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综合地层分区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综合地层分区

第25卷第6期 2011年12月 资源环境与工程 

Resources Environment&Engineering Vo1.25,No.6 Del2.,2011 

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综合地层分区 陈 磷 ,左文超 ,徐春燕。,李 浩 ,黄 波 (1.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4;2.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北武汉430022;3.湖北省 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56;4.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摘要:地层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地质实体之一。通过利用25万区调最新成果(特别是1:25万麻城幅区调), 以地层实体特征为研究对象,对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及其两侧地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地层分区划分 方案。根据地层综合特征和差异性,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地层大区、4个地层区和9个地层分区,并对各地 层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形成的地层主要岩性组合及主要地层群组间的接触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综合地层分区;岩性组合;接触关系 中图分类号:P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11(2011)06—0569—08 

O 引言 秦岭一大别造山带是横亘中国大陆中部的一个巨 型山链,延伸长度超过2 000 km,走向大致呈近东西一 北西西向,并以超过200 km的宽度把华北陆块和扬子 陆块分隔开来。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是上述山链的东 段,地层、岩石及构造尤为复杂,多期复杂的构造既控 制了地层的形成,又对已形成的地层进行着改造。对 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及其两侧岩石地层进行综合分区 和对比研究很有必要,可为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地质环 境和寻找矿产资源提供参考。 1 地层分区的依据和原则 1.1地层分区的依据 研究区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部位及两 侧,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较全,从太古宙到新生代 的地层均有分布。多期次构造活动既控制了地层的形 成,又对已形成的地层进行着改造。三叠纪末印支运 动导致秦岭洋盆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 对研究区地层影响最大,宏观表现为主要断裂活动对 地层序列进行切割,使地层间断或堆叠重复或导致已 埋藏于地下深处的老地层隆升与新地层接触。特别是 两大板块碰撞部位及其邻近地区,地层受主要断裂影 响更为严重,一个完整的原始沉积盆地或沉积相区,经 后期主要断裂活动可能被肢解成几个构造一地层区 块;一个较大的构造区块内的地层,也可能是几个沉积 盆地或沉积区物质的堆叠体。因此对造山带及其邻近 地带的地层进行分区应考虑两个主要依据,一是地层 总体基本特征,二是区域构造部位和主要断裂,应称谓 构造一地层分区。因此,本次地层区的命名均冠以构 造名称。 对远离造山带的大范围扬子陆块,其地层分区主 要依据中新元古代一古生代地层组合特征和变化情 况,并综合考虑其它时代地层特征而确定。 1.2地层分区及分级原则 本研究区构造一地层等级划分为四级,划分原则 如下: 地层大区同属一个大型板块区域内的地层,划 归为同一地层大区。地层大区边界线是板块碰撞缝合 线(大断裂)。 地层区在同一地层大区内,处于同一大地构造 带上的地层,划分为同一地层区。地层区边界线是较 大的断裂。 地层分区在地层区内,对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 组合总特征基本相同的地区,划定为地层分区。地层 分区边界线为主要断裂。 地层小区在地层分区内,对地质构造环境和地 层组合特征相同的较小区域,划定为地层小区。在同 

一小区内用一个综合地层柱状图就可以反映出本小区 的地层特征。 1.3构造一地层区划分 根据上述地层分区依据和原则,将研究区划分为 2个地层大区,4个地层区,9个地层分区。此外将3 个地层分区进一步划分为8个地层小区(图1)。各地 

收稿日期:201I一03—14;改回日期:2011—06—09 作者简介:陈磷(1971一),男,高级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yzchenl@163.corn 570 资源环境与工程 层分区具体地层单位划分及对比见柱状图(图2、3)。 

