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共23页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共23页
完善规范的信息化制度体系
只有建立起完善规范的信息化制度体系,才能让高校信 息化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形成可持续发 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覆盖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方方面面;
渗透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整个过程;
明确高校信息化每一项工作的职责;
规范高校信息化每一道工作的程序。
重系统轻资源,信息资源积累相对不足
信息资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
信息资源离学校发展需要与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还有明 显差距,需要加快开发与积累的力度。
重技术轻管理,组织机构保障不力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 力量,协调各种关系,工作才能有所成效;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均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体系。
主要内容
一、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二、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 的涵义
四、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 的形成要素
一、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看,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以 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集成为核心的数字 化校园建设阶段。
网络化校园 建设阶段
综合考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制定 好科学全面的信息化总体规划;
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 策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
全面考虑硬件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 管理规范建设和支持机制建设;
建立规范协同的有严格时间节点控制和成本控制的项目 管理机制。
深入细致的信息资源规划
深入细致地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成功构建数据标准 化体系,为实现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 大的信息资源储备。
详细调查分析高校各类信息流产生、传递、处理的全过 程以及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公众等各类信 息化用户的信息需求;
尽快改变传统高校的(副)校长分块管理的模式;
按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职能分别设立助理CIO职位;
将信息化办公室提升到和党办、校办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
科学全面的总体规划既有利于从整体上建立一个关联统 一的数字校园,又有利于统一管理、有序实施、减少失误、 规避风险,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实现信息化建设投资与信息系统发挥成效两者之间的良 性互动
四、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的形成要素
清华大学提出的一个基础平台、一个门户和N个应用系 统的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解决方 案
北京大学提出的衡量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成熟度的三大主 要标志: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一个切实可 行的中长期建设规划、一套完善的规范标准、管理制度 和政策法规
忽视了人性化用户界面的建立;
忽视了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开发队伍和专业化的运行 服务队伍。
重硬轻软,软硬件发展不协调
忽视了在先进的校园网硬件平台上搭建良好的数据环境 和软件环境以及积极开发启用一系列信息化应用系统;
形成了“路好车少货少”的局面。
重建设轻标准,信息共享度与应用集成度不高
没有专门针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或严格按照规划 进行建设;
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信 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缺失。
Hale Waihona Puke 三、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是指坚持用科学 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在连续 的基础上不断稳定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体系, 为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强大全面的信息化支持。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工 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格局, 是当前高校信息化领域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第一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第二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二、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重物轻人,信息化建设“见物不见人”
忽视了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公众等信息化 用户主体的实际信息需求及需求差异;
三个“注重”
在建设的内容上注重“全面”
在建设的内在机制上注重“协调”
在建设的长远目标上注重“可持续性”
四个“统一”
统一信息标准 统一应用标准 统一用户管理 统一信息门户
三个“协调”
软件与硬件的协调
技术与管理的协调
建设与运行维护的协调
两个“良性互动”
实现信息资源积累与信息系统应用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信息资源的整合 信息服务的集成
数字化校园 建设阶段
单纯的 各自为政建设
整体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由 初期的以建设为主的阶段过渡到建设与运行 并重的阶段。
以建设为主 的阶段
建设与运行 并重的阶段
以运行为主 的阶段
技术→管理→制度 建设→服务 先进→安全、稳定、高效 建设经费(项目)→运行经费(常规) 以物为本→以人为本
美国高校信息化的成功经验
信息资源规划的成熟理论
协同有序的CIO体制
美国高校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告述我们,只有体制清晰, 人员到位,信息化建设才能协同有序地展开并卓有成效。
I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或类似 ITS的信息化组织机构已经成为与学生管理、科研管理 并列的少数几个重要机构之一;
ITS内部分工明确,责权利明晰,涵盖网络管理、应用 系统、数据管理、技术支持等各项信息化工作;
ITS人员配置齐全,既有进行软件开发和安全管理的高 层技术人员,也有专门从事用户服务的一般技术服务与 咨询人员,ITS的从业人员占到了学校全部管理人员的 10%左右。
协同有序的CIO体制
逐步建立起协同有序的CIO体制,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组 织、管理和协调工作机制,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化 建设格局的第一要素。
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应用标准与应用访问接口;
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式的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信息挖掘与 校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等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
重开发轻维护,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运行服务体系,致使学校无力 应对众多信息化应用系统后期繁重的维护工作量,致使 各种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不少还给信息化应用 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