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矿产品价格走势跟踪研究 成 果 报 告
石家庄经济学院 二○一一年三月十九日 矿产品价格走势跟踪研究 成 果 报 告
合同编号:中地调合同[2007]第117号 中地调合同[2008]第164号 中地调合同[2009]第45号 中地调合同[2010]第一三8号
课题负责人:王学评 报告主编: 王学评 报告编写人:王学评 周扬明 崔文静 王霓 单位负责人:郝东恒 提交单位(盖章):石家庄经济学院 提交时间: 2011年3月 工作项目名称: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跟踪研究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目 录 1、原油 .............................................................................................................. 1 1.1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综述 ...................................................................... 1 1.2 2010年原油价格跟踪 ......................................................................... 7 2、主要金属 .................................................................................................... 16 2.1 近年来主要金属价格走势 ................................................................ 16 2.2 2011年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走势 ................................................... 19 2.3 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主因分析 ................................................ 32 2.4 2011年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判断 ....................................................... 35
附录:2010年能源及重要矿产品价格、产销量及进出口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 2010年能源及重要矿产品月均价汇总表..................................... 39 表2 2010年全国能源及重要矿产品产销量累计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3 2010年我国能源及重要矿产品进口情况汇总表 ........................ 43 表4 2010年我国能源及重要矿产品出口情况汇总表 ........................ 45 表5 2010年第三季度世界主要金属产量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6 2010年第三季度世界主要金属消费量统计................................. 68 i 课题完成情况说明
1、项目基本情况 1)任务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课题名称:矿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3)课题所属的计划项目名称:能源及矿产资源战略跟踪研究 4)承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2、课题目标任务 以国内外重要的原油、有色金属等期货市场资料为依据,选择原油、铜、铝、铅、锌、镍、锡、钼、稀土等重点矿产品,适时跟踪国内外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矿产品的价格走势,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事件,结合国内外能源及矿产资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分析掌握国内外矿产资源市场供需形势,为政府部门科学地制定矿产资源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3、2006年以来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2006年以来,按照合同和课题设计的要求,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主要主要有:
1)适时提交了2006——2010年各个季度的《能源及重要矿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产销量及进出口状况报告》;
2006年以来,课题以季度为报告单元,国内外重要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为跟踪目标,系统搜集分析了国内外原油、铜、铝、铅、锌、镍、稀土、钼等重要矿产资源品价格走势、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并对国内外重要矿产品的产量、消费量、贸易量等数据进行了搜集和报告。 2)提交了2006、2008、2009年能源与重要矿产品价格跟踪研究的年度报告; ii
在系统分析当年国内外原油、重要铜、铝、铅、锌、镍、锡等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供需关系、国内外重大事件等要素,分析了这些主要因素对矿产品变化的影响,并对下一年主要矿产品的价格走势作出了进一步的判断。 3)协助工作项目完成08年《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统计》数据集(国外部分)的收集和整理; 1 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能源大宗矿产品的消费,石油、铁矿石、及主要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呈线性上升,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然而,矿产品价格及其波动是关系整个矿产资源及其相关行业运营的关键参量,其走势分析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研究课题。同时,国际矿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复杂,涉及全球矿产品供给和需求、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格局、美元指数和突发事件等众多因素。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依然存在,加上我国原油和许多金属矿产对外依存持续扩大,矿产品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尤显重要。本课题2006年以来,在跟踪全球原油、铜、铝、铅、锌、镍、锡、钼、稀土等矿产品价格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国际矿产品的供需状况等因素,对原油、铜、铝、铅、锌、镍、锡等矿产品的价格走势进行分析,冀望研究结果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原油 1.1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综述 1.1.1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界初,国际油价处于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油价基本在20---30美元间振荡。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变化可以用惊“心动魄”形容,几年来油价经历“过山车”式的变化。05—08年9月份以前,国际油价持续攀升,08年曾上涨至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9月以后,国际油价迅速暴跌,从140美元 2
/桶的历史高位,急跌至30美元/桶左右,2009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回暖,油价逐渐恢复反弹,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在2009年振荡走高的基础上,继续呈现高位振荡上涨的态势(图1-1)。 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价格为例,尽管2季度国际油价呈现振荡整理,但2010年整体呈上涨趋势。与2008、2009年同期相比,尽管2010年前三季度低于08年价格水平,但整体高于09年各季度价格水平(图1-2)。
图1-1 国际油价走势图 图1-2 2008— 2010年各季度WTI原油价格水平比较 3
1.1.2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1)原油市场供需状况 美国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997年以来,国际原油供应量需求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与之相伴的是国际原油产量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图4)。
50,00053,00056,00059,00062,00065,00068,00071,00074,00077,00080,00083,00086,00089,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千桶/日世界石油需求量世界石油产量
图4 1997年-2008年世界原油产量与需求量对比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EIA)2009年1月的报告,2008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为8580万桶,日供应量8620万桶(图5)。从原油供需的基本面上来看,尽管全球石油需求逐年上升,但石油供应也在相应增加, 2005年至2008年,原油供应增长了一三.9%,需求增长了19.2%。尽管2008年原油日供应略大于需求,但显然该供需矛盾的缺口不能完全支持油价从2005年50美元/桶上涨至2008年7月140美元/桶涨幅,也不支持短短5个月内,从每桶140美元到目前每桶40美元左右的急剧跌幅。 4
80,00081,00082,00083,00084,00085,00086,00087,0002005200620072008时间
千桶/日世界石油需求世界石油供应
图5 2005-2008年世界原油供应量与需求量对比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机构报告2009年1月报告
(2)美元汇率的变化,是影响国际油价起伏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一方面会增加原油
期货对于持有其他强势货币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会推动部分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转而买入原油期货,以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2005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在推动油价走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为例,从2005年11月的1:1.169左右,跌至2008年7月一五日的1:1.6038,而国际原油价格则从47.60美元/桶上涨至一三8.68美元/桶。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不断推出降息举措,以刺激经济发展。而降息进一步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在此推动下,石油价格涨势迅猛,一度冲刺到140美元/桶以上的历史高位。 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数据的影响美元汇率出现反弹,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7月一五日的1:1.6038上涨至8月22日的1:1.3609,12月16日达1:1.2508,而此时的国际油价也以从历史高位