构造一地层分区名称及编号 Ⅱ 扬子板块地层大区 主要断层名称殛编号 T 华北板块地层大区 Ⅱ 南秦岭构造带地层区 ①丹凤一淅川—桐柏一宣化一浠水大断裂f蛇绿混杂岩带) T。 华北陆块地层区 Ⅱl-1 南秦岭构造带内带地层分区 ⑦洛南-栾川一明港一合肥断裂 T 华北陆块地层分区 ⅡH南秦岭构造带外带地层分区 ⑨城口一襄樊一广济断裂 I 华北陆块南缘反冲褶断带地层分区 Ⅱ1。 随枣地层小医 @宜阳一鲁LⅡ断裂 T 北秦岭构造带地层区 Ⅱ 一 丹江地层小区 ⑤朱阳关—镇坪断裂 T 北秦岭构造带外带地层分区 Ⅱ : 两陨一武当山地层小区 ⑥信阳一商城一晓天断裂 I j一 北秦岭构造带外带西区段(二郎坪)地层小区 Ⅱ 一: 甲利一竹溪地层小区 ⑦新城一黄陂断裂 I 一. 北秦岭构造带外带东区段(北淮阳)地层小区 Ⅱ 扬子陆块地层区 ⑥石泉一安康一竹山断裂 I 一 北秦岭构造带内带地层分区 Ⅱ 上扬子地层分区 @桐城一太湖(郯庐)断裂 

I 一 北秦岭构造带内带西区段(中秦岭)地层小区 Ⅱ2一 下扬子地层分区 I 一 北秦岭构造带内带东区段(大别山)地层小区 Ⅱ2一,江南地层分区 

图1研究区构造一地层分区略图 Fig.1 Sketch of structural—stratigraphic subregion in study area 1.~级构造一地层分区界线(断裂);2.二级构造一地层分区界线;3一:级及四级构造一地层 分区界线;4.基岩出露区边界线。 

2华北板块地层大区(I) 2.1华北陆块地层区(I ) 本研究区华北陆块南部与北部地层特征有一定差 异,可划分为2个地层分区。 2.1.1 华北陆块地层分区(I ) 该区位于本次研究最北部宜阳一鲁山断裂以北, 地层发育较全。基底由太古宇中深变质岩系太华岩群 (下部为变酸性、中基性岩序列,上部为变碎屑岩及碳 酸盐岩夹少量火山岩序列)、登封岩群(变花岗岩一绿 

