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速度(3~5年级)
由于小学生成长迅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素质有显著差异,因此,小学生的阅读
速度也大不相同,本文在此着重探究三至五年级的阅读速度。
【结论】
1、根据当前阅读速度的普遍水平偏低现状与在速读方式上进行的尝试,相应提出了提
高阅读效率的各类方案。对项目的启示在于,可以一定程度上调高阅读速率,即设定率略高
于平均水平,以高效阅读。针对部分难以适应普遍速率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调整难度的弹
性选项来改变阅读限定时间,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要求。
2、客观上的非视觉因素对阅读产生的影响。如视觉遮蔽、字号大小、字体(影响不大)、
行距、对比度、屏幕大小、纸张颜色等,因此建议本项目对字号大小等进行统一化处理或设
置弹性选项。知乎某评论显示:手机上15px,16px字体,雅黑,1.75倍行距,绿色或黄色
底色最适合阅读。
3、目前期刊论文方面对小学生的调研数据较少且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同时调研对象有
限,基本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非低年级学生,与本项目的意向目标不完全重合。因此,建
议在考察已有数据的平均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后期对试点进行产品投放时,做进一步反馈
信息整理和调研。
4、根据探究结果,拟定出了一张简单的阅读时间设计表,重点考虑了文本体裁和学生
素质两方面因素。表内速度为设计时速,可能略高于学生的实际阅读速度。
年級 体裁
速度(字/分)
拔高 普通
三年级 说明文 200-300 120-250 记叙文 300-350 180-300
散文 300-350 180-300
四年级 说明文 200-350 150-300 记叙文 250-350 200-300
散文 250-350 200-300
五年级 说明文 300-450 120-250 记叙文 300-500 180-300
散文 300-500 180-300
【探究过程】
(一) 要求范围
根据课标要求,小学语文阅读从阅读方式上来看,可分为默读、诵读;从阅读目的上来
看,可分为精读、略读、浏览。计时阅读索要训练的,是小学生的略读能力和默读能力。因
此,要提升阅读速度,就不能不考虑课标对这两种阅读能力的要求。
课标要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会阅读童话、故事、语言等,能够正确认识词句即
可。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应当开始学习默读,同时做到略读,阅读应不出声、不指读,能抓
住文章大意。人每分钟说话能说大约120字,朗读的阅读速度与此大概相同。因此,三四年
级的最低阅读速度不能低于这个值。而同时,课标要求五六年级能够每分钟阅读300字,因
此,三四年级所应达到的速度应在这一范围之间,即每分钟120字到300字。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课标明确要求每分钟读300字左右,学会浏览,能抓住关键信息,
扩大知识面。
(二) 实际范围
实际上看,同一阶段的小学生阅读速度差异很大。
实验数据显示,各年级间阅读速度差距较大,五年级的阅读速度最快,其次为三年级,
四年级的阅读速度最慢。同时各年级内部阅读速度的差异也比较大,分布不均匀,可能是与
学生自身阅读素质有关。数据显示,阅读速度快的是少数,慢的也是少数,一般的居多数,
即两头小,中间大。再从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的具体表现来看,个别差异大致有以下四种不
同的类型:阅读速度快、阅读理解率也高;阅读速度慢而阅读理解率高;阅读速度快而阅读
理解率低;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率也低。这就是说,有的学生己形成了良好的默读技能和
习惯,而有的学生则还没有形成这种技能有的只图快而不求理解,有的则缺乏效率。
阅读速度在不同年级中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其中五年级最高速度比三年级的最快速
度高出151字/分钟,比四年级的最高速度高出180字/分钟,五年级最低速度比三年级的高
出56字/分钟,比四年级高出66字/分钟。可见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比三、四年级的快
很多,而三、四年级阅读速度基本持平。
其它数据显示:
1、极少部分三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能达到每分钟 400 字,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每分钟
200 字左右,也有一部分学生每分钟只有 100 字左右。
2、小学生各年级的阅读速度均较慢且速度慢的学生比例大。平均有效读速: 三年级为
205.47字/分,四年级为255.85字/分,五年级为395.9字/分。
(三)影响因素
此外,影响阅读的因素有很多,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最大程度的减少额外因
素的影响。
1. 体裁会影响阅读速度。
体裁对阅读速度会存在显着的影响,议论文的阅读速度明显低于记叙文。根据2011年
上海某一小学的一组数据样本(学生素质普遍较高,因此数据也总体偏高),我们能看出不
同体裁对阅读速度的影响。
与记叙文相比较,小学生对于说明性文本的理解更为困难。因为不似记叙文,小学生在
学前阶段很少接触说明文,父母给孩童阅读的文字也多属于叙述性文字,促使小学生对于记
叙文的文章结构比较敏感,也获得了较多的背景知识。而说明性文本则多需要艰深的背景知
识,另外也缺乏生动性和悬念,学生很难理解,也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总而言之,小学生
阅读说明文要比阅读记叙文表现出更大的困难。
因此,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不同体裁的特点,对阅读时间进行微调。
2. 字体大小与笔划数量会影响阅读速度。
曾有人做过实验,选取30名志愿者,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方式(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在50cm阅读距离处分别测量两种对比度(100%和10%)下五种字体大
小(5、8、13、20.5和33point,简称为pt)与三种笔画数(少、中、多)随机组合文本的阅读
速度。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得到少、中、多笔画数组的临界字体大小:100%对比度
下,分别为(8.43±0.25)pt,(9.29±0.51)pt,(10.89±2.75)pt;10%对比度下,分别为(16.54
±8.11)pt,(17.36±5.88)pt,(17.15±3.31)pt。低于临界字体大小的阅读速度随着字体增
大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上升段不同字体大小组间的阅读速度差异有显着性(P<0.01);超过临
界字体大小的阅读速度基本接近,其平台期不同字体大小组间的阅读速度无明显差异
(P>0.05)。三种笔画数组的最大阅读速度比较,少>中>多笔画数组。多笔画数和低对比度明
显影响小字体的阅读速度(P<0.01),对大字体无明显影响(P>0.05)。
由此可证,汉字识别存在一定的笔画数效应。因此,可通过增大字体来消除笔画数增多
和对比度下降对阅读速度的影响。手机上15px,16px字体,雅黑,1.75倍行距最适合阅读
3. 屏幕大小会影响阅读速度。
经过调查,屏幕尺寸越小,用户阅读速度越慢;信息量越大,用户的阅读速度越慢。其
主要原因有下:第一,信息量本身会造成阅读者认知负担,信息量越大,阅读者的认知负担
越重,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信息量的大小对基于纸质媒介阅读还
是基于手持终端阅读的阅读速度都有一定的干扰;第二有研究证明可视窗口的大小对阅读者
的眼动互动有显着的干扰作用,随着可视窗口的增大,这种干扰作用会逐渐减少;第三,信
息量越大,用户翻页的次数也就越多,进而会给阅读者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一定的认知负担。
屏幕大小使我们不可控的,但我们可以公式每页的信息量,客观上减少此项因素对阅读
速度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空时文章的篇幅与每页显示出的字数,不以过少,也
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