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自我发现骨盆移位 骨盆的前后、上下移位可引起下肢关节变长或缩短。这些改变有时不一定明显,但在日常生活、动作中会出现一系列有密切相关的变化,按照下面列出的条目逐一对照,根据自己属A或B的多少,便可以识别那一侧变长或缩短。再结合疼痛的部位,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骶髂关节是前或后移位。
1.站立时: A.用右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左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右腿支持体重。
B.用左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右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左腿支持体重。
2.上下楼梯或走路迈出第一步时: A.前进时从左腿开始,后退时从右腿开始。 B.前进时从右腿开始,后退时从左腿开始。 3.回头向后看时: A.颈部向右侧旋转。 B.颈部向左侧旋转。 4.坐位和仰卧位时腿的搭法: A.总喜欢把左腿搭在右腿上。 B.总喜欢把右腿搭在左腿上。 5.蜷腿坐时: A.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右外侧。 B.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左外侧。 6.盘腿坐时: A.把左腿盘在里面。 B.把右腿盘在里面。 7.侧卧睡眠时: A.向右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右腿前。 B.向左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左腿前。 8.弯腰蹲下: A.把左膝向前突出,朝向右斜前方。左脚放得比右脚略靠前。 B.把右膝向前突出,朝向左斜前方。右脚放得比左脚略靠前。 9.笔直地站立时: A.脸向左侧倾斜,或左肩下垂,左侧的腰带较高。 B.脸向右侧倾斜,或右肩下垂,右侧的腰带较高。 10.裤子或裙子的穿脱次序: A.先穿左腿,后穿右腿。 B.先穿右腿,后穿左腿。 11.口唇的歪斜与脸的大小: A.在说话唇的右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右侧脸较大。 B.在说话唇的左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左侧脸较大。 12.臀部外形: A.俯卧位,右臀部隆起。 B.俯卧位,左臀部隆起。 13.大腿外形: A.仰卧时,右大腿较粗。 B.仰卧时,左大腿较粗。 14.提重物走路: A.总用左手提。 B.总用右手提。 15.跨越物体时: A.先跨左腿,后跨右腿。 B.先跨右腿,后跨左腿。 16.扫地时: A.从左侧向右侧扫。 B.从右侧向左侧扫。 17.肩酸痛、耳鸣或耳聋、偏头痛、背痛、腰痛、牙痛的部位: A.先在右半身出现症状,右侧牙痛。 B.先在左半身出现症状,左侧牙痛。 18.食欲与性欲: A.食欲差,喜欢清淡的食物,有偏食习惯,但喜好的东西不稳定;性欲弱。 B.食欲旺盛,喜欢气味浓厚的食物;性欲强。 以上的条目中如A占绝大多数时,是左腿长右腿短。 若B占绝大多数时,则是右腿长左腿短。 再结合疼痛的部位,若疼痛在右侧,而右腿长,那是右侧骶髂关节向前下移位;若疼痛在右侧,但右腿短,那是右侧骶髂关节向后上移位。
除用以上对照条目的方法观察骨盆移位外,还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腰骶或骨盆部的骨性标志的变化,判断骨盆正常与否。
腰骶部有菱形窝,是骶部4个小窝组成的菱形四边形,其上角的小窝为腰上棘突所在处,约在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与两髂嵴连线中点之间;两侧角的小窝在髂后上棘处;其下角在臀沟上端终点处,相当于骶尾关节处。其上角为直角,下角为锐角,两侧角为钝角。菱形窝两侧角的连线为菱形窝横径,正常平均为9.4cm;上下角连为竖径,正常平均为10.5cm。正常菱形左右两半对称(图4-10)。当骨盆移位后,左右两半就失去对称关系,脊柱随之侧凸。
从前方观察,以髂前上棘为主要标志。髂前上棘至剑突的距离,应两侧相等,如果一侧短一侧长,表示骨盆移位(图4-11)。走路呈“歪臀跛行”姿势。 七、骨盆移位的诊断 大家知道,骨盆正常的人是很少的,而骨盆移位是万病之源。因此,及早发现骨盆是否移位和确定属何种移位,对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按照下面介绍的方法,自己就能确定骨盆是否移位,而且还能确定属何种类型的移位。 1、一看就知道有移位的表现 不论是左侧骨盆还是右侧骨盆移位,在面部和身体的动作中都有所表现。 图1-2 (1)在面部的表现 通常,人体以矢状面为界,左右是对称的,当然,脸部也不例外。如果骨盆移位时,就会失去这种对称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只眼睛细小,上眼睑一双一单,下眼睑一个肿胀,一个舒展,一侧眉毛下垂,单侧额皱纹下垂,单侧出现眉间纵向皱纹,鼻梁不垂直,呈歪斜状,鼻孔不等大,人中沟不直,一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不在同一水平,下巴偏向一侧,两耳不在同一水平、有一侧下垂(如图1-2)。以上表现,若在面部出现一个或几个,就是诊断骨盆移位的证据。 (2)在身体上和动作时的移位迹象除面容外,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和微小的动作中,也能表现出骨盆移位的迹象。只要稍加留心,不管是谁都能注意到以下的表现。 头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单肩下垂、两臂不等长、水蛇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双脚不等大、腰带不呈水平、斜颈、只能脸朝下或侧卧睡觉、一眼看去就发现走路不自然,总是同一腿或脚受伤、单侧乳房明显小、有难产史。在身体上和动作时出现以上特征,就可确定为骨盆移位。 2、根据姿势的特点诊断骨盆移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一些无意识的姿势和动作。