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沂市初中数学35X课堂教学策略

临沂市初中数学35X课堂教学策略

第1页 临沂市“三五X”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致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基本课型。这三种课型都要落实“三维目标”、坚持“五个贯穿始终”、针对不同课型精心设计不同课堂教学环节。以全力贯彻落实市教研室“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

(1) 落实“三”维目标

①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②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2)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①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②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③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④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⑤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 第2页 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一节课、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

初中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策略

基本流程:

一、 自主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情境设计

目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

操作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体现现实性、层次性、趣味性,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提问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来源于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问题、活动、实验等。

2、自主学习

目的:针对情境设计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生成学习,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个别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情境设计中的问题。学生要反思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3、组内交流

目的:针对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问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和能力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勤思、敢问、能讲、善辩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相互释疑,组内交流,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明确完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若有共性问题,适当点评,规范要求。

二、尝试应用

1. 自我尝试

目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初步运用己生成的知识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反思习惯。

操作要求:题目精选,题量适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自主解决,并让学生自我反思。

2、组内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自我尝试,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成果展示

1.展示交流 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解决问题的不 第3页 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要求:以一组为主,其他组补充完善,内容是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同时也可以展示典型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最好是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2、总结反思

目的: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收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

操作要求:让学生反思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反思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什么;反思本人本节课的表现情况。

四、补偿提高

目的:对前几个环节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操作要求:可在备课过程中预设部分问题,同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设置问题。

附: 《三角形的内角》学案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1.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剪下,并拼合三个角在一起,会得到一个180°的角,你有几种拼法?并将各种拼法画在纸上.

2.依据你刚才拼和而成的图形,你能证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吗?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

(组内交流:主要交流证明的方法,并将各组的证明方法写在小黑板上.

方法展示:以一个组展示为主,其它组为辅,重点展示不同的证明方法,并说明结论.)

[尝试应用]

自主学习:

1.在△ABC中,(1)若∠A=50°,∠B=80°,则∠C=_______________;

(2)若∠A:∠B:∠C=1:2:3,则∠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如图1,一种滑翔伞的形状是左右对称的四边形ABCD,其中∠A=150°,∠B=∠D=40°。求∠C的度数。

3.如图2,C岛在A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组内交流:)

第4页 [成果展示]

(展示交流:

第1、2题只展示答案.重点展示第3题的不同解法,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总结反思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中辅助线的作法及证明方法(割补法),体会转化思想.

2.例题解决所用的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3.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的问题.

4.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了什么?自己的表现如何?

[补偿提高]

1.如图3,从A处观测C处时仰角∠CAD=30°,从B处观测C处时仰角∠CBD=45°。从C处观测A、B两处时视角∠ACB是多少?

2.在△ABC中,∠A+∠B=110°,∠C=2∠B,你能求出∠A和∠B的度数吗?

3.如图4,∠1+∠2+∠3+∠4的值为( ).

A.270° B.300° C.330° D.360°

**********************************************************************

初中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策略

基本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回顾练习

目的:通过教师所出示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方法及规律,从而唤醒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加深理解。

操作要求:知识点的出示要题目化,问题解决要自主化,题量适当、重点突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问题解决完全放给学生。

2、反思归纳

目的:通过回顾练习,让学生总结所运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从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操作要求:根据学生的反思,进行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对问题解决的认识和方法,教师巡视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第5页 二、综合运用

1、自主研究

目的: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探究的习惯。

操作要求:题目设计一是要注意知识点和方法规律的运用,二是其中个别问题要有较高的综合性,每个问题处理之后,要让学生对问题解决进行反思。

2、组内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自我反思所呈现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而归纳出方法规律、技巧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成果展示奠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优秀的思维品质。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成果展示

目的:通过对问题处理的展示,揭示问题处理的共性和发散性,从而对所复习问题的处理进行提升和拓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群体作用。

操作要求:以一个学习组为主,其他组补充完善。展示内容是以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等为主,同时也可以展示出现的典型或共性的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教师的调整为辅,同时教师要注意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三、矫正补偿

目的:针对前面几个环节学生所出现的易错点和共性问题,通过针对性问题的出示进行矫正补偿,以达复习巩固的目的。

操作要求:通过备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根据课内所出现的问题灵活提供相应的题目,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完成。

四、完善整合

目的:通过学生对以上各个环节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完善整合所复习的知识、方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当堂自主或合作完成,形成知识方法体系。

**********************************************************************

初中数学讲评课课堂教学策略

基本流程:

一、剖析自查

1、自我反思

目的:针对本份试卷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总结本章(节)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并检查自己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出自己所反思的内容及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2、自我纠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