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化铜矿石实验

硫化铜矿石实验

硫化铜矿石实验

姓名:郭明

学号:161103129

专业:矿物加工工程

指导老师:刘述忠 林国梁

文献综述:

在自然界中铜的存在形态分类包括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是储量极少)、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硫化铜矿(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精炼出来的。

我国的铜矿物以硫化铜矿为主,在以探明的储量中,硫化矿占87%,氧化矿占10%。混合矿占3%,硫化矿物主要有辉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铜蓝。

我国现在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可浮性(辉铜矿>铜蓝>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采用浮选的方法进行选别出精矿。药剂:石灰、黄药(烃基黄原酸盐)、2#油(松醇油);

设备:球磨机,单槽浮选机。

实验步骤(1)按浮选试验流程中标明的药剂制度,按配制好的药剂浓度准确计算加药量。

(2)清洗浮选机。检查叶轮旋转是否正常,进气孔、回浆管是否畅通。

(3)将磨好的矿浆全部倒入浮选槽内,并将盆上粘附的矿浆全部用水洗至槽内,为防止矿浆沉淀,应先启动浮选机后倒入矿浆。

(4)按流程标明的加药顺序,加入浮选药剂,按规定时间搅拌完毕后,测定矿浆PH值,打开气门充气浮选,在浮选过程中,仔细观察泡沫状态、颜色、泡沫层厚度、矿化好、坏等现象。同时不断用洗瓶冲洗粘附在槽壁上的矿粒,并补加水维持矿浆液面高度不变。

(5)浮选完毕后,取下浮选槽,将槽内矿浆倾入脸盆内,用清水将浮选机清洗干净。一般地,就硫化铜矿而言,几乎所有的黄铜矿都或

多或少地含有黄铁矿,各种矿石中黄铁矿含量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铜硫浮选分离方案的确定 ,现代硫化矿浮选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是

浮选电化学的研究与应用,把矿浆的 p H值和电位与硫化矿的浮选行为联系起 来 , 提出了硫化矿诱导浮选的概念 ,认为硫化矿浮

,随着硫化钠的加入 ,矿浆 p H值升高 ,黄铜矿的可浮性变差 ,

而黄铁矿的可浮性

则逐渐变好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硫化钠

水解后在硫化矿表面氧化的产物 。一般认为 ,硫化钠的水解产物主

要是HS 一 ,由于硫化矿表面静电位的高低不一

,造成 H S 一在其表面的反应也不一样

。黄铜矿和黄铁矿的表面静电位随 p H值变

化规律 黄铁矿的表面静电位较高 ,H S

一可以在其表面发生以下

反应 。

HS

一( a q ) ~ HS 一( a d ) ( 1 )

HS一( a d ) 一 + H + 2 e [ 2 )

s 吸附于黄铁矿表面 ,使其表面变得疏水因而具有良好的硫诱导可浮性 ;而黄铜矿表面静电位较低 ,H S一在其表面只发生反应

( 1 ) ,由于H S一是亲水性的 ,故使得黄铜矿的可浮性变差 ,但

当黄铜矿和黄铁矿混合浮选时,则二者都出现了良好的硫诱导可浮

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