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良性循环(最新)

心得体会: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良性循环(最新)

心得体会: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良性循环(最新)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
土地长出金元宝,优美农村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秀美山村成为聚宝盆。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树牢绿色发展意识,那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竭泽而渔的
发展方式,决不能再延续下去。要引导和鼓励群众走种养循环发展之路,切实加快绿
色农业发展。要调整和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绿色与清洁化生产,提高农业
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与管理,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不滥用农药、
乱丢塑料薄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种植业要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证一
块地能循环种植,既兼顾产业发展又要保护一抹绿色,同时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
扩大退耕还林的生态修复效果。发展养殖业要注意对河道、水田、土壤的排污管控,
鼓励发展可循环的种养殖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结合村情实际,认真研究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如何管理的
问题,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但不滥用资源。要突出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在保护环境
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发展绿色有机无公
害农产业,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将农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现,探索
更多高附加值、多产业链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步与良
性互动。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业,创建农业品牌,把环保作为农业产品的品牌价
值不断深化,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严格落实环保措施。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山
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继续加强人居环境治
理,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
管理,不能任意漫灌排放,要进行有效处理、合理利用,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化、产业
模式生态化,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给
农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严格落实河长负责制,河道两侧禁止发展养殖业,
坚决关停没有通过审批、大规模养殖、畜禽污水大量排放的养殖场,对造纸厂、民营
洗煤厂等高污染企业,一旦发现复产,要及时报告,坚决制止。尤其是在引进产业的
时候,注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可能损害农村环境的,坚决不能引进,要签订环保
责任书,配套建设完善的排污系统和污染物处理系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
济。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农村文化建设重在“四创”。只有坚持“四
创”,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农民文化创造活力,在乡村振兴中才能实现
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坚持创新思路。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建设,要按照党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发展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在体制机制上,要深化
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管理目标上,要建立健全
有关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
管人。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上要创新思路,不断更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
一台戏演一年,一个模式管几年,要根据农村地域、服务对象、受众主体、乡俗民情
的不同,不断变化更新。
坚持创作精品。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文化建设,要下功夫加工创作一批反映新农村
建设成果、新农民新变化、广大农民喜欢的农村文化精品。针对目前农村广大农民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