树林保
护工作,按照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的要
求,研究制定了红树林保护区4800多公顷养殖场清退工作
方案。
“按期完成了2017年度红树林保护区整改任务。”据介
绍,湛江市对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核实,结
合实际编制上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至界
定方案》,确保规划保护区面积和实际管控面积实现一致,
达20278.8公顷,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此外,还印发实施《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制定湛江红树林保护区4800多公顷养殖场清退
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执
法方面,麻章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17年先
期清退麻章岭头保护小区核心区养殖场133.33公顷,取得了
初步成效。此外,通过人工造林和加强管护等措施,补种红
树林270多亩,红树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
3月27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和省环境保护厅
组成的联合督察组前往麻章区岭头岛督察红树林保护区整
改工作,对湛江红树林生态保护整改工作给予了肯定。
在整治中,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做了大量前期基础
工作,但由于2006年划界偏大,将一些历史形成的养殖塘、
渔港等都纳入保护范围,养殖量大,涉及村民较多,整治资
金缺口较大等原因导致养殖场清退工作难度增大。湛江红树
林保护区管理局表示,为了与当地村民共治共建共享红树林
生态,聘请了一批当地村民作为护林员,他们或兼职或全职,
定期进行巡护,发现并及时上报破坏红树林的违法行为,由
执法人员进行查处,因此,有效地遏制了破坏行为。
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一排排违法建筑被拆除、一批批物料工具被查扣……
4月14日,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政府牵头,组织城管执
法、公安、环保、畜牧、政法、司法等部门共200多人,对
合流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综合整治执法行动。
据了解,位于该水库边的合成生产基地养殖场部分违法
建筑,此前已被执法部门关闭,但仍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
“现场通过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
执法行动得以顺利进行。”麻章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当
天经过连续14个小时的不懈奋战,共拆除9宗未按协议要
求落实清理搬迁的建(构)筑物,共计2367平方米,其中
清理拆除猪舍6宗,民房3宗,暂扣堆放物料、建设物料和
施工工具一批。
4月15日上午,记者回访时看到,该基地数天前仍在违
规建设的建(构)筑物,如今已全部被整治拆除,其废弃物
料也已清理完毕。
4月20日,合流水库西侧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养猪场(已
于2016年关闭使用,但设施尚未拆除)也启动了清拆工作。
4月底,总共10489.3平方米的种猪场养殖设施及硬底化地
面等拆除并清理完毕,彻底还绿于民。
据了解,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2017年4月反馈广
东意见时指出,湛江全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存在17
个设施项目。这些设施均为2008年6月1日前建成的,包
括6个畜禽养殖场、1所学校(育才学校)和10条村庄。
根据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要求,湛江市于2017
年5月制定了清理整治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
截至目前,除合成生产基地养殖场、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养猪
场完成搬迁清理工作外,雷州市西湖、迈生、龙门、红心楼
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4家养殖场也已完成关闭或搬迁,全部
6个畜禽养殖场的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此外,育才学校已于
2017年9月1日停止招生,正积极办理人员分流及师生安置
有关事宜,预计2018年6月底前完成搬迁任务;吴川竹华
村和开发区龟头村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剩余的8个
村庄已纳入雷州市和吴川市整县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
设项目整体推进。
超额完成整改任务
黑臭水体消除近九成
近年来,湛江编制实施了《湛江市主城区水系整治规划》
《湛江市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
年)》《湛江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按照“一河一
策”原则,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分别对南柳河、滨
湖、绿塘河、赤坎江等一批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黑臭
水体逐步消除,生态逐渐恢复,既提高了防洪排水能力,河
道及周边的环境也获得大幅提升。” 湛江市环保局相关人员
称。
如近年实施的滨湖公园整治工程,环湖岸线约12.5公
里,总面积376.6万平方米,其中湖区面积260万平方米。
整治过程中,通过管道截污、坡岸修复,利用岸线修建环湖
绿道和休闲设施。在整治黑臭水体的同时,给市民一个锻炼
和休闲的好去处。
据统计,湛江全市28个黑臭水体已有25个完成治理,
消除率达到89.3%,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整治任务。此外,
湛江市还按期完成城市石化企业防护距离管控工作,定期组
织有关部门对湛江东兴公司与石头村150米防护距离进行现
场核查,加强管控工作,防止村民回迁和违法违章建设。湛
江市环保局对企业加强了的环境监管力度,在线监测数据显
示,2017年以来湛江东兴公司各项污染物排放达标。湛江
东?d公司作为企业方,也主动强化环境风险防控,结合环境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管理,确保治污实
施正常运行,保障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