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变新时期员工队伍难管理的现状
摘要:要改变新时期员工队伍难管理的现状,作为企业需进一
步抓好管理者自身建设,并从加强员工责任心入手,结合“三力”
的人力管理,做到会管理、懂管理,企业员工队伍自然就会好管了。
关键词:领导者自身建设 员工责任心管理 人力管理
随着新时期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反映现在
的员工难管理,难管理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其核心是主流文化缺
失的大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管理不当而
导致的。要改变员工难管理的局面,需要国家和企业两手抓。大环
境要弘扬一种主流文化,如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文化,小环
境也要加以倡导,企业若能用此引导员工,增强全员的社会主义文
化价值观,那么,就会形成对企业管理有利的环境。作为企业要改
变员工难管理的局面,则需进一步抓好管理者自身建设,并从加强
员工责任心入手,结合“三力”的人力管理,做到会管理、懂管理,
企业员工队伍自然就会好管了。
一、加强领导者自身建设
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一个高标准,逐渐完善个
人的修治,从不间断。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完善自己的管理行为,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
发展自己的管理眼光,甚至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如此则具备
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良好素养,即做到了管理者的修己。
明德由心生,修己而安人。管理者修己后,让员工的思想上也
逐渐提高,对企业的发展路线,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对企业的管
理政策,对个人的发展前途以及对个人与企业的关系,都能形成正
确的认识。则员工可以理解管理的行为,约束自我的行为,并能将
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一体而视,等同对待。使其明德于心则人
心安,让心指引个人的行为则行为规范。这是管理的一种智慧,类
似兵家的攻心为上,可达老子的无为而治。
企业该如何点亮员工的心灯呢?企业必须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心
来点亮员工的责任心。没有心灯的企业又怎能点亮员工的心灯,照
耀员工前进的道路呢?所以,企业的责任心一定来源于高层,高层
敢于对社会负责,敢于对员工负责,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制度中,
而不是体现在口头语言中,这样,才能使员工信服,进而尊崇,直
至做到。领导者工作中能以身作责,充分体现敬业和责任心,能使
员工效仿和学习。行为教育就是告诉员工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把应该做的事情按正确的方法反复演练。使员工养成按工作流程和
标准工作的习惯。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
事情,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防火墙。这样,才能
谈得上企业对员工责任心的化育。
二、加强员工责任心管理
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一个人的学历再高,能力
再强,如果缺失责任心,则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业绩不良,一定导
致许多企业轰然崩塌。而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又与企业管理员工责
任心的能力有关。
那么究竟该如何管理好员工的责任心呢?李勋义老师的经验
是:“严格管理,多管齐下,严格执行,行为教育,心灵导航”。
1、严格执行流程
要想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对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服务流
程和信息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合理设计完善,从流程上确保工作
质量达标。同时,对流程的执行要严格检查和核对。
把工作流程严格地规范出来,要求员工必须完成所有程序,员
工的责任心也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
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表格化。照着流程和标准去做,去检查,
去监督,自然也就尽职尽责了。
2、严格制度监管
企业对员工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必须规范,就
是制度检查和监督。如果说流程是流水的钢管的话,那么制度就是
钢管之间的铆钉。企业要通过制度,让员工明白违反流程、不尽职
的代价是什么?监管是管理工作所必须的,企业有制度没有人监
管,等于没有制度。监管者首先自己要遵守应该遵守的制度,其次
还要破除情面不徇私情进行监管,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做到无情
的管理,绝情的制度,有情的领导。
3、化育员工心灵
仅有流程、制度和监管,员工就一定能有责任心吗?显然未必。
还要通过行为教育来进行。通过举行各种行为教育,让员工自愿接
受约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这就是教化的作用。行为教育一部
分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另一方面是领导者的以身作责。
三、加强人力管理
细化到小团队的人的具体管理,简化为“三力”管理,即对员
工“能力”、“动力”和“压力”的管理。
1、能力管理
能力是胜任工作的基础,没有能力,即使有再大的动力,给予
再大的压力,也不会有好的工作成果。
入职后员工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为两种,一是在岗培训,一是
自主学习。在岗培训对于新员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直属领
导或带徒师傅的手拿把攥地指导,新员工能快速地熟悉并胜任自身
本职工作。另外,自主学习是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方式,因此,领
导层要在组织内不断倡导、推行并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
促使员工的学习,来提升个体能力,并进而提升组织的执行能力,
是成功领导者的特质。
2、动力管理
光有能力,没有动力也不会有好的执行力,可以说,企业大部
分执行力的问题,都源于员工个体的工作动力不足。员工的工作动
力来源于多个因素,比如和谐的企业文化、奖惩有度的管理办法、
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目标、竞争对手的威胁等等,因此,要想提高
员工工作动力,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团队精神,用和谐的文化理念统一团队思想,使大家
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
二是设定组织目标,用一个振奋人心的宏伟愿景来激励员工,
使员工能了解到自己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为每个员工设定独立的小目标,并对完成目标会进行什么
样的奖励做出承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明晰不同层次员工的
不同需求,这就用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要分析出每名员
工处在“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阶梯的哪一
梯度上,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
四是对员工做出的绩效要及时反馈,对好的成绩要当场予以口
头表扬或兑现物质奖励。
五是设定一个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让大家时刻保持对竞争对
手的警惕,形成同仇敌忾的气氛,刺激大家努力工作。
3、压力管理
有能力,有动力,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了。但是,人
是有惰性的动物,在某些时间段会出现懈怠的现象,这时候,就需
要一些压力管理来激发工作积极性了。设定清晰的工作目标并把工
作目标按时间或程度进行分解形成分目标,会给员工制造适当的压
力气氛。另外,对于不当行为的及时惩罚、对于错误方式的及时纠
正都能起到压力管理的作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压力应适当,过
大的压力反而会消减工作动力,导致低绩效。当察觉到员工压力过
大时,予以及时消除,反而会转化成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压力管理
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能力、动力和压力缺一不可。既能理事又会管人,从增
强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动力,适当施加压力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去
创新,管理员工队伍就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