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冷冻冷藏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并成为食品流 通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畜牧业生产、出口创汇及繁荣市场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促进了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现状 (一)冷冻冷藏能力 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 多万吨,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 50 万吨,国有冷库450 多万吨,大都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 多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达70 多万人,日冻结加工能力约9 万吨,日制冰能力约7 万吨,日贮冰能力约16 万吨。
(二)冷藏库的形式 我国冷藏库的单库规模,大型的每座容量0.5 万吨以上,小的为百吨左右。建筑形式大、中型冷藏库以多层建筑为主;小型冷藏库均为单层建筑。我国的各类冷藏库,不论规模大小或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到目前这种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而发达国家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就以予制装配式冷藏库取代了其他方式建造的冷藏库。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是外贸系统于1973 年首先整座引进的,截止1985 年广东、北京等省市共约引进了40 座,总库容约为7.5 万吨装配冷库。近几年来我国聚氨脂和聚苯乙烯隔热板生产已形成规模产业,部分中小型冷库,特别是小型冷库都倾向采用装配式的,其优点是施工周期短,安装调试方便。
(三)制冷设备 我国的制冷设备制造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 部门和市场用户的需求。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大型溴化锂吸引式制冷机等主要产品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制冷设备产品已出口走向世界。在换热器方面,80 年代以前设计的 冷库,冷凝器以立式、卧式水冷式为主;库房内的蒸发器,低温库采用排管,高温库采用冷 风机。80 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 年代,由于食品结构改革,包装冷冻食品增加,低温库房的蒸发器逐步采用了低风速,小温差的冷风机;根据水源情况,高效蒸发式冷凝器也在逐步推广之中。 冷库制冷系统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如机器的安全保护、库温遥测等已普遍应用,不少冷库在热负荷与压缩机匹配和库房货物的管理电脑化方面,在扩大应用。
(四)储存形式 冷库是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流通体制的改革,冷藏库的储存方式也发生了 变化,由原来的大批量、少品种、多存量、存期长、向小批量、多品种、少存量、多流通的 形式发展,由贮存形转向经营形,有部分冷库对外开放,并提供各项服务,有部分企业以冷 库为依托,建立冷冻、保鲜食品批发市场,开展多种经营。 (五)食品的冷加工及品种 进入80 年代以后,为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食品冻结装置的形式有 了很大改进和发展。通过自行研制和引进、消化、吸收,我国已能生产推进式、流态式、螺 旋式、隧道式等多种形式的速冻装置,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冻结间的冻结模式。在品种上, 也一改冻白条肉,冻大盘鱼、虾等传统产品结构,开发出许多种类的快洁、方便、富有营养 食品,以满足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目前我国冷冻冷藏食品主要分两大类: 1、原料和经过初步分割加工后的食品。包括猪白条肉、分割肉、禽、蛋、鱼等。由于市场的需求变化,上述产品在种类、体积、包装等方面已有较大的改进。
2、速冻食品。品种有如下几大类:: (1)速冻油炸食品类:如速冻油炸白薯、土豆等; (2)速冻面点食品类:如速冻饺子、汤圆、包子、春卷等; (3)速冻配餐食品类:由主食和副食配制而成。 (4)速冻蔬菜类:冻豌豆、菠菜、蒜苗、刀豆等。 (六)食品冷藏链 从整个食品冷藏链来看,“冷链”的两端已初具规模。全国冷藏库容量已达500 多万吨;80 年代,我国冰箱制造行业大规模引进技术和设备,生产能力由原来的不足10 万台上升至1300 万台左右。目前,电冰箱的社会保有量在3000 万台左右,在城市家庭中、冰箱普及率已达85%。介于两者之间的冷藏运输销售环节商用冷藏设施,近几年也达到了一定规模。我国的冷藏运输,长期以来 以铁路冷藏运输为主。据统计,铁路部门现有加冰冷藏车3500 余辆人,机械冷藏车1800 余辆,这些车辆担负着我国近20%的易腐食品的运输任务。公路冷藏运输发燕尾服也较快,目前约有15000 辆冷藏保温汽车,其中机械冷藏汽车占15%左右,主要担负着大城市内、靠城市的生产基地到市场的运输任务,以短途运输为主。水上冷藏运输能力较小,现有各种类型的冷藏运输船近200 艘,总容量为10 万吨左右,多为内河或沿海的短途运输。冷藏集装箱在易腐食品运输方面中有较大优越性,但由于造价高,普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商业用冷藏设施主要指商业零售环节冷藏设施,包括各种用途、各种型式和温度要求的冷藏柜。在90 年代初,我国先后引进日本、美国技术,使商用冷藏柜生产有了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产品的品种、型式也逐步适应了实际销售环节的需要,为完善食品冷藏链起了巨大作用。
二、冷冻冷藏行业目前存在问题 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和自身条件的制约,我国冷冻冷藏行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国有冷冻冷藏加工企业包袱沉重,运行机制不灵活,产品结构不合理,屠宰加 工开工严重不足,市场占有率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无力 进行自身改造和发展。 (二)作为我国冷冻冷藏行业主体的国有冷藏库,建库较早,大部分使用期已超过15 年, 进入了大修理期限。现急需大、中修理的冷藏库占总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达100 多万吨, 大大超过5%的正常维修比例,并且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冷库工程设计标准低,工艺流程不尽合理化,施工水平及建材、设备质量均存在很多问题、自动化程度低,已不适应市场
