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成因与治疗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
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
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绞
痛、心肌梗死、高血脂……病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疲劳、眩晕、呼吸困
难……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
食盐和心理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膳食: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
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
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
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
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
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
主要原因之一。动脉壁都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按管径大小,动脉又可分
为大、中、小三级。大动脉如主动脉及其大分支的中膜含有大量成层的弹
力纤维,弹性大,故又称弹力型动脉。中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
脉和四肢动脉等的中层富含平滑肌,故又称肌型动脉。小动脉指管径在1mm
以下的动脉,也属于肌型动脉,但内弹力膜薄而不明显,中膜的平滑肌亦很
少。
动脉硬化主要分为:细小动脉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其
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
病因。
细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开始为
细小动脉痉挛,其后小动脉内膜下玻璃样变,弹力纤维增厚,随病程进展,中
层、外膜也发生玻璃样变,继之中层增厚,血管变硬,管腔狭窄。全身细小动
脉硬化使许多脏器血液相应减少,脏器缺血, 并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损
害, 其中对心、肾、脑的影响最为显著。肾脏细小动脉硬化、狭窄可使一
些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纤维化,即肾硬化。病程后期,肾小球可大部消失,
而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肾脏体积缩小最终可发生尿毒症。脑的细小动脉
硬化常与脑的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病变轻者表现头昏、记忆力减退,重者
可发生脑血栓、脑出血及脑软化。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可引起外周血管阻力
增高,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室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肌肥厚,病变继续
进展,可致左室扩张,最终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型动脉,病因至今未明。
病变起自中年,随年龄增长病变日益加重。其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肌纤维断
裂、玻璃样变及坏死,弹力组织日渐消失而代之以钙化,致使血管变硬,
曲屈延长。单纯的动脉中层硬化不引起管腔明显狭窄或破裂,因此不引起
症状。体检可见颞动脉和四肢动脉变硬、扭曲,动脉收缩压升高。少数主
动脉受累的患者其胸部 X射线检查可见主动脉扭曲延长。临床上本病无重
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累及大、中型 动脉,其病因及发病未完全明了,但已公认高胆固
醇、高血压、吸烟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质代谢障碍、血客内
皮损伤、血小板粘附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逐渐扩大,可使动脉管腔进行性狭窄、变硬,引起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
能性改变。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胆固醇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
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吸烟)中,只有高胆固醇
血症才是唯一必要的先决条件。
凡能增加动脉壁胆固醇内流和沉积的脂蛋白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通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以非氧化状态存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将加速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引。因此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和适度降低低密度
脂蛋白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意义重大;能促使胆固醇外运的脂蛋白
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因此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意义重大。
正常情况下,二者的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在某些遗传性疾病或高脂
膳食条件下,由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作用明显增加,胆固醇的内
流和沉积明显的超过外运,从而造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当体
内的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于身体需要的时候,它就会积聚在血管
壁上,导致血管渐渐硬化和变窄,但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任何症
状。经过漫长的岁月,淤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逐渐阻塞血管,使流到得
要脏器的血液慢慢减少,当脏器从血液中得不到足够的氧和养料的时候,
就很容易发生坏死。如果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就
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作,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供
给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阻塞,便会发生脑梗死。
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
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
都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
度,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状,都
处在隐慝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
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
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
不同的症状。
例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纤维化;脑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
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
或失语等表现;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
秘与腹痛等症状;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
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
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
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动脉硬化的一般防治措施有: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
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
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
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
⑴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
胖。 ⑵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
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
⑶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
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若血脂持续增高,应
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
⑷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
心肌梗塞。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和含钠食物。
⑸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在可能条件
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
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
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
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
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风、
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注意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我们击败心血
管疾病的最有效方式。
生命科学学院
郑霄萍
1244408084
动脉硬化的成因与治疗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 郑霄萍
学号:
124440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