岩一碎屑岩序列)和中元古界中浅变质岩系嵩山岩群 (变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系)构成。上覆地层(与下伏地 层呈不整合接触)为中元古界熊耳群浅变质中一基性 夹酸性火山岩系、中上元古界汝阳群浅变质碎屑岩一 碳酸盐岩系。再上不整合覆盖未变质地层,从老到新 有寒武一奥陶系碳酸盐岩建造,石炭一三叠系碎屑岩、 碳酸盐岩建造,侏罗系含煤碎屑岩建造,白垩系碎屑岩 建造和新生界地层。该地层区缺失中奥陶世一 石炭 世地层 第6期 陈鳞等:东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综合地层分区 573 2.2北秦岭构造带地层区(I ) 2.2.1 北秦岭构造带外带地层分区(I ) 该分区处于洛南一栾川一明港一合肥断裂与朱阳 关一镇坪断裂及信阳一商城一晓天断裂之间,为一个 比较复杂的活动带。多期次构造活动、岩浆活动、褶皱 和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出露的地层东西差异较明显, 故划分为2个地层小区。 (1)北秦岭构造带外带西区段(二郎坪)地层小 区(I 2 一 ) 该小区北界为洛南一栾川一明港一合肥 断裂。南界为朱阳关一镇平断裂。全区地层多呈北西 西向带状分布,河南省1:25万区调称之为北秦岭南召 构造地层小区 J。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界宽坪岩群中 浅变质基性火山岩一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系,新元古界 淘湾岩群浅变质碎屑岩一碳酸岩盐系,下古生界二郎 坪群浅变质细碧岩一石英角斑岩一碎屑岩系。上述岩 群间均呈断层接触关系。其上覆盖层为上古生界柿树 园组浅变质碎屑岩系和蔡家凹组碳酸盐岩系。在南召 县附近断陷盆地内分布有晚侏罗世南召组黄褐色、灰 绿色碎屑一泥质岩系及早白垩世马市坪组黄褐色碎屑 岩系。 (2)北秦岭构造带外带东区段(北淮阳)地层小 区(I;一 ) 该小区北界为洛南一栾川一确山一合肥 断裂东段,南界为信阳一商城一晓天断裂。本区大部 分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仅南部大别山北坡出露基岩。 在光山一商城一带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中浅 变质碎屑岩一火山岩系,古生界寒武一志留系中浅变 质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系,泥盆系中浅变质 碎屑岩系,石炭系含碳质泥质碎屑岩系。各岩系问均 为断层接触。其上不整合覆盖中生界侏罗系碎屑岩 系,白垩系中酸性火山岩一碎屑岩系¨ 。 2.2.2北秦岭构造带内带地层分区(I 一,) 北秦岭构造带内带是一个强烈活动带,由于(丹凤 一)淅川一桐柏一宣化一浠水大断裂的多次活动破坏 了该构造带的完整性及空间分布的连续性。本次工作 区内该构造带有西部、东部两个区段,其地层特征有明 显差异。故划分2个地层小区。 (1)北秦岭构造带内带西区段(中秦岭)地层小 区(I 1一 ) 该小区位于秦岭中部地区。其北界为朱 阳关一镇平断裂,南界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后 最终主缝合线西段丹凤一淅川一桐柏大断裂,平面上 成扁豆状沿近东西向分布。本区段为夹持于两大断裂 之间的一个长期隆升区,构造及岩浆岩活动非常强烈, 多期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基本没有完整分布的 地层,多是一些堆叠的构造地层岩片。从总体特征来 看,以中部呈北西西向窄条状分布的上白垩世断陷盆 地(西峡盆地)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界划分为北、南两 部分。北部(河南省称中秦岭蛇尾构造地层小区)出 露地层有古元古界秦岭岩群,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碎屑 岩一火山岩一含石墨碳酸盐岩系,中新元古界峡河岩 群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碎屑岩一碳酸盐岩一火山岩系, 下古生界子母沟组碳酸盐岩系。南部(河南省称之为 中秦岭内乡构造地层小区)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陡岭 岩群中深变质碎屑岩一火山岩一含石墨碳酸岩系,中 新元古界龟山岩组中浅变质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火 山岩系,下古生界周进沟组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岩系, 上古生界泥盆系南湾组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系。 上述各岩系问均呈断层接触关系¨ 。 沿商城一丹风一淅川一桐柏大断裂带(即两大板 块主缝合线的西段),断续分布着一系列残存的蛇绿混 杂岩片,各种蛇绿混杂岩块以不同级别的韧性剪切带 和断层相分割,成为构造岩块组合体。这里蛇绿岩系 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构造就位时期为印支期。 (2)北秦岭构造带内带东区段(大别山)地层小 区(I 一 ) 该小区位于大别山地区,是一块长期隆升 区,在平面上呈三角形。其西南边界为华北板块与扬 子板块碰撞后最终主缝合线东段桐柏一信阳一宣化一 浠水大断裂,北界为信阳一商城一晓天断裂,东南边界 为桐城一太湖(郯庐)断裂。本区多期构造活动、岩浆 活动及变质作用很强烈,各种类型的褶皱和断裂、韧性 剪切带非常发育,基本上没有完整发育的地层,多是一 些堆叠的构造地层岩片。最老的深变质岩系出露于麻 城一团风断裂以东地段,基本为变花岗岩一绿岩一碎 屑岩序列。太古界一古元古界大别山岩群,由一套深 变质的表壳岩系组成,基本上是层状无序地层,主要岩 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含石墨片麻岩、斜长角 闪岩、夹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等。其上覆岩系(与下伏 岩系呈断层接触)主要分布在西部地段,为中元古界中 深变质岩片麻岩系(福田河片麻岩组、西张店变基性火 山岩组),主要岩性为二云(黑云、白云)斜长片麻岩、 二云钠长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二云石英片岩 等。再上不整合覆盖有新元古界南华一青白口系“红 安岩群”(相当于武当岩群)浅一中变质沉积一火山碎 屑岩系,主要岩性有白云钠长石英片岩、浅粒岩、绿帘 绿泥钠长片岩及变粒岩等。在复向斜槽部分布有新元 古界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系。 沿丹风一淅川一桐柏一信阳一宣化一浠水大断裂 (即两大板块主缝合线)的中东段,断续分布着一系列 残存的蛇绿岩混杂带岩片,主要有碳酸盐岩岩片、超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