分析这些姿势和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骨盆移位的类型。 (1)右侧骨盆移位型的表现 ①俯卧位: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皱纹亦偏向右上(如图1-3)。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比左腿短(如图1-4)。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如图1-5)。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俯卧睡眠时,左腿会无意识地弯曲,右腿伸直(如图1-6)。 ②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如图1-7A);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如图1-7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如图1-7C)。 图1-7 ③侧卧位 侧卧时,双腿交叠,左脚在上(如图1-8)。 ④坐椅子的姿势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如图1-9)。 图1-8 图1-9 由于右髋关节难以张开,双腿交叉时,右腿总是在后(如图1-10A)。如有意识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觉;如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有困难的感觉,而且易疲劳(如图1-10B)。双腿不交叉时,左腿比右腿外展明显(如图1-11A)。两腿并拢时,左脚尖位于右脚尖前方(如图1-11B)。
图1-10 图1-11 ⑤站立姿势 因为右腿变短,双脚站立时,则左侧骨盆变高,髂嵴连线左高右低。请注意,这与俯卧位时有所不同(如图1-12A)。稍息时总是先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外伸出,等疲劳后双脚才互相交换。这是因为左髋关节容易张开的缘故(如图1-12B)。女性双腿交叉站立时。也多以右脚为持重脚,左脚交叉至前方的姿势(如图1-12C)。 图1-12 图1-13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行走时因右腿难以持重,人体重心只好偏向左腿。 图1-14 图1-15 为了保持平衡,脊柱则向右弯曲,身体向左倾斜。受其影响,左肩也下垂。为了取得全身的平衡,头反而向右偏斜(如图1-13)。一眼就能看出肩下垂的人,其骨骼已弯曲得相当严重,应尽早进行调整骨骼的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的太久、缺乏运动引起的。
骨盆旋移症: 腰4、5和骶骨至髂后上棘处可触及紧张肌肉和突起的骨性物.多由骶髂关节错位或腰突症或腰椎后关节错位所致.表现为腿有长短,且多有内旋或外旋,臀部和大腿后方或侧方肌肉紧张.腰易酸,类似腰肌劳损。 骨盆旋移征可出现长、短脚及阴阳脚。当骨盆错位纠正后,双脚位置恢复正常,而患者原有一些膝、踝关节痛(膝关节骨关节病、慢性滑膜炎、跟骨骨剌、 蹠 痛症等)亦随之消失。反之,足部病变(马蹄足、扁平足、内翻足、膝部病变以及阔筋膜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梨状肌等病变)都会引起骨盆旋移,其病理变化互为因果。而骨盆旋移又可引起脊柱侧弯,导致腰、胸、颈以及颅骨位置改变,继而产生脊柱相关疾病。因此在治疗时就不能光治脊柱,要溯本求源。
骨盆移位的诊断
骨盆正常的人是很少的,而骨盆移位是万病之源,因此,及早发现骨盆
是否移位和确定属何种移位,以便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姿势的特点诊断骨盆移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一些无意识的姿势和动作。分析这些姿势和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骨盆移位的类型。 (1)右侧骨盆移位型的表现 ①俯卧位 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皱纹亦偏向右上(图8)。 图8 图9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比左腿短(图9)。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图10), 图10 图11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俯卧睡眠时,左腿会无意识地弯曲,右腿伸直(图11)。 ②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图12A);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图12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图12C)。 图12 ③侧卧位 侧卧时,双腿交叠,左腿在上(图13)。 图13
图14 图15 ④坐椅子的姿势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图14)。 由于右髋关节难以张开,双腿交叉时,右腿总是在后(图15A)。如有意识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觉;如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有困难的感觉,而且易疲劳(图15 B)。 双腿不交叉时,左腿比右腿外展明显(图16A)。两腿并拢时,左脚尖位于右脚尖前方(图16 B)。如为女性,并拢两腿时,身体就会向左侧倾斜。 图16 ⑤站立姿势 因为右腿变短,双脚站立时,则左侧骨盆变高,髂嵴连线左高右低。请注意,这与俯卧位时有所不同(图17 A)。稍息时总是先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外伸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