经济下对仓储和配送业务的需要。 (三)由于受计划经济时期影响,冷库布局不合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冷库容量偏小, 商品库存量大的矛盾日益加剧;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商品库存量小,冷库利用率低,始 终未得到解决。还有,有的地区小冷库林立,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既浪费了能源,又给安 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四)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储存商品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在一部分地 区出现高温库不足,低温库相对过剩的现象。 (六)冷藏运输仍是薄弱环节。机械制冷运输车辆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目 前特别是短途运输,大多是在没有保温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对冷冻(速冻)食品的品质有较 大的影响;而长途运输,虽然采取了保温敬机械制冷车辆,但厢体温度也达到保质要求。 (七)在食品冷藏中流通的冷冻(速冻)食品,包装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 场上流通的冷冻(速冻)食品包装缺少必要的保温性能,在常温下包装内物品温升得快,对 冷冻(速冻)食品的品质影响很大。 三、冷冻冷藏行业的发展趋势、目标、重点与实施措施 全面地了解总结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现状,其目的在于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今后发展 的方向和目标,拟定实施的对策和措施,以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经营体系,实现企业的第二次 创业和行业的全面振兴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外进出口业务的不断扩 大,为冷冻冷藏业摆脱困境谋取新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冷冻冷 藏业的发展趋势、目标、重点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本人提出以下看法: (一) 加快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发展步伐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比重必定越来越高。美国的 人口是我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冷藏容量却是我国的三倍半;日本的人口只有我国人口的十分 之一,冷藏容量也有我国的二倍。从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的现有冷藏容量还十分不 足,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合理规划,大力发展,同时,要防止盲目建设,保证我 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 冷冻冷藏企业管理必须面向市场,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把提高 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活动的出发点;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企业根本点,全面推进冷冻冷藏业的 改革与发展。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坚持集约化经营,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进一步转换 经营机制,建立产权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新型企业制度,促使企业从组织结构、经 营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企业的水准。 (三)加大国有冷冻冷藏企业的改造力度 国有冷冻冷藏企业是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主体,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 须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和企业改革力度,创建经营性仓储业集团或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适应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的商业形式的需要。
1.以经济较发达的在大中城市的大中冷库为骨干,成立以“冷仓”为龙头,干货仓配套, 综合经营的大型仓储企业集团或物流中心,成为流通产业,为流通服务。 2.以经济较发达的在中型冷库为实体,建立冷冻食品批发贮藏中心,成为专业的冷藏经 营企业。 3.按公共冷库的模式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 务。 4.对一些布局不合理的小型老冷库采取转产、承包的形式或以国有资产增保值为前提的 租赁。 5.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需要冷冻冷藏业的支持,冷冻冷藏企业较有条件改造成连锁商店 的配送中心。因此促成中小冷藏企业进入超市集团,并改造成规范化的配送中心双方都是必 要和有利的。 (四)发展速冻食品生产 我国的速冻食品经过十几年发展,目前已达年产350 万吨,市场产销两旺,预测到2000 年速冻食品的年需求量可达850—1000 万吨,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许多本不经营食品的企业捕捉到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了经营内容,生产了速冻食品。据了解北京市的一个速冻饺子厂,由于产品的档次定位得当,经营有方,日产120 吨,产品仍供不应求,生产24 小时倒班,企业为此继续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冷冻冷藏行业的许多企业,包括国有肉类冷藏加工企业开工严重不足,生产设施和技术人员大量闲置,经济效益很低。发展速冻食品,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投入比较少,产出多,能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是可观的。
(五)发展预冷保鲜产品和多品种一体化经营 小包装冷却肉在欧美、日本等国早已普及,这种产品具有保鲜和节省冷冻能耗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