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 四川大学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 四川大学

(五)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此项工作原始分如下: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课题(10分)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训
练计划(并称为“三大计划”),按要求、按进度搜集、整理、上报相关资料,按
要求建立、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库和人才库,计5分。(5分)
2.通过教务处等相关单位立项审核,当年获批参与“三大计划”学生人数超
过全学院本科总人数2%,加1分;超过3%,加1.5分;超过5%,加2分。(2
分)
3. 鼓励参加“三大计划”科研课题的学生按时、按要求结题,每学年应结
题课题的结题率超过50%,加1分,超过70%,加2分,结题率低于30%,减1
分。(2分)
4.立项课题通过评审获得国家级项目,每个项目加0.5分,获得校级重点项
目,每个项目加0.25分,此项可累加,最高不超过1分(1分)

二、积极承办“挑战杯”四川大学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30分)
1.鼓励各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承办“挑战杯”四川大学学生科
技节系列活动。通过校团委审核,独自承办一项活动,计基础分20分;多个学
院联合承办一项活动,第一承办学院计基础分17分,第二承办学院计基础分10
分,第三承办学院计基础分7分;同时需按照承办科技节具体要求开展工作,按
时、按要求递交申请、策划、通知、新闻稿、获奖信息公告、工作简报等材料,
及时与校团委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并考察其参与人数、覆盖范围、评委水平、
活动质量等。此项最终得分将结合四川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协会项目管理部及组织
部,根据《“挑战杯”四川大学2013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节活动评分细则》
所评科技节承办质量分数进行综合评分,得出相关系数,最终得分为基础分乘以
相关系数。此项可累加,最高不超过30分。(30分)
2. 在承办科技节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科技节承办具体要求,秉承公平、
公正、公开原则,坚持竞赛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规范办赛,若出现违规办赛情况,
取消当年“挑战杯”四川大学学生科技节系列活动所有承办分数30分。

三、举办大型科技节及开展中小型科技竞赛及学术讲座、论坛(20分)
1.为鼓励学院大力发展学科类竞赛,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
新活动,要求每个学院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院内大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节。
凡达到要求举办院内科技节的学院在举办科技节的两年评比中均记上5分;凡连
续两年每年举办科技节的学院在第二年的评比中再加上3分。(8分)
2.鼓励各学院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按要求举办(除“挑战杯”四川大
学学生科技节以外的)各类跨学院的中小型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每开展一项活
动,主办学院加2分,协办学院加1分。活动加分申报必须在竞赛前上交活动策
划,并在竞赛结束后递交新闻稿、总结和获奖名单,少交一项材料,扣0.5分。
此项分数可累加,最高不超过5分。(5分)
3.鼓励各学院积极开展学科相关的学术讲座、论坛,并按时、按要求递交申
请、新闻稿等相关材料,每学年达到4次以上,加3分;5次以上,加4分;6
次以上,加5分,如成功申请并承办校级学术讲座“学术大讲堂”,每成功举办
一次,加2分。(7分)

四、培养、推荐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和优秀才人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科技创新竞赛
(30分)
1.鼓励各学院积极培养、推荐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参加“挑战杯”四川大学学
生科技节系列竞赛或校级以上级别科技创新竞赛(包括学校认定的校级以上级别
的学科类竞赛)。按照校团委要求参加各类有统一明确要求的科技创新活动予以
相应记分(具体要求见当年度下发的有关文件通知),达到最低要求的计3分,
没能达到基本要求的,每少一件作品减1分,每超过最低要求推荐1件作品,加
0.25分,可累加,各学院此项分数最高不超过5分。(5分)
2. 鼓励各学院积极培养、推荐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科
技创新竞赛(包括学校认定的校级以上级别的学科类竞赛),在各级竞赛中获奖
情况参照下表进行相应加分。同一件参赛作品获得不同级别奖励时采用就高记分
原则,不重复记分;对个别比赛设特等奖的,对获得特等奖的作品记分时在相应
级别的一等奖上加3分;当年获批的国家专利一项加5分;各学院在此项计分中
累计不超过25分。(25分)
获得各级奖励分 获奖等级 校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 国家专利 总计
得分
一等奖 4分 5分 8分 15分 5分/件
(总

25
分)

二等奖 3分 4分 6分 10分

三等奖 2分 3分 5分 8分
鼓励、优秀奖 1分 2分 4分 6分
五、推荐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论文(10分)
1.鼓励各学院积极动员、推荐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热衷教学、科研的专业老
师指导全校各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活动。老师每指导
一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创新竞赛奖项,老师所在学院加3分,获得一个国家级奖
项,加5分,此项可累加,最高不超过8分。(8分)
2. 鼓励各学院推荐优秀学生论文向教务处与校团委编辑出版的《四川大学
学生学报》、《科技报》投稿,通过审核刊登每一篇学术论文,加1分,此项可累
加,最高不超过2